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572)

作品数:12 被引量:85H指数:7
相关作者:李慧芳宋卫涛陈宽维朱文奇徐文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扬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8篇家鸭
  • 5篇进化
  • 3篇微卫星
  • 3篇系统进化
  • 2篇野鸭
  • 2篇杂种
  • 2篇MTDNA_...
  • 2篇D-LOOP...
  • 1篇单倍型
  • 1篇地方鸭品种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性状
  • 1篇鸭种
  • 1篇遗传学
  • 1篇优良性
  • 1篇优良性状
  • 1篇育种
  • 1篇杂种不育
  • 1篇杂种优势

机构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扬州大学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10篇李慧芳
  • 6篇陈宽维
  • 6篇宋卫涛
  • 5篇徐文娟
  • 4篇朱文奇
  • 3篇杨宁
  • 3篇汤青萍
  • 2篇薛素美
  • 2篇王强
  • 2篇张晶鑫
  • 2篇韩威
  • 1篇刘宏祥
  • 1篇章世元
  • 1篇陈杰
  • 1篇朱云芬
  • 1篇李碧春
  • 1篇束婧婷
  • 1篇王光瑛
  • 1篇常洪
  • 1篇张汤杰

传媒

  • 5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中国家禽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家禽科学
  • 1篇水禽世界

