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16)

作品数:30 被引量:180H指数:9
相关作者:廖新维刘鹏程王高峰赵晓亮王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4篇油藏
  • 12篇低渗
  • 12篇CO2驱
  • 11篇低渗透
  • 11篇低渗透油藏
  • 7篇驱油
  • 5篇数值模拟
  • 5篇二氧化碳驱
  • 5篇CO
  • 5篇值模拟
  • 4篇压裂
  • 4篇气井
  • 3篇致密砂岩
  • 3篇砂岩
  • 3篇渗流
  • 3篇试井
  • 3篇气藏
  • 3篇