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12JJB50009)

作品数:3 被引量:35H指数:3
相关作者:汪宏涛曹巨辉薛明秦继辉尤超更多>>
相关机构:后勤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水泥
  • 3篇磷酸镁水泥
  • 3篇镁水泥
  • 1篇影响及作用
  • 1篇水泥基
  • 1篇水泥基材
  • 1篇水泥基材料
  • 1篇水泥性能
  • 1篇泥性
  • 1篇强度特性
  • 1篇环境温度
  • 1篇海工
  • 1篇MPC
  • 1篇P
  • 1篇M

机构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后勤工程学院
  • 1篇重庆大学
  • 1篇解放军后勤工...

作者

  • 3篇汪宏涛
  • 2篇薛明
  • 2篇曹巨辉
  • 1篇王庆珍
  • 1篇钱觉时
  • 1篇尤超
  • 1篇秦继辉
  • 1篇蒋江波
  • 1篇肖晓

传媒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功能材料
  • 1篇材料导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海工磷酸镁水泥基材料强度特性及其微观机理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将采用海砂、海水制备的海工磷酸镁水泥基材料,分别在海洋气候环境下自然养护和海水中浸泡养护,通过对材料强度特性、微观结构及组成的测试分析,研究材料的长期强度发展规律、抗海水侵蚀性能及其微观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海工磷酸镁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受海砂、海水的影响不大,材料长期强度发展较好,自然养护下材料7d的抗压强度达到43MPa以上,900d的抗压强度达到90MPa左右;海工磷酸镁水泥基材料抗海水侵蚀性能较好,海水浸泡养护900d时抗压强度达到37.9MPa;初步建立了材料微观组成结构与宏观特性的关系,为进一步提高材料应用特性打下理论基础。
蒋江波薛明汪宏涛曹巨辉
关键词:海工磷酸镁水泥强度特性
m(P)/m(M)比值对磷酸镁水泥性能影响及作用机理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研究了原材料磷酸二氢铵(P)与氧化镁(M)的质量比值对磷酸镁水泥抗压强度和凝结时间的影响,通过XRD、扫描电镜和能谱检测分析了该比值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材料体系是由大量未反应的氧化镁颗粒被水化产物胶结而形成的强度体系,氧化镁对水化反应速率和强度发展至关重要;水化产物主要为磷酸铵镁和磷酸镁类化合物,其组成及晶体形貌结构受m (P)/m (M)比值影响较大,当m (P)/m (M)比值在1/4-1/5时,水化产物晶体微观形貌结构密实,材料强度较高.
薛明汪宏涛肖晓曹巨辉
环境温度对磷酸镁水泥凝结时间和强度发展的影响被引量:27
2013年
在较高环境温度条件下,磷酸镁水泥(MPC)足够长的凝结时间和高早强之间的矛盾影响其实际应用。研究了环境温度为15、20、25、30和35℃,硼砂掺量为3%、6%、9%和12%时,MPC净浆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高硼砂掺量的MPC浇注一段时间后提高环境温度对其早期强度的改善作用,测量MPC体系早期温升曲线,并与凝结时间和早期强度相联系。结果表明:环境温度越高,MPC净浆早期强度发展越快,但凝结时间明显缩短;硼砂掺量增加,MPC凝结延缓,但早期强度发展缓慢;MPC温升峰值越高,出现时间越早,早期强度发展越快,凝结时间越短。硼砂掺量为12%,环境温度为25℃时,MPC初凝时间为40min,浇注40min后提高温度至50℃养护10min,MPC净浆1.5h强度达到27.2MPa。提高硼砂掺量和浇注后的养护温度可使MPC凝结时间和早期强度都能满足实际要求。
王庆珍钱觉时秦继辉尤超汪宏涛
关键词:环境温度磷酸镁水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