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2012K02-11)

作品数:7 被引量:55H指数:6
相关作者:于修烛陈秀梅王亚鸽张静亚王宁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用油
  • 4篇食用油
  • 3篇光谱
  • 3篇过氧化值
  • 2篇炸油
  • 2篇近红外
  • 2篇近红外光
  • 2篇近红外光谱
  • 2篇煎炸
  • 2篇煎炸油
  • 2篇红外
  • 2篇红外光
  • 2篇红外光谱
  • 1篇电导
  • 1篇电导率
  • 1篇油炸
  • 1篇食用
  • 1篇薯片
  • 1篇酸值
  • 1篇紫外

机构

  • 7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7篇于修烛
  • 4篇陈秀梅
  • 3篇王亚鸽
  • 2篇高媛
  • 2篇王宁
  • 2篇张静亚
  • 1篇杜双奎
  • 1篇张建新
  • 1篇杨昕
  • 1篇徐立荣
  • 1篇宋丽娟
  • 1篇虞剑泉
  • 1篇陈兴誉
  • 1篇郭超
  • 1篇李豪

传媒

  • 3篇食品科学
  • 2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粮油加工(电...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傅里叶近红外光谱的食用油过氧化值间接检测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为了建立食用油过氧化值的快速测定方法,以食用油为材料,基于氢过氧化物与三苯基磷(TPP)快速反应生成三苯基氧磷(TPPO),利用TPP和TPPO在近红外光谱的吸收差异性。在光谱范围为4 650~4 500 cm^-1以一阶求导及Norris平滑(NF)后采用PLS建立食用油过氧化值近红外测定模型,通过校正样品及盲样对模型进行验证,并与国标碘量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校正集预测相关系数为0.999 4,校正均方根误差为0.143 9,验证预测相关系数为0.992 6,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555 6,盲样预测相关系数为0.997 1,标准偏差为0.400 1,所建方法与国标法测定过氧化值结果非常接近。表明傅里叶近红外光谱间接测定食用油过氧化值是可行的。
高媛王宁于修烛陈秀梅
关键词:食用油过氧化值
基于碘量反应电导率变化的食用油过氧化值测定研究
2013年
为了实现简便快速地测定食用油过氧化值,以常见的食用油为原料,基于碘量反应(KI与食用油中的过氧化物反应)导致反应液水相碘离子浓度下降的原理,利用电导率仪测定反应前后水相电导率值,并根据其差值得出食用油过氧化值的变化。通过对检测条件温度、静置时间、振荡时间、饱和碘化钾溶液稳定性和油样种类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建立过氧化值模型并利用国标中碘量法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室温(25℃)条件下,检测条件对测定结果影响均不显著,建立的食用油过氧化值模型为y=15.05x-0.0327(x为电导率差值,mS/cm;y为过氧化值,mmol/kg),R2=0.9961。模型验证显示模型预测值与国标法测定的过氧化值高度线性相关,R2为0.9981,而且盲样验证相对偏差均小于10%,表明该方法测定食用油过氧化值是可行的。
杨艳蝶陈秀梅于修烛王亚鸽
关键词:电导率食用油过氧化值
基于可见分光光度法的食用油过氧化值检测被引量:6
2014年
为了构建食用油过氧化值快速检测分析方法,以食用油为试验材料,利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碘与淀粉的显色变化,建立食用油过氧化值的检测模型,探讨测定波长、饱和碘化钾添加量、反应时间、淀粉指示剂添加量、溶剂混合比例和油脂种类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通过模型建立和验证、盲样验证及精密度分析,结果表明:检测条件对测定结果影响均不显著;当取样质量为(0.100±0.010)g,入射光波长为535nm时,食用油过氧化值模型为:y=28.856x+0.1331(y为过氧化值,mmol/kg,x为溶液吸光度),R2=0.9985。模型预测值与国标法测定值高度线性相关,盲样验证相对误差均<10%,检出限为0.79mmol/kg,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基于可见分光光度法的食用油过氧化值检测方法是可行的。
杨昕郭超李豪于修烛李姗姗魏炘尧
关键词:食用油过氧化值吸光度
薯片在油炸过程中品质变化及其货架期预测被引量:17
2012年
为了探究薯片在油炸过程中品质变化,以不同油炸时间马铃薯片为研究对象,测定马铃薯片的品质变化,观察其微观结构并对马铃薯片货架期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随油炸时间的延长,马铃薯片的水分含量降低,含油率升高,脆度变化较大;马铃薯片表面淀粉颗粒糊化逐渐形成凸起和空隙,由于外皮壳的保护作用,空隙先在横断面中出现,薯片内部空隙多于其表面;通过比较脱脂前后薯片,表明薯片与煎炸油之间以物理作用为主;随着薯片贮藏时间的延长,薯片中油脂的酸值、过氧化值和羰基值逐渐增大,根据Arrhenius方程预测薯片在20℃的货架期约为102d。
于修烛宋丽娟张建新杜双奎陈兴誉虞剑泉
关键词:薯片油炸微观结构
近红外光谱的煎炸油羰基值检测及监控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为实现煎炸油煎炸过程中羰基值的快速检测和实时监控,采集不同混合比例、不同氧化程度的混合油及不同煎炸时间的煎炸油共108个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分别采用一阶求导、二阶求导、Norris平滑、标准正交变换(SNV)及多元散射校正(MSC)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模型,对模型进行验证及利用模型对煎炸油煎炸过程中的羰基值进行监控.结果表明:在9 739~6 274 cm-1波数范围内采用SNV和二阶求导进行光谱预处理后PLS建模,其模型校正集和验证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 4和0.979 0,模型可用;利用模型与传统方法同时测定煎炸油煎炸过程的羰基值,2种方法测定结果线性相关性良好(R2=0.995 2),模型可用于煎炸过程中羰基值的监控分析.
王亚鸽张静亚于修烛陈秀梅
关键词:煎炸油近红外光谱羰基值
基于紫外光谱的食用油酸值检测被引量:6
2014年
为实现食用油酸值的快速准确检测,利用游离脂肪酸与邻苯二甲酰亚胺钾快速反应生成邻苯二甲酰亚胺以及邻苯二甲酰亚胺在紫外光谱290 nm波长处有特征吸收峰的原理,建立食用油酸值检测模型,不同酸值的验证样品及盲样对模型进行验证,并与滴定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模型预测酸值与滴定法所得酸值结果非常相近,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表明模型预测效果好且不受油脂种类的影响;模型预测酸值相对误差范围为0.22%~6.87%,相对标准偏差为1.34%,说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因此,利用紫外光谱对食用油酸值检测的方法是可行的。
王宁高媛于修烛徐立荣
关键词:食用油酸值紫外光谱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煎炸油极性组分定量分析模型构建被引量:11
2014年
为了建立煎炸油中极性组分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热处理和模拟煎炸方式,采集氧化程度不同的油样并用国标法分析样品极性组分,采集样品近红外透射光谱,经光谱预处理,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煎炸油极性组分定量分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波长范围为4963-4616、5222~5037cm-1和5688-5499cm-1,采用一阶求导和Savitzky.Golay(7,5)平滑光谱处理,校正集相关系数为0.9965,校正均方根差为1.84%,验证集R为0.9936,验证均方根差为1.92%,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测定煎炸油极性组分可行。
陈秀梅于修烛王亚鸽张静亚
关键词:煎炸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