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202)
- 作品数:37 被引量:213H指数:10
- 相关作者:陆小左王学民周鹏刘媛于志峰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 基于桡动脉血液流动模型对中医最佳取脉压力的解释与验证被引量:4
- 2015年
- 中医的脉象是脉搏波受人体的生理参数影响而形成,由桡动脉血液流动模型研究中医的最佳取脉压力,对于脉象仪的发展和中医脉诊的客观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据血液动力学的原理、方法和已有的桡动脉血管等效模型,建立了血液通过桡动脉时脉管受外界不同压力时的流动模型,推导出脉动压与取脉压力的关系,从理论上对最佳取脉压力进行了解释。通过脉象仪采集了平脉、浮脉、沉脉三例临床案例验证最佳取脉压力的数学模型,得到了如下临床结果:最佳取脉压力随脉象的不同而不同,平脉脉搏波峰值先增大后减小,取脉压力最大处为取脉压力适中的时候;浮脉脉搏波峰值一直增大,取脉压力最大处为取脉压力很小的时候;沉脉脉搏波峰值一直减小,取脉压力最大处为取脉压力较大的时候。临床结果与理论证明吻合,说明脉动压的大小和取脉压力的大小关系密切,脉动压最大处即最佳取脉压力点。
- 张玉满王学民宋鹏王欣陆小左周鹏
- 关键词:脉象血液动力学
- 中医诊疗仪器的发展与思考被引量:9
- 2016年
- 本文介绍现有中医诊疗仪器研究、应用现状,提出中医诊疗仪器的发展建议:首先应该重视应用于临床,可应用的领域包括健康体检、健康辨识、疗效评价、辅助辨证、疗效预测以及辨病应用。其次应重视相关标准的制定,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带动企业协同共进。中医诊疗仪器相关标准的建立,是加快中医仪器设备生产企业发展亟待解决的任务,同时也对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中医药国际交流与产品流通具有深远意义。最后,要统一各方正确认识、搭建技术交流平台,推动中医诊疗仪器发展,通过更正以往错误观念、明确中医诊疗仪器应用发展必要性、培养专业人才、尽快制定相关标准、加快企业发展、提高技术手段、建立产研医联盟,协同共进,才能加快推动中医诊疗仪器的发展。
- 朱琳陆小左
- 对中医诊疗设备发展的探讨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探索中医诊断治疗设备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实践调研进行理论探讨、研究和总结。结果:中医诊疗设备主要分为诊断和治疗两类。目前无论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是社会环境都是中医诊疗设备发展的良好契机。中医诊疗设备应该以中医理论为主导,为中医临床服务。基于信息管理技术建设规范的中医药信息共享平台是中医诊疗设备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结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中医诊疗设备的诞生和发展,可有效的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服务。
- 胡广芹陆小左杨琳张松
- 关键词:中医诊疗设备中医诊断
- 脉象与情志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4年
- 当今社会,情志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日渐明显,从脉象的角度探索情志因素有独到优势。至今脉象与情志因素的相关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1理论研究:整理总结历代医家相关理论以探讨脉象与情志的相关性;2病案研究:挖掘大量病案信息以探讨脉象与情志的相关性;3脉象客观化研究:借助脉象仪客观描记脉象信息以探讨脉象与情志的相关性,为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开辟了新的空间。
- 王赛陆小左
- 关键词:脉象情志
- 中医舌象采集仪舌体露出度一致性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测距原理检测模块保证中医舌象采集仪采集舌象时舌体露出度的一致性。方法:依据《中医诊断学》望舌规范,对50名受试者进行伸舌体位和姿势的训练;利用本实验装置采集50名受试者舌面到相机的距离,并绘制点状图。结果:经过伸舌姿势与体位训练后的受试者舌体处于最佳可观测状态时,舌体表面与拍摄相机镜头之间的最佳距离介于23~26 cm之间。结论:对受试者进行伸舌姿势和体位训练后,将现有舌象采集仪与超声测距模块相结合,可以增强现有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 刘明谢月敏赵静陆小左
- 关键词:舌象一致性超声
