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2CB412302)

作品数:11 被引量:485H指数:6
相关作者:席北斗汪金舫刘鸿亮余刚金相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淋溶
  • 2篇人工湿地
  • 2篇潮土
  • 1篇氮去除
  • 1篇营养化
  • 1篇有机磷
  • 1篇有机磷组分
  • 1篇源头
  • 1篇生物菌
  • 1篇生物菌剂
  • 1篇生物可利用磷
  • 1篇施肥
  • 1篇施肥条件
  • 1篇水质
  • 1篇水质模拟
  • 1篇脱氮
  • 1篇脱氮除磷
  • 1篇尿素
  • 1篇人工降雨
  • 1篇重金

机构

  • 7篇中国环境科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清华大学
  • 3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里贾纳大学

作者

  • 5篇席北斗
  • 4篇汪金舫
  • 3篇刘鸿亮
  • 2篇何连生
  • 2篇卢少勇
  • 2篇金相灿
  • 2篇余刚
  • 1篇李鸣晓
  • 1篇孟伟
  • 1篇秦肖生
  • 1篇张玲
  • 1篇朱迎波
  • 1篇李本银
  • 1篇翟丽华
  • 1篇黄国和
  • 1篇姜永海
  • 1篇王京刚
  • 1篇李烜桢
  • 1篇刘月娟
  • 1篇徐红灯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土壤
  • 1篇环境污染治理...
  • 1篇天津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湿地的磷去除机理被引量:134
2006年
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磷负荷导致了全中国范围湖泊的富营养化,控制此磷负荷的廉价而有效的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技术是人工湿地技术。人工湿地中的磷的存在形态主要有有机磷(生物态和非生物态的)、磷酸、可溶性磷酸盐和不溶性磷酸盐。文章总结了人工湿地中的磷去除机理,在防渗人工湿地系统中,主要的磷去除机理包括化学作用(如沉淀作用和吸附作用);生物作用(如植物吸收作用和微生物吸收与积累作用)和物理作用(如沉积作用)。在未防渗的人工湿地系统中,湿地系统和周围水体(如地下水)的交换量对湿地的磷去除有重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是人工湿地中最主要的磷去除途径。人工湿地中微生物对磷的去除作用的大小和其所处环境中的氧状态密切相关,植物吸收对磷的去除作用的大小和收割频率与时期、进水负荷、植物物种和气候条件等有关。
卢少勇金相灿余刚
关键词:人工湿地
集约化猪场废水SBR法脱氮除磷的研究被引量:32
2004年
探讨了集约化猪场废水厌氧消化后,SBR法生物脱氮除磷效果及限制因子.SBR法操作参数为8h/周期,30℃恒温,SRT 10d, HRT 1d.废水初始NH+4-N浓度1682mg/L,PO43-浓度185mg/L,氨氮和PO43-去除率分别为94.3%和96.5%.温度系列8,10,12,14,16,18,20,22,25,30℃批试验证实18℃以上能获得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温度不再是限制因子.由活性污泥实验消耗曲线斜率取得氨氮利用率(AUR)、硝态氮利用率(NUR)、氧气利用率(OUR)3个参数,可以有效评价SBR污泥生物活性.
何连生朱迎波席北斗刘鸿亮
关键词:猪场废水SBR反应器硝化反硝化
尿素在潮土中淋溶和转化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采用不同灌溉水量和施N量,研究了尿素在潮土中的淋溶和转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小麦返青期结合灌溉施尿素后,NH4+-N在40cm以上土层中积累,不会产生深层淋溶。而土层中NO3--N含量有较大变化,相同灌溉水量下,施N量越大,NO3--N向下层淋溶越深;相同施N量下,灌溉水量越大,NO3--N也有淋溶越深的趋势。在麦季,即使在超过当地的施N量(N180kg/hm2)和灌溉水量(750m3/hm2)条件下,收获时所有处理的NO3--N主要积累在130cm以上的土层中,NO3--N淋溶深度不超过130cm,不会产生对地下水的污染。
李本银刘月娟汪金舫
关键词:尿素潮土淋溶
人工降雨条件下花卉地径流中磷形态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通过模拟降雨(雨强7mm.h-1,连续降雨195min)对太湖流域花卉地径流中磷形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施肥,径流中各种形态磷浓度相对保持较稳定,不随时间而变化。生物可利用磷是磷流失的主体,占TP的57% ̄85%。施肥显著提高了径流中各形态磷浓度,尤其是生物可利用磷,其浓度由0.16mg.kg-1上升到0.73mg.kg-1,远高于水体允许临界值0.02mg.kg-1。施肥处理的径流磷流失量为8.22g.hm-2,是对照的3倍。避免雨前施肥可大大降低花卉地径流向水体输入生物可利用磷。