年份

  • 3篇2011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家禽mtDNA遗传多样性和分子进化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20世纪60年代,Mnass和Snass在鸡胚中发现线粒体DNA,随着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以及PCR技术和测序技术等研究手段的应用,至今,科学家已测定了人、牛、猪、马、驴、鸡、北京鸭等多种动物的mtDNA全序列。线粒体DNA作为分子标记因其序列容易测定、进化速度快、在群体内变异大、极少发生重组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家禽遗传多样性、分子进化、系统发育等研究领域,并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果。
朱文奇李慧芳宋卫涛徐文娟宋金虎
关键词:MTDNA分子进化家禽线粒体DNA分子遗传学PCR技术
福建省家鸭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野鸭的亲缘关系被引量:7
2008年
为了探讨福建省家鸭的遗传多样性和品种进化,本研究测定了福建省4个地方家鸭品种的32个个体和野生斑嘴鸭(Anas zonorhyncha)8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D-loop区667bp序列,分析了这4个家鸭品种的遗传多态性及品种进化。结果显示4个家鸭D-loop区序列的A、G、C、T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25.5%,15.2%,33.5%,25.8%。确定了8种单倍型,其中Hap2(与GenBank中的A7一致)为家鸭的主体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度为0.75202,平均核苷酸多样度为0.21%。4个品种中金定鸭单倍型多样度、核苷酸多样度最高。4个品种之间的Kimura双参数遗传距离为0.00094-0.00395,其中连城白鸭和金定鸭之间遗传距离最大。结合GenBank上已发表的绿头鸭(A.platyrhynchos)和斑嘴鸭序列,共有30种单倍型,共同构建系统发生树和网络关系图,结果表明4个家鸭品种单一地起源于绿头鸭。
李慧芳徐文娟朱文奇薛素美陈宽维
关键词:D-LOOP区进化
西南地区家鸭资源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通过微卫星标记技术对中国西南地区5个家鸭资源群体(云南麻鸭、三穗鸭、兴义鸭、建昌鸭、四川麻鸭)的遗传结构进行评估。结果表明:5个群体的平均杂合度都较高,最低的为四川麻鸭,最高的为三穗鸭,杂合度范围为0.5679-0.6165,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5874;各鸭种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19.86%的遗传变异来源于群体间的差异。5个家鸭群体间的DA遗传距离较远,分化时间较长;NJ聚类结果表明5个家鸭资源聚为3类,聚类结果与这5个鸭种的地域分布和经济用途有一定关系。
李慧芳宋卫涛徐文娟张晶鑫顾荣汤青萍
关键词:微卫星
骡鸭的育种进展综述被引量:3
2009年
骡鸭母系为家鸭(Anas Platyrhynchos),父系为番鸭(Cairina moschata),杂种不育。骡鸭的母系家鸭,多为北京鸭,或者根据某种优良性状选取本地家鸭的品种。骡鸭的父系番鸭,原产于南美洲栖鸭属的野番鸭,无迁徙性,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普遍饲养。
薛素美王光瑛李慧芳
关键词:骡鸭育种杂种不育优良性状家鸭北京鸭
我国9个家鸭品种mtDNA D-loop区的遗传变异
为了从mtDNA水平探讨我国家鸭的遗传多样性及家鸭与野鸭间的亲缘关系,测定了不同地域、水域和表型性状的9种家鸭(北京鸭、高邮鸭、巢湖鸭、绍兴鸭、连城白鸭、吉安红毛鸭、文登黑鸭、云南麻鸭、建昌鸭)80个个体、4种媒鸭(西湖...
李慧芳朱文奇杨宁宋卫涛徐文娟王强陈宽维
关键词:D-LOOP区系统进化
家鸭、媒鸭和野鸭mtDNA D-loop区的遗传变异被引量:14
2011年
旨在从mtDNA水平探讨我国家鸭的遗传多样性及家鸭与野鸭间的亲缘关系。运用DNA测序方法,测定了不同地域、水域和表型性状的9种家鸭(北京鸭、高邮鸭、巢湖鸭、绍兴鸭、连城白鸭、吉安红毛鸭、文登黑鸭、云南麻鸭、建昌鸭)80个个体、4种媒鸭(西湖野鸭、钱江野鸭、枞阳媒鸭、媒头鸭)26个个体和斑嘴鸭8个个体,共计114个个体的mtDNA D-loop区667bp序列。9种家鸭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分别为0.250 00~0.607 14和0.000 38~0.001 18;9种家鸭、媒鸭、绿头鸭和斑嘴鸭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1~0.015;39种单倍型系统发生树和单倍型网络关系图表明,9种家鸭主要属于A1亚簇(绿头鸭单倍型簇)。我国家鸭遗传多样性中等丰富,母系起源主要是绿头鸭,极少量个体含有斑嘴鸭血统。
李慧芳朱文奇杨宁宋卫涛王继文徐文娟王强陈宽维
关键词:D-LOOP系统进化
华中地区家鸭种质资源的遗传结构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利用28个微卫星标记对华中地区6个家鸭资源(淮南麻鸭、攸县麻鸭、临武鸭、荆江麻鸭、沔阳麻鸭和恩施麻鸭)的遗传结构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6个群体的平均杂合度都较高,最低的为攸县麻鸭(0.5512),最高的为荆江麻鸭(0.6035),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5801,反映了各鸭种的杂合度都较高,遗传多样性丰富;华中地区各鸭种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22.5%的遗传变异来源于群体间的差异,进一步反映了各品种具有本品种特性的多样性;通过计算DA遗传距离发现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较远,分化时间较长;NJ聚类结果将华中地区家鸭资源聚为3类,湖北省的荆江麻鸭、沔阳麻鸭和恩施麻鸭聚为一类;湖南省的攸县麻鸭和临武鸭聚为一类;河南省的淮南麻鸭独聚为一类。本研究结果为华中地区家鸭品种种质特性研究提供了基础,也为中国家鸭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李慧芳李碧春杨宁陈宽维汤青萍宋卫涛
关键词:鸭种微卫星
鸭卵巢组织基因差异表达与繁殖性状杂种优势率相关性分析
2011年
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检测了产蛋高峰期高邮鸭、金定鸭及正反交组合群体卵巢组织中的基因差异表达,并分析了差异表达模式与繁殖性状杂种优势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组合在开产日龄、42周龄产蛋数性状上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杂种优势率>±10%;16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26条cDNA片段,能够重现的有248条,重现率为76.03%,发现7种差异表达模式;相关性分析显示开产日龄、42周龄产蛋数杂种优势率与杂种超强表达模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杂种特异表达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共显性表达模式与开产日龄杂种优势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7种差异表达模式与42周龄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杂种优势率2个指标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
陈杰李慧芳韩威章世元刘宏祥
关键词:基因表达繁殖性状杂种优势率
利用线粒体D-loop区分析家鸭品种遗传多态性与系统进化被引量:39
2007年
通过线粒体DNA控制区的结构和多态性来研究我国家鸭的遗传多态性与系统进化。利用DNA测序技术测定了我国9个家鸭品种106个个体线粒体DNA控制区多变序列。序列分析结果显示:A、C、T、G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5.6%、33.3%、15.2%和25.9%。检测到34个变异位点,约占分析位点总数的5.1%,有转换、颠换、插入/缺失4种类型的变异。确定了31种单倍型,其中单倍型A7为家鸭的主体单倍型,品种之间有9种共享单倍型。9个家鸭品种单倍型多样度(Hd)平均为0.798,核苷酸多样度(Pi)平均为0.28%,单倍型多样度在荆江麻鸭中最高,其次是攸县麻鸭和恩施麻鸭,在文登黑鸭中最低。9个品种家鸭之间双参数距离范围为0.001 3-0.004 4。31个家鸭单倍型序列的系统发生分析表明,9个家鸭品种只有1个母系起源,没有发现东亚斑嘴鸭对9个家鸭品种起源有贡献的证据。
张汤杰李慧芳陈宽维常洪汤青萍张晶鑫
关键词:家鸭MTDNA控制区单倍型
Comparison of Analyses of Genetic Structure among Chinese Indigenous Chicken Breeds using Distance-based and Model-based Methods
2009年
The Nei's improved genetic distance(DA)and gene flow(Nm)were measured using sixteen microsatellite markers.Dendograms based on DA genetic distance using the neighbor-joining(NJ)method and STRUCTURE program were constructed to analyze the genetic structure and relationship among 10 Chinese indigenous chicken breed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endograms of DA genetic distance using the NJ method divided the 10 chicken breeds into two main clusters;one consisted of breeds of low weight body(CHA,TTB,XIA,GUS and BAI),the other contained heavier breeds(LAN,DAG,YOU,XIS and LUY).In the lighter breeds,TIB and CHA clustered together,as did XIA and GUS.In the heavier breeds,XIS and LUY was clustered together in one branch,but LAN,DAG and YOU clustered in independent branches.The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Nm estimates among the 10 indigenous chicken breeds.The STRUCTURE program properly inferred the presence of genetic structure despite not pre-defining the origin of individuals.The genetic cluster inferred by STRUCTURE was basically the same as that from the DA distance clustering method.An advantage of the STRUCTURE program was its ability to identify the migrants and admixed individuals in the 10 chicken populations;this could not be achieved by use of the DA distance clustering method.
LI Hui-fangCHEN Kuan-weiHAN WeiZHANG Xue-yuGAO Yu-shiCHEN Guo-hongZHU Yun-fenWANG Qiang
关键词:CHINESEBREEDSCLUSTERINGMETHODMODEL-BASEDCLUSTERINGMETHOD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