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80)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4
相关作者:吴毅平张军唐泓波任玉萍高峰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胰岛素样
  • 9篇胰岛素样生长...
  • 8篇胰岛
  • 8篇胰岛素
  • 7篇基因
  • 5篇腺癌
  • 4篇血清
  • 4篇血清胰岛素样...
  • 4篇乳腺
  • 4篇基因芯片
  • 3篇血管
  • 3篇血清胰岛素
  • 3篇血清胰岛素样
  • 3篇皂甙
  • 3篇乳腺癌
  • 3篇人参
  • 3篇人参皂甙
  • 3篇肿瘤
  • 3篇癌组织
  • 3篇IGF-1

机构

  • 10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0篇吴毅平
  • 7篇张军
  • 6篇任玉萍
  • 6篇唐泓波
  • 5篇高峰
  • 4篇马士辉
  • 3篇叶子荣
  • 2篇刘谨文
  • 2篇陈国庆
  • 2篇张珊
  • 1篇胡莹
  • 1篇帅勇锋
  • 1篇朱占永

传媒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癌症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年份

  • 6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水平对癌性恶病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通过癌性恶病质动物模型探讨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水平在癌性恶病质中的作用。方法将小鼠结肠腺癌26细胞悬液接种于肝脏特异性IGF-I基因缺失(LID)组鼠和对照组鼠皮下,各30只接受了肿瘤细胞接种。接种后监测两组小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和皮下肿瘤大小以及自然生存时间。结果LID鼠和对照鼠进入恶病质的时间分别为(14.6±1.3)d、(24.1±2.5)d;生存时间分别为(19.3±1.3)d、(31.9±2.7)d,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血清中低水平的IGF-I虽然可以延缓肿瘤的生长,但是却促进了癌性恶病质的发生和发展。
马士辉张军刘谨文高峰吴毅平
关键词:衰竭模型恶病质
利用IGF-1基因敲除鼠乳腺癌模型研究IGF-1对血管生成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在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正常IGF-1水平的小鼠乳腺癌模型中应用血管生长抑制剂人参皂甙(GS)Rg3后,IGF-1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应用7,12-二甲基苯蒽(DMBA)诱导肝脏特异性IGF-1基因敲除鼠(LID鼠)及对照鼠建立原发乳腺癌模型,应用GSRg3进行干预治疗,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Ⅷ因子相关抗原(F8-RAg)表达水平,同时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小鼠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LID鼠乳腺癌的发生率低于对照鼠(P<0.05);LID鼠乳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与微血管密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LID鼠乳腺癌组织中IGF-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较对照组上调,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2、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A和PDGF-B基因较对照组下调;应用GSRg3后,LID鼠乳腺癌组织中VEGFa、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PDGF-A和FGFR-2基因较对照组上调,而IGF-1和TGF-β1基因较对照组下调。结论IGF-1促进小鼠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且与血管生长密切相关。血管生长抑制剂可能通过IGF-1及TGF-β1发挥抗肿瘤作用。
任玉萍叶子荣唐泓波张军张珊陈国庆吴毅平
关键词:人参皂甙基因芯片
乳腺癌小鼠不同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基因表达分析
2008年
目的在肝特异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缺失(LID)小鼠及对照鼠体内建立原发性乳腺癌,应用基因芯片分析不同血清IGF-1水平下基因表达差异,探讨IGF-1与乳腺癌发生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使用7,12-二甲基苯蒽(DMBA)在实验鼠体内诱导原发性乳腺癌,人参皂甙Rg3进行干预治疗。比较各组肿瘤发生情况并采用基因芯片比较各组基因差异表达情况。结果4组小鼠乳腺癌发病率依次为66.67%、33.33%、36、00%、12.00%,肿瘤平均直径依次为(0.79±0.20)、(0.37±0.10)、(0.32±0.08)、(0.15±0.05)cm,4组小鼠血清IGF-1水平依次为(166.51±12.32)、(41.33±7.52)、(155.84±11.34)、(33.48±6.73)ng/ml。LID鼠与对照鼠相比,肿瘤潜伏期延长、发病率降低、瘤体生长缓慢。不同血清IGF-1水平下差异表达基因涉及代谢、凋亡、细胞周期、转录及翻译调控等多方面功能,其中Coill、Egln3、Glycaml、Irf6、Lgals7、Perp、Ragl、Rbm35a等基因可能与乳腺癌发病关系密切。结论IGF-1可影响多基因表达而在乳腺癌发生中起促进作用,对相关基因的研究有助于认识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并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实验依据。