谢长宝汪金舫
关键词:人工降雨径流生物可利用磷
类柱试验中焚烧飞灰浸出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通过类柱试验研究焚烧飞灰的浸出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流入系统中酸溶液体积的增加,系统pH先升高而后下降;在整个系统中,Ca的浸出质量浓度很高;Cr的浸出质量浓度要高于Cd、Cu、Zn、Pb和Ni,随着反应时间的推进,它们的浸出质量浓度都随着流入系统中酸溶液体积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同一时间浸出质量浓度曲线上,从系统的上游到下游,浸出质量浓度呈增加趋势,如Cu的浸出质量浓度在系统上游(单元1)为60.2μg/L,而在系统下游(单元10)为158.0μg/L。
张玲席北斗姜永海李鸣晓
关键词:浸出焚烧飞灰重金属
翻转式堆肥反应装置设计研究被引量:15
2003年
以复合微生物菌剂降解垃圾的适宜条件为出发点 ,根据堆肥小试实验结果 ,确定进料垃圾特性、合理的工艺参数及一次发酵完成时间 ,结合制备装置材料的保温性、堆肥物料平衡、热量平衡 ,合理确定反应装置容积、供气方式、操作运行条件 ,开发了翻转式堆肥反应装置。该装置具有堆料搅拌均匀、进出料简单。
席北斗刘鸿亮孟伟黄国和秦肖生
关键词:复合微生物菌剂降解垃圾处理
杭嘉湖流域某源头沟渠沉积物氮及磷的吸附被引量:12
2009年
为揭示氮、磷在农业沟渠中的迁移转化机制,研究沟渠沉积物的吸附特性。通过吸附实验,研究氨氮和磷酸盐的吸附动力学及吸附等温线特征。结果表明,沉积物对氨氮和磷酸盐的吸附是一个复合动力学过程,主要吸附过程发生在0~5h之内,氨氮、磷酸盐最大吸附速率分别为160mg·kg^-1·h^-1和300mg·kg^-1·h^-1,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氨氮和磷酸盐的吸附等温线均呈良好线性变化;与同流域内湖泊河流相比,氮、磷在农田沟渠中并末大量累积;当pH在5~9之间变化时,pH值升高有利于沟渠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而磷酸盐的吸附能力随pH值的降低而增强。
翟丽华刘鸿亮席北斗徐红灯
关键词:沟渠沉积物氨氮磷酸盐PH
QUAL2K模型在西苕溪干流梅溪段水质模拟中的应用被引量:25
2008年
QUAL2K是一维稳态水质模型,由美国环保局开发并在QUAL2E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QUAL2K模型对西苕溪干流梅溪段的水质进行了模拟和预测。针对西苕溪的具体情况,选用COD、氨氮和总磷作为模拟预测指标,用模型率定法并参考相关文献确定了COD降解系数KC、氨氮降解系数KN和总磷平衡系数KP等水质参数,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关性较好。
陈月席北斗何连生王京刚
关键词:水质
外源有机磷在黄棕壤中的淋溶和转化特征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Bowman和Cole提出的有机磷分级体系,分3个灌水量对外源活性有机磷β-甘油磷酸钠在黄棕壤中的淋溶和转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于50mm的灌水量可以使β-甘油磷酸钠发生淋溶。施入黄棕壤中的β-甘油磷酸钠在24h内可以转化为速效磷和中活性有机磷,灌水量愈大,速效磷和中活性有机磷积累的土层也愈深。中稳性有机磷和高稳性有机磷含量没有明显变化。
李烜桢汪金舫
关键词:黄棕壤淋溶
长期施肥条件下有机磷组分在潮土中淋溶特性研究
2015年
采用Bowman和Cole提出的有机磷分级体系,研究长期施肥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的潮土O^60 cm土层中有机磷组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有机磷组分在0~60 cm土壤中的迁移性较大。与对照CK相比,施无机肥的处理显著提高了40~60cm土层的活性有机磷含量;施用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提高了40~60 cm土层的中活性有机磷含量;所有施肥处理都显著提高了0~60 cm土层的中稳定性有机磷含量;施用有机肥能显著增加20~60 cm土层的高稳定性有机磷含量。
陈军平汪金舫
关键词:潮土长期施肥有机磷组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