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72)

作品数:23 被引量:144H指数:10
相关作者:张圣道韩天权姜志宏蒋兆彦蔡杏兴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1篇结石
  • 17篇结石病
  • 14篇胆囊
  • 13篇基因
  • 12篇胆固醇
  • 12篇胆固醇结石
  • 12篇固醇
  • 9篇胆固醇结石病
  • 8篇胆结石
  • 7篇胆囊结石
  • 7篇胆囊结石病
  • 7篇基因表达
  • 5篇肝脏
  • 4篇胆囊胆固醇结...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人肝
  • 4篇人肝脏
  • 3篇单核
  • 3篇单核苷酸

机构

  • 21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市东方医...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江西医学院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卡罗林斯卡医...
  • 1篇吉安市中心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遂川县人民医...

作者

  • 22篇韩天权
  • 22篇张圣道
  • 16篇姜志宏
  • 15篇蒋兆彦
  • 8篇秦俭
  • 8篇蔡杏兴
  • 7篇袁作彪
  • 7篇杨士勇
  • 6篇蔡劬
  • 5篇费健
  • 5篇张宇
  • 4篇王勇
  • 2篇胡海
  • 2篇所广军
  • 1篇商俊
  • 1篇吴卫则
  • 1篇王凌
  • 1篇乙芳
  • 1篇时开网
  • 1篇江石湖

