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ZD2008009-1)

作品数:9 被引量:126H指数:5
相关作者:许信旺薛芳毛敏何小青孙秀丽更多>>
相关机构:池州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土壤
  • 5篇有机碳
  • 4篇农田
  • 3篇湿地
  • 3篇土壤碳
  • 2篇湿地土壤
  • 2篇土壤有机
  • 2篇土壤有机碳
  • 2篇农田土壤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机碳组分
  • 1篇中国农田
  • 1篇森林生态
  • 1篇森林生态系统
  • 1篇森林生态系统...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服务
  • 1篇生态服务价值

机构

  • 7篇安徽师范大学
  • 7篇池州学院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池州职业技术...
  • 1篇南京大学
  • 1篇石台县林业局

作者

  • 7篇许信旺
  • 4篇薛芳
  • 3篇何小青
  • 3篇毛敏
  • 3篇孙秀丽
  • 2篇方宇媛
  • 2篇崔鹏
  • 2篇潘根兴
  • 1篇荣慧芳
  • 1篇朱诚
  • 1篇曹先河
  • 1篇马春梅
  • 1篇张乐勤
  • 1篇付伟
  • 1篇田晓四
  • 1篇曹志宏
  • 1篇汪艳林
  • 1篇石小磊
  • 1篇孙满英

传媒

  • 5篇池州学院学报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农业技术经济
  • 1篇地理研究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安徽省石台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本文基于LY/T1721—2008评估规范,以2009年为基准年,计算出研究区域生态服务价值为54665.42万元,实物生产价值为5762.23万元,生态服务价值是实物生产价值的9.48倍。依据外部性理论,本文提出生态服务价值的全部为秋浦河流域生态补偿的上限,直接使下游受益的水源涵养及土壤保育价值(21588.39万元)是补偿的下限。
张乐勤许信旺荣慧芳曹先河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可持续发展
人类活动对皖江淡水湿地土壤碳密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采集湖泊自然湿地及其周边围垦农田的代表性土壤剖面样品,测定了总有机碳含量,讨论了天然淡水湿地围垦成农田后的土壤有机碳的变化。结果表明,湿地表层(0~15 cm)土壤有机碳含量范围为15.35~25.63g/kg;而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则为6.77~23.42g/kg。湿地开垦为农田后,土壤表层和全剖面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降低,围垦到30-40年后,有机碳的损失趋于稳定,年均损失在1.04-1.06%之间。开垦为旱地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显著低于开垦为稻田,一年两季水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均高于一年一季稻。
许信旺何小青崔鹏毛敏
关键词:湿地农田土壤有机碳气候变化
增加农田土壤碳汇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9年
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农田固碳措施的研究文献,从中总结出可以增加农田土壤碳汇效应的人为措施,并在分析各种措施的基础上,评价了实施这些措施对增加农田土壤碳汇效应的作用,最后提出了今后需要加强研究的内容。
孙秀丽许信旺薛芳
关键词:有机碳
湿地土壤有机碳组分研究进展
2013年
湿地生态系统是一种有别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特殊生态系统。是地球上重要的有机碳储库,也是CO2、CH4、和N2O的源和汇。湿地土壤中的碳储量最丰富、碳密度最高,其中不同组分的有机碳对于土壤的固碳作用程度差异明显,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关系也相当密切。文章综述了土壤有机碳形态的分类方法,分析了湿地生态系统中不同组分的土壤有机碳与土壤碳固定的关系,讨论了土地利用对土壤有机碳形态的影响。
石小磊许信旺毛敏何小青方宇媛
关键词:湿地
中国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及控制因素被引量:49
2009年
通过收集我国1980-2006年以来966个样点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的实测数据,以及各样点的气温和降水数据,分析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对变化的原因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对比分析了气温与降水对水稻土与旱作土固碳能力的差异,以及气温和降水对不同区域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实测点耕作表层土壤有机碳呈上升趋势,79%增幅样本主要集中在年增幅为0-3%的区间。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受制于气温与降水,及水热条件的组合。20年来,全国农田土壤耕层有机碳含量的分布格局没变。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固碳差异明显,水稻土有机碳水平明显高于旱地,水田耕层有机碳含量为旱地耕层有机碳含量的175-176%。
许信旺潘根兴汪艳林曹志宏
关键词:农田土壤碳固定
安徽省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应对被引量:45
2011年
收集了近30年来安徽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安徽省气候变化的特征,讨论了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30年来安徽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上世纪90年代以来增温明显。降水则表现为变率增大的趋势。当前全省处于气候高变率时期。气候变化对水稻生长期及水稻产量均有明显影响,气候变暖下双季稻生育期明显缩短,在一定程度上对水稻产量产生负面影响,极端气候事件对水稻生产产生了巨大影响。调整作物布局,加强极端气象灾害应对防范体系与能力建设是农业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经。
许信旺孙满英方宇媛何小青薛芳付伟毛敏
关键词:气候变化极端气候事件水稻生产
环境考古研究趋势探讨
2008年
环境考古是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为将来的全球环境变化提供基础数据。本文介绍了环境考古的内涵、原则、环境考古研究的领域,总结了常见的环境考古的实验方法,指出了环境考古学今后的研究趋势和环境考古研究中应注意的一些重要问题。
田晓四马春梅朱诚
关键词:环境考古
湿地土壤碳循环与温室气体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10年
湿地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碳库,既是温室气体的汇又是源。近年来由于人类开发,湿地土壤迅速转为碳源。文章就湿地土壤碳现存状况,比较了不同生态类型土壤碳存储密度,分析了湿地土壤碳循环过程及温室气体的影响因素,指出人类活动对湿地碳储量的干扰力度日益加强,呼吁优化农田管理措施,增强湿地固碳减排作用。
薛芳崔鹏孙秀丽
关键词:湿地土壤碳循环温室气体
安徽省贵池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分布变化及固碳意义被引量:24
2009年
采用布点采样、室内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安徽省贵池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分布变化。结果表明,水稻土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密度高于旱作土。贵池区(县域尺度)1984年水田耕层有机碳含量比旱地高出1/3,有机碳密度高出约5%。根据2005年贵池区土壤调查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得出:水田耕层有机碳含量比旱地高出45.18%,有机碳密度高出23.73%。对比贵池区1984年和2005年两个时段的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和碳密度:水稻土有机碳含量年均提高了2.01%,有机碳密度年均提高了3%;旱作土有机碳含量年均提高了1.11%,有机碳密度年均增加了1.3%。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性质相关。贵池区农田土壤有机碳与速效磷、碱解氮呈正相关,水稻土粘粒含量与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而旱作土则无线性相关。
许信旺潘根兴孙秀丽薛芳
关键词:农田土壤有机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