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ZC110)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陈绍春张扬钟华叶频李跃敏更多>>
相关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滴眼
  • 1篇滴眼液
  • 1篇眼液
  • 1篇洋地黄
  • 1篇直肌
  • 1篇托吡卡胺
  • 1篇托吡卡胺滴眼...
  • 1篇内斜
  • 1篇内斜视
  • 1篇七叶
  • 1篇转染
  • 1篇细胞
  • 1篇斜视
  • 1篇麻痹性
  • 1篇麻痹性内斜视
  • 1篇慢病
  • 1篇慢病毒
  • 1篇慢病毒载体
  • 1篇慢病毒转染
  • 1篇近视

机构

  • 3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陈绍春
  • 2篇张扬
  • 1篇钟华
  • 1篇邹智荣
  • 1篇范艳
  • 1篇孙涛
  • 1篇李跃敏
  • 1篇叶频

传媒

  • 3篇昆明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直肌联接术与眶骨膜固定术的比较研究
2014年
目的对比分析直肌联接术与眶骨膜固定术对麻痹性内斜视和固定性内斜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002年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麻痹性内斜视50人,固定性内斜视22人.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2种内斜视各分为A组(直肌联接术)和B组(眶骨膜固定术).分析2种手术的方法及特点,分别定性比较二组治疗前、后复视改变及眼球运动,定量比较斜视度变化;并对每种内斜视2组之间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 (1)2种内斜视A、B组术后1周,前方复视消失;术后2月,A组部分患者前方复视出现,而B组的没有变化;(2)术后1周及2月复诊,麻痹性内斜视A组眼球可向颞侧转动8°左右,其余方向运动无受限;B组眼球只能轻微上下转动,其余方向运动受限.固定性内斜视A组部分眼球可轻微内转或上下转,不能外转.B组不能运动;(3)2种内斜视术后1周A、B组斜视度检查正位至-5°(0^-10△)(P<0.05),术后2月与术后1周比较A组斜视度回退欠矫(P<0.05),B组未回退(P>0.05);(4)术前及术后1周,2种内斜视A、B组之间斜视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月斜视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2种手术对麻痹性和固定性内斜视的斜视度矫正近期效果满意,但远期联接术较固定术易复发;(2)联接术不影响眼球转动,甚至可以恢复部分运动,而固定术对眼球运动有明显的限制作用;(3)联接术后复发,程度较重的麻痹性内斜视可以采用眶骨膜固定术,程度较轻的固定性内斜视可以采用直肌联接术.
张扬陈绍春唐敏孙涛
关键词:麻痹性内斜视固定性内斜视
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实现Gnaq基因在SH-SY5Y细胞中持续稳定高表达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实现Gnaq基因在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H-SY5Y中持续稳定高表达的可行性,为深入研究Gnaq在脑衰老及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NCBI网站查询Gnaq的编码序列并设计相应的克隆引物,以高表达Gnaq的HepG2细胞的cDNA为模板,PCR扩增得到带适宜酶切位点的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连接入慢病毒载体PLIG,转染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后包装慢病毒,转染SH-SY5Y细胞;于转染后24 h、第5代时检测GFP荧光表达率;检测第3代、第5代PLIG-Gnaq-SH-SY5Y细胞内Gnaq的转录水平.结果荧光检测显示SH-SY5Y细胞的转染效率接近100%,此表达效率可持续至转染后第5代;RT-PCR检测显示转染后第3代、第5代的PLIG-Gnaq-SH-SY5Y细胞内Gnaq呈明显的高转录水平,未明显受冻存的影响.结论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实现Gnaq基因在SH-SY5Y细胞内长期稳定高表达具有可行性,可用PLIG-Gnaq-SH-SY5Y作为模型细胞深入研究Gnaq基因在神经细胞中扮演的角色及相关机制.
陈绍春邹智荣李国萍叶频范艳李跃敏
关键词:慢病毒载体SH-SY5Y细胞过表达
七叶洋地黄双苷联合托吡卡胺滴眼液对儿童低度近视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七叶洋地黄双苷(施图伦)联合托吡卡胺滴眼液对儿童低度近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挑选2010年7月至2013年4月在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低度近视患儿(6—14岁)共80人(160眼),根据用药情况的不同分为对照组、施图伦组、托吡卡胺组、施图伦联合托毗卡胺组.共4组,每组20人(40眼)。分别比较各组用药前及用药后2周近视患儿的裸眼视力及矫正度数的改变情况;并对治疗后各组间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治疗后对照组、托毗卡胺组、施图伦组较治疗前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施图伦联合托吡卡胺组较治疗前裸眼视力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之间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施图伦联合托吡卡胺组较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各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叶洋地黄双苷联合托吡卡胺滴眼液对儿童低度近视治疗有效.
张扬钟华唐敏陈绍春
关键词:托吡卡胺儿童近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