传媒

  • 5篇外科理论与实...
  • 4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0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法尼醇类受体基因在胆囊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法尼醇类受体基因(FXR)的表达与胆囊的关系。方法:采用含17000cDNA克隆的基因微矩阵,与2例正常胆囊之cDNA杂交,发现FXR基因信号后,进一步进行RT-PCR和测序验证。结果:基因芯片能够检测出FXR在正常胆囊中的表达,其平均灰度值为16.80。在进一步的RT-PCR实验中,扩增出FXR的特异性片段,为352碱基。该PCR片段经测序后,其结果在GENEBANK数据库经BLAST比对,证实其同源性与FXR一致。结论:FXR在胆囊中表达,提示该基因可能还有新的未知功能。
王南斗袁作彪王凌
关键词:胆囊基因表达胆结石
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肝脏受体类似物1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研究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肝脏受体类似物1(LRH-1)表达,探讨其与胆固醇结石病发病的关系。方法27例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男6例,女21例,平均年龄52.44岁。14例无胆石症者为对照(肝脏肿瘤2例,胆囊息肉患者12例),男9例,女5例,平均年龄47.50岁。测定胆汁脂类成分和计算胆汁胆固醇饱和指数。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肝脏LRH-1 mRNA的表达量。结果胆石组LRH-1表达14.18±9.37,高于对照组7.86±6.19,(P<0.05),胆石组胆汁呈胆固醇过饱和(1.17±0.27)。结论本研究提示肝脏LRH-1表达增高与胆囊胆固醇结石病有关。
杨士勇韩天权蒋兆彦蔡劬胡海姜志宏袁作彪蔡杏兴张圣道
关键词:胆固醇结石病基因表达
胆囊黏膜ABCG5和ABCG8基因在胆固醇结石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探讨ABCG5和ABCG8基因在胆囊黏膜中的表达与胆固醇结石病的关系。方法采集28例胆囊胆固醇结石病患者和10例无胆石对照的胆囊黏膜和胆汁、胆石。测定胆汁胆固醇、胆汁酸和磷脂含量;Real-time PCR测定胆囊黏膜中ABCG5和ABCG8的表达量。结果胆石组中胆固醇摩尔百分比和饱和指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ABCG5和ABCG8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5,P〈0.01),胆石组中ABCG5和ABCG8的mRNA表达分别是对照组的2.8倍(P〈0.01)和1.9倍(P〈0.05)。结论胆固醇结石病患者的胆囊黏膜ABCG5和ABCG8基因表达增高,限制了胆囊上皮对胆固醇的吸收,使胆汁过饱和状态得以维持。
王勇韩天权费健蒋兆彦蔡劬姜志宏张圣道
关键词:胆固醇胆囊
家族性胆囊结石病发病因素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研究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家族性胆囊结石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和B超检查了解家系成员的一般情况和发病情况,采集家系成员外周血用于血脂检查。系谱分析胆石病遗传特点并计算遗传度。结果收集135个家系,共695人,胆石病患者370例,发病率53·24%。其中女性发病率(56·66%)明显高于男性(48·23%)(χ2=4·785,P=0·03)。系谱分析发现男女均可患病,无隔代遗传。一级亲属遗传度138%±7%,双生子同病率100%。胆石病组平均体重指数24kg/m2±3kg/m2,显著高于无胆石病组平均体重指数22·7kg/m2±2·9kg/m2(t=4·035,P<0·01)。胆石病组中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病史以及喜油腻饮食者明显多于无胆石病组(P均<0·05)。饮酒习惯、抽烟和胃肠道手术史在胆石病组和无胆石病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胆石病组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1水平低于无胆石病组(P均<0·01)。其余血脂指标在胆石病组和无胆石病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家族性胆囊结石病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遗传因素是发病的基础。(2)性别、肥胖、喜油腻饮食、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病史是家族性胆囊结石病发病的危险因素。(3)胆石病患者存在脂类代谢异常。
秦俭韩天权费健蒋兆彦张宇杨士勇姜志宏蔡杏兴黄薇张圣道
关键词:发病因素问卷调查家系成员
线粒体82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胆囊结石病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研究线粒体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胆囊结石病的关系,探讨导致胆囊结石病的可能易感因素。方法:对上海地区96个来自不同家系的胆囊结石病人和204名年龄<50岁且无胆囊结石的正常对照者进行线粒体DNACOX1基因、HVS1区和827位点序列检测;将测序结果与标准序列对比,以寻找存在的(SNPs),并比较各种SNP在两组之间的分布差异。结果:COX1基因6023G→A、6216T→C和6413T→C变异的分布在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36);线粒体第一高变区(HVS1)测序发现,16136C鄄16189C鄄16217C变异在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22);827位点序列检测发现827A→G在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00364)。结论:中国南方人群中,线粒体B4b单倍群个体(827A→G)易感胆囊结石病。
张宇牛振民韩天权秦俭姜志宏张凯悦张圣道黄薇
关键词:线粒体核苷酸类胆囊结石易感性
胆结石病人肝脏核受体LRH-1及其调控基因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研究胆囊胆固醇结石病人肝脏的肝脏受体类似物1(Liver receptor homolog 1,LRH-1)及其调控的三磷酸腺苷结合盒(ABC)转运体家族成员abcg5/8的表达,探讨胆固醇结石病发病的机制。方法27例胆囊胆固醇结石病人,男6例,女21例;年龄平均52岁。10例无胆石症的胆囊息肉病人为对照,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48岁。测定胆汁脂类成分和计算胆汁胆固醇饱和指数。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肝脏LRH-1及abcg5/8mRNA的表达量。结果胆石组LRH-1表达高于对照组(14.18±1.80VS7.22±2.22,P〈0.05),胆石组肝脏abcg基因mRNA表达量均较对照组增高(abcg5:49.34±3.68vs33.48±2.77,P〈0.05;abcg8:38.93±5.70vs18.70±3.42,P〈0.05)。胆石组胆汁呈胆固醇过饱和(1.17±0.02)。结论该研究结果提示人类肝脏LRH-1及其调控的abcg5/8的表达增高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有关。
杨士勇韩天权时开网蔡劬姜志宏蒋兆彦蔡杏兴张圣道
关键词:胆结石
ABCG5和ABCG8与胆固醇代谢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6年
ABCG5和ABCG8是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家族成员,在内质网中形成异二聚体后并于细胞浆膜顶端表达,参与胆固醇和植物固醇的吸收及胆汁分泌,基因表达受到LXR/RXR、FXR、PXR、LHR1等的调控;与β谷固醇血症有关,并且是小鼠致石基因Lith9的候选基因。
王勇韩天权张圣道
关键词:ABCG5ABCG8胆固醇代谢胆固醇结石
CYP8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胆囊结石病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固醇12α羟化酶(Sterol 12α-hydroxylase,CYP88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中国汉族人群胆囊结石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CYP881基因启动子和编码区序列,确定SNP的位置及类型。对频率〉10%的SNP,在胆囊结石病患者和对照者中进行关联研究。结果在5119bp测序长度中,共发现11个SNP,1个位于编码区,启动子区5个,3’-非翻译区5个,其中3个为新发现的SNP,而数据库中有12个SNP在本次研究没有检测到。SNPrs3732860的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一对照组之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2),携带A等位基因者发生胆石病的危险低于携带G等位基因者(OR=1.465,95%CI1.055~2.034,P=0.023)。结论CYP881基因SNPrs3732860和中国汉族人群胆囊结石形成有关,A等位基因可能对胆囊结石病发病有保护作用。
秦俭蒋兆彦牛振民张凯悦华琪姜志宏王艺黄薇韩天权张圣道
关键词:胆结石基因多态性单核苷酸
胆囊结石病人线粒体高变区测序结果分析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检测胆囊结石病人和正常对照个体线粒体DNA第一高变区(HVS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分析胆囊结石病的可能易感因素。方法对上海地区96个来自不同家系的胆囊结石病人和204例正常对照个体进行线粒体DNA第一高变区序列检测,将测序结果与标准序列对比,寻找存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据此进行线粒体单倍型类群划分。比较单倍群在两组之间的分布差异,估算各种单倍群人群胆囊结石病相对发病风险。结果B单倍群、B4和B4b1亚群在胆囊结石病组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胆囊结石病组和正常对照组B单倍群的比值比(OR)为2·005;B4亚群OR值为2·200;B4b1亚群OR值为3·9331,P均<0·05。结论线粒体DNA B4b1单倍型亚群是胆囊结石病的易感因素。
张宇牛振民韩天权秦俭姜志宏张凯悦黄薇张圣道
关键词:线粒体DNA易感性胆囊结石病病人测序
人类胆囊胆固醇结石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4年
张宇韩天权张圣道
关键词:胆结石基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