- 湿疹不同分期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探讨湿疹不同分期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客观记录97例湿疹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局部皮损、全身症状以及舌、脉象等资料,分析湿疹不同分期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 97例湿疹患者中湿热困阻型所占比例最高(39.18%),其中湿重于热14例,热重于湿型24例;其次是风湿热困型(23.71%)。97例患者中包括急性湿疹27例,亚急性湿疹25例,慢性湿疹22例,急性发作23例。27例急性湿疹患者证型频率分布排列:湿热困阻型14例,风湿热困型10例,脾虚湿困型1例,风湿热夹脾虚型1例,督虚血瘀型1例;25例亚急性湿疹患者证型频率分布排列:湿热困阻型10例,脾虚湿困型7例,风湿热困型4例,脾肾两虚夹血瘀型2例,血虚风燥型1例,血热风燥型1例;22例慢性湿疹患者证型频率分布排列:脾虚血燥型7例,脾虚湿困型6例,湿热困阻型4例,风湿热困型2例,血虚风燥型2例,湿熟瘀结型1例;23例急性发作湿疹患者证型频率分布排列:湿热困阻型10例,风湿热困型7例,脾虚湿困型4例,脾虚血燥型1例,风湿热夹脾虚型1例。在四种主要证型中性别构成无明显差异(χ2=0.72,P>0.05),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无明显差异(χ2=0.26,P>0.05),但在不同病程的分布有明显差异(χ2=4.02,P<0.05)。其中风湿热困型出现的频率随着病程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其他证型则在0.5~5年的出现频率较高。结论湿疹主要的中医证候有风湿热困、湿热困阻(湿重于热、热重于湿)、脾虚湿困和脾虚血燥四种,在不同病程中分布的频率不同。
- 穆怀喜张玉环陆小左王学民
- 关键词:湿疹中医证候
- 2型糖尿病的舌脉象与常见证型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I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导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规律、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高发态势,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农村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不断升高,疾病负担也渐渐沉重。研究显示有、无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年医疗费用占人均收入百分比,前者是后者的5.1倍,这也提示加强对并发症的防范意识可能会大大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经济负担。临床治疗中中医药对并发症具有防治作用,因此糖尿病的中医临床规律和舌脉数字化的研究对糖尿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周德英陆小左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舌象脉象证型
- 浅谈中医脉诊认识方式的历史沿革被引量:4
- 2015年
- 脉诊认识方式有直观概括、形象描述、要素分析、脉图示意、脉图描记,无论客观化方式如何,同一的目的都是把握脉象信息,完成脉诊以进行辨证治疗。由此方面而论,各种脉诊认识方式都是一种工具,是把握脉象信息以促成临床诊断治疗的工具。其中脉图描记作为一种脉诊认识的方式,在人们对把握脉象的迫切需要中应运而生,是脉诊认识的一种历史发展趋势。
- 王赛陆小左
- 关键词:中医脉诊
- 中医药工程学浅析被引量:1
- 2012年
- 近几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单学科的传统研究方式已无法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的需要,特别对于以人体生命为研究对象的中医学来说,多学科交叉、渗透、协作已经成为中医学发展的基本趋向。现代医学就是成功利用和借鉴近现代多学科知识、技术方法才取得了目前的卓越成就。在中医学史上,曾有过三次重大的学术突破和发展,分别发生于春秋战国、东汉末年和清代。专家们认为,第四次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中医工程学的发展和研究成果。
- 胡广芹张启明陆小左王义国
- 基于STM32的远程脉象复放系统的设计被引量:1
- 2017年
- 为了实现远程脉象诊断,设计了一套远程脉象复放系统。针对当前脉象复放装置反应慢、控制复杂的不足,设计了新型的机械与液路相结合的脉象复放装置;针对复放脉象不能根据"浮、中、沉"不同压力产生变化的缺陷,设计了智能压力反馈模块,运用自适应逆控制算法对输出误差进行校正。设计实验对比复放脉象和采集脉象,分析两者相关性并对脉搏波特征参数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复放波形和采集波形之间脉搏波特征参数无显著性差异,且2种波形相关系数大于0.91,具有显著相关性。邀请3名老中医对系统进行盲测,正确率均在93%以上,证明该系统可以准确实现远程条件下脉象的复放,可应用于中医远程脉诊及中医教学领域。
- 吕昊王学民姜智浩周鹏
- 关键词:STM32自适应逆控制压力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