唐泓波任玉萍胡莹朱占永帅勇锋吴毅平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乳腺肿瘤基因芯片
肝特异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基因敲除鼠乳腺癌组织中基因变化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对血管生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水平小鼠及正常水平小鼠乳腺癌模型中生长因子相关基因的变化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应用DMBA诱导肝脏特异性IGF-I基因敲除鼠(LID鼠)及基因未敲除鼠(对照鼠)建立原发乳腺癌模型,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小鼠乳腺肿瘤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中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结果LID鼠组肿瘤的发生时间、生长速度及大小均低于对照组(P〈0.05);(2)LID鼠组肿瘤组织的VEGF表达及MVD均弱于对照鼠组(P〈0.05);(3)LID鼠组肿瘤组织中基因IGF-I、IGFBP-4、IGFBP-7较对照组上调,而基因IGF-Ⅱ,IGF-ⅡR、IGFBP-2、IGFBP-3、IGFBP-5下调。结论IGF-I促进小鼠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且与血管生长密切相关。IGF-I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任玉萍唐泓波张军马士辉高峰吴毅平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基因芯片
应用IGF-1基因缺失小鼠研究IGF-1与乳腺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7
2007年
背景与目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s)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通过在肝特异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基因缺失(LID)小鼠体内建立稳定的原发性乳腺癌模型,探讨血清中IGF-1水平与乳腺肿瘤血管生成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使用肝特异性IGF-1基因缺失小鼠及对照鼠,用化学致癌剂7,12-二甲基苯蒽[7,12-dimethybenz(a)anthracene,DMBA]诱导原发性乳腺肿瘤,使用人参皂甙Rg3进行干预治疗。比较各组肿瘤发生情况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未管饲Rg3的对照鼠、未管饲Rg3的LID鼠、管饲Rg3的对照鼠及管饲Rg3的LID鼠的乳腺癌发病率依次为66.67%、33.33%、36.00%及12.00%。肿瘤平均直径四组依次为(0.79±0.20)cm、(0.37±0.08)cm、(0.32±0.08)cm及(0.15±0.05)cm。VEGF表达检测:未管饲Rg3的对照鼠平均光密度为0.34±0.10,阳性百分率(positiverate,PR)为0.04±0.02,均为各组中最高(P<0.05);管饲Rg3的LID鼠平均光密度0.13±0.03,阳性百分率0.01±0.00,均为各组中最低(P<0.05)。以上四组MVD依次为31.9±5.3、26.8±4.9、20.1±4.9、14.4±4.9(P<0.05)。结论:IGF-1与乳腺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降低血清IGF-1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而对乳腺肿瘤有抑制作用,应用血管生长抑制剂人参皂甙Rg3可增强这一效应。
唐泓波任玉萍张军马士辉高峰吴毅平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乳腺肿瘤人参皂甙RG3
小鼠肿瘤模型中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与机体营养状况的关系
2007年
目的检测小鼠肿瘤模型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含量及营养指标的变化,并探讨血清中IGF-Ⅰ水平与机体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将小鼠结肠腺癌CT26细胞接种于肝脏特异性IGF-Ⅰ基因缺失(LID)组和对照组小鼠皮下,总共60只6~8周龄的雄鼠(其中30只对照,30只LID小鼠)接受了肿瘤细胞接种。接种后监测两组小鼠的体重和皮下肿瘤大小。分别在第14天和第21天每组各处死15只小鼠,处死前收集血清标本并测量血清中IGF-Ⅰ、葡萄糖、白蛋白和总胆固醇的水平。结果在第14天和第21天时,LID组小鼠血清中IGF-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小鼠,两者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LID组小鼠血清中葡萄糖和白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小鼠,而总胆固醇高于对照组,两者血清中葡萄糖和总胆固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白蛋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IGF-Ⅰ水平与发生肿瘤时机体的营养状况之间呈正相关,提示IGF-Ⅰ作为一种生长因子可能对肿瘤机体的营养状况起调节作用。
马士辉刘谨文张军高峰吴毅平
关键词:衰竭模型恶病质营养
