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3J01210)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黄晓鸣朱木兰陈天虎谢晶晶潘敏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理工学院合肥工业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氧化物
  • 1篇叶片
  • 1篇再生水
  • 1篇生活污水
  • 1篇水陆
  • 1篇水质
  • 1篇水中氨氮
  • 1篇天然斜发沸石
  • 1篇铜绿微囊藻
  • 1篇氢氧化
  • 1篇氢氧化物
  • 1篇热力学
  • 1篇微囊藻
  • 1篇污水
  • 1篇香蒲
  • 1篇斜发沸石
  • 1篇胁迫
  • 1篇纳米

机构

  • 5篇厦门理工学院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4篇黄晓鸣
  • 3篇朱木兰
  • 2篇潘敏
  • 2篇谢晶晶
  • 2篇陈天虎
  • 2篇廖杰
  • 1篇吴光学
  • 1篇陈国元
  • 1篇郭燕萍
  • 1篇高攀峰

传媒

  • 2篇矿物学报
  • 1篇水资源保护
  • 1篇厦门理工学院...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天然斜发沸石吸附去除水中氨氮机理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采用天然斜发沸石吸附去除水中氨氮,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X荧光光谱(XRF)分析沸石的物相组成和化学成分。通过批试验考察p H、氨氮初始浓度和温度对沸石吸附氨氮的影响,通过吸附等温线、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的研究探讨天然斜发沸石吸附氨氮的机理。溶液p H=8时沸石对氨氮的吸附效果最佳。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较Langmuir能更准确描述天然斜发沸石吸附氨氮的过程,该吸附过程属优惠吸附。对吸附热力学参数计算得到吉布斯自由能变ΔG^0<0,熵变ΔH^0>0,说明天然斜发沸石吸附氨氮是自发的吸热过程;熵变ΔS^0>0说明氨氮在沸石上的分布较在水溶液中的分布倾向无序。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且随着氨氮初始浓度的增大,吸附反应的优惠程度降低。运用颗粒内扩散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结果表明吸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前30分钟主要是外表面吸附,30分钟后主要是颗粒内扩散。
黄晓鸣潘敏陈天虎朱木兰谢晶晶
关键词:斜发沸石氨氮热力学动力学
凹凸棒石铁/铝氢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对磷的吸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用铁/铝盐水解法制备了凹凸棒石/铝氢氧化物(PNCMⅠ)、凹凸棒石/铁氢氧化物(PNCMⅡ)和凹凸棒石/铁铝氢氧化物(PNCMⅢ)3种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对比了这3种纳米复合材料对水中磷的吸附净化能力,并利用吸附动力学实验探讨了3种材料对磷的吸附机理。结果发现:负载了铝/铁氢氧化物后凹凸棒石的晶体结构没有改变;温度对于3种吸附剂吸附磷的动力学参数影响不显著;3种吸附剂对磷的实际吸附量、理论吸附量和初始吸附速率均随着磷的初始浓度增大而增大。PNCMⅠ对磷的理论吸附量为18.18 mg/g,较其他2种吸附剂大。当磷的初始浓度从5 mg/L增加到50 mg/L,PNCM I对磷的初始吸附速率从0.125 mg/(g·min)增加到1.425 mg/(g·min)。3种凹凸棒石黏土纳米复合材料对磷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表明其吸附均为化学吸附。
潘敏黄晓鸣陈天虎谢晶晶吴光学
关键词:凹凸棒石动力学
3种水陆两栖植物在LID技术措施中的适宜性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采用各种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技术措施建设海绵城市以缓解水涝、水源枯竭、水污染等一系列城市水危机问题是当前城市建设发展新潮流,而植物是LID技术措施的关键组成,其耐淹能力、耐土壤贫瘠能力与水质净化能力是决定LID技术措施运行效果的关键。选取美人蕉,黄菖蒲和狭叶香蒲3种能耐涝的水陆两栖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比较研究其耐土壤贫瘠能力与水质净化能力。结果表明:3种试验植物在厦门本地红壤土、砂子、腐殖土的成分质量配比从10∶9∶1变化至18∶1∶1的3种不同沙化程度的人工改良土壤中均能生长,并均具有良好的水质净化能力;3种植物对COD的去除率均超过90%,对TN和NH3-N的去除率则均超过80%;此外,黄菖蒲与美人蕉对TP的去除率更是达到了近100%。
朱木兰郭燕萍黄晓鸣廖杰高攀峰
厦门再生水利用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厦门市属于绝对贫水区,再生水利用极其必要.目前厦门再生水推广利用,面临着市政设施不配套,缺少再生水管网系统,缺少整体规划与合理的水价体系等问题.建议制定法规,倡导以点面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健全再生水管网系统;推广应用LID技术措施,增强雨水资源利用;制定再生水利用整体规划,完善和实施分类分档的自来水价格体系,以促进再生水的有效推广与利用.
朱木兰张振华黄晓鸣廖杰
关键词:再生水
铜绿微囊藻胁迫对宽叶香蒲叶片光呼吸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共生培养的实验方法,通过追踪测定宽叶香蒲(Typha latifolia)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光呼吸速率及乙醇酸氧化酶(GO)、谷氨酰胺合成酶(GS)及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研究不同初始密度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对宽叶香蒲叶片光呼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初始密度为1.0×104ind/m L时,宽叶香蒲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光呼吸速率及GO、GS及CAT的活性增加,说明低密度铜绿微囊藻对宽叶香蒲叶片的光合作用及光呼吸具有促进作用;铜绿微囊藻初始密度为1.0×107ind/m L时,宽叶香蒲叶片净光合速率、光呼吸速率及GO、GS及CAT的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表明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高密度铜绿微囊藻对宽叶香蒲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光呼吸呈现出抑制作用。但是在净光合速率急剧降低的时候,光呼吸速率在短时间内仍然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说明宽叶香蒲可能通过维持或增强光呼吸在一定程度上抵抗逆境胁迫。
陈国元谢莆尧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宽叶香蒲光呼吸光合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