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w035)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赵建忠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学

主题

  • 5篇红学
  • 4篇学史
  • 4篇红学史
  • 3篇流派
  • 3篇红学流派
  • 2篇续书
  • 2篇批评史
  • 2篇红楼
  • 2篇红楼梦
  • 2篇非经典
  • 1篇续书研究
  • 1篇学术意义
  • 1篇实证
  • 1篇毗陵七子
  • 1篇清代
  • 1篇作者考
  • 1篇作者考辨
  • 1篇外史
  • 1篇小说
  • 1篇考辨

机构

  • 6篇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赵建忠

传媒

  • 1篇学术交流
  • 1篇明清小说研究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河南教育学院...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文学与文化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红楼梦》研究中的“悟证”与“实证”
2014年
在红学研究中,"实证"作为一种文献考据性质的研究方式早已被普遍采用,但近年来红学界又出现"悟证"模式的尝试,并出现刘再复《红楼梦悟》这样有影响的专著。"悟证"不同于"实证"性质的辨析、注疏、考证、版本清理式研究,它类似于禅的"一言以蔽之"方式:明心见性、道破文眼,这种研究凭的是一种艺术直觉,是抽离概念、范畴的审美方式。"实证"属于"史料还原"性质,而"悟证"属于"思辨索原"性质,"史料还原"是"思辨索原"的大前提。当然,这种"史料还原"式的"实证"应该对红学研究有实际价值,它应该服务于解读《红楼梦》而不是远离文本轴心。
赵建忠
关键词:实证红学流派
红学史模式转型与建构的学术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红楼梦》研究大致经历了古典和近、现代以及当代红学这三个重要阶段,新时期以来的红学史专论,从类型上看,主要是以历史分期为本位、红学人物为本位、方法论为本位、国别红学为本位等,研究者从各自的视角总结了其视野所及之红学,但多少都出现了由材料和方法所带来的缺陷及阐释盲点,难以理清红学史的真正脉络。通过对红学史盲点的探索而发现新的学术增长点,进而从红学流派批评的新视角切入并结合文化渊源系统考察其源流,应该属于红学史的"推进型"研究,而这正符合学术史发展趋势。
赵建忠
红学史现状及红学流派批评史的新建构被引量:1
2015年
两百多年的红学史曾被划分为旧红学、新红学、当代红学三个阶段,就类型而言,红学史专论主要是以历史分期为本位、红学人物为本位、方法论为本位、国别红学为本位等,这些著作分别从各自视角总结了其视野所及之红学,但多少都出现了由材料和方法所带来的缺陷及阐释盲点,难以把握《红楼梦》被读者接受的真正脉络。通过对红学史现状盲点的探索发现新的学术增长点,进而从新的视角去建构红学流派批评史,应该属于红学史的"推进型"研究,而这正符合学术史发展趋势。
赵建忠
“非经典阅读理论”在古典小说领域中的新尝试——评《谁能炼石补苍天——清代〈红楼梦〉续书研究》
2014年
经典作品虽意义重大,但在文学史上毕竟占少数;相反,在阅读数量上,非经典作品却占有大量的比重。如何处理这些大量存在的"非经典作品",这是个理论话题,在阅读中每位读者更是难以回避。中华书局2013年出版的张云新著《谁能炼石补苍天——清代红楼梦续书研究》回答了读者这个经常遇到的问题。"非经典阅读理论"是对阅读理论阐释盲点的发现并进而实现其学术增长点的一种新尝试。
赵建忠
红学史上首部续书《后红楼梦》作者考辨被引量:1
2014年
研究者对红学史上首部续书《后红楼梦》的关注甚于后出之续书,这是因为它奠定了《红楼梦》续书的基本格局,但这部续书作者的真实姓名还在争论之中,《后红楼梦》"著作权"如果解决不好,对这部作品本身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必然缺少学术定力。有鉴于此,本文对涉及《后红楼梦》作者的几种代表性观点结合相关文献进行了考辨,并倾向认为《后红楼梦》作者是号称"白云外史"的"毗陵七子"之一吕星垣,逍遥子固然与这部续书有联系,但他仅是"序"者而非作者。结语还提出对于《后红楼梦》这类古代小说史上大量的"非经典作品",应该多一分理解与包容。
赵建忠
关键词:毗陵七子
红学史现状及红学流派批评史的新建构被引量:2
2015年
两百多年的红学史曾被划分为旧红学、新红学、当代红学三个阶段,就类型而言,红学史专论主要是以历史分期为本位、红学人物为本位、方法论为本位、国别红学为本位等,这些著作分别从各自的视角总结了其视野所及之红学,但多少都出现了由材料和方法所带来的缺陷及阐释盲点,难以把握《红楼梦》被读者接受的真正脉络。通过对红学史现状盲点的探索发现新的学术增长点,进而从新的视角去建构红学流派批评史,应该属于红学史的"推进型"研究,而这正符合学术史发展趋势。
赵建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