结肠癌患者血清IGF-1水平及癌组织VEGF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检测结肠癌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含量及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探讨其在结肠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位点免疫放射测定法(IRMA)对不同Dukes分期的56例结肠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IGF-1进行检测,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结肠癌组织VEGF的表达,14例健康体检者设为正常对照。结果结肠癌患者术前血清IGF-1水平明显高于术后水平及正常对照,结肠癌组织VEGF表达率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不同病理分期的结肠癌血清IGF-1水平与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结肠癌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结肠癌Dukes分期呈正相关,与癌组织VEGF表达密切相关,提示IGF-1和VEGF可能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望作为结肠癌诊治的重要检测指标。
张军吴毅平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肠癌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小鼠乳腺癌组织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在肝特异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缺失小鼠(LID小鼠)及正常小鼠体内建立原发性乳腺癌模型,比较不同血清IGF-1水平下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LID小鼠及正常小鼠各50只,用化学致癌剂7,12-二甲基苯蒽诱导原发性乳腺癌;分别随机选取25只小鼠使用人参皂甙Rg3进行干预治疗。比较各组肿瘤发生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及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未管饲人参皂甙Rg3的正常小鼠乳腺癌发生率为66.7%,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管饲人参皂甙Rg3的LID小鼠乳腺癌发生率为12.0%,低于其他各组(P〈0.05)。未管饲人参皂甙Rg3的正常小鼠肿瘤细胞凋亡比例为(2.7±0.7)%,而管饲人参皂甙Rg3的LID小鼠凋亡比例为(14.0±1.7)%。基因芯片显示正常小鼠与LID小鼠相比,LTA、LTB、TNF-α、TRAIL、TRANCE、BLK、BOK、CASP8、TRAF5、APAF1等基因表达下调,LTBR、TRAF4等基因表达上调。而应用人参皂甙Rg3治疗可改变以上基因的表达情况。结论降低血清IGF-1水平可影响一系列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凋亡,对乳腺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抑制作用。人参皂甙Rg3对这一效应具有协同作用。
唐泓波叶子荣任玉萍张珊陈国庆吴毅平
关键词: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血清IGF-1水平与组织P53表达在结肠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检测结肠癌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含量及组织P53的表达并探讨其在结肠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位点免疫放射测定法(IRMA)及SP免疫组化染色对20例不同分期结肠癌及15例正常对照的血清IGF-1及组织P5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结肠癌患者血清中IGF-1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P53的表达有明显差异(P<0.01),不同IGF-1水平P53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肠癌患者血清IGF-I水平及组织P53表达密切相关,提示IGF-I和P53可能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望作为结肠癌诊治的重要检测指标。
张军吴毅平
关键词:IGF-1P53结肠癌
人参皂甙Rg3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敲除鼠乳腺癌组织血管生成相关基因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与正常水平的小鼠乳腺癌模型中,应用人参皂甙(GS)Rg3后IGF家族及血管生长因子相关基因的变化。方法7,12-二甲基苯蒽(DMBA)诱导肝脏特异性IGF-Ⅰ基因敲除(LID)鼠及对照鼠建立原发性乳腺癌模型,应用GSRg3进行干预治疗,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小鼠乳腺肿瘤及正常组织中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①LID鼠组小鼠的肿瘤发生时间、生长速度及大小均低于对照组;②IGF家族及血管生长相关基因的变化:LID鼠组肿瘤组织中IGF-Ⅰ、IGFBP-4、IGFBP-7、FGF-1、FIGF、Ang-1、HGF、TGF-β1基因较对照组上调,IGF-Ⅱ、IGF-ⅡR、IGFBP-2、IGFBP-3、IGFBP-5、FLT-1、Ang-2、FGFR-2、PDGFa、PDGFb、THBS-1、Col18a1基因较对照组下调;应用GSRg3组IGF-ⅠR、IGF-ⅡR、IGFBP-2、IGFBP-3、IGFBP-5、VEGFa、Ang-2、EGF、EGFR、PDGFa、FG-FR-2、THBS-1、Col18a1基因较对照组上调,而IGF-Ⅰ、IGFBP-4、IGFBP-7、TEK、TGF-β1基因较对照组下调。结论IGF-Ⅰ促进小鼠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且与血管生长密切相关。GSRg3可能通过IGF-Ⅰ及其结合蛋白、TEK、TGF-β1、THBS-1及Col18a1发挥抗肿瘤作用。
任玉萍叶子荣唐泓波张军高峰吴毅平
关键词:人参皂甙RG3基因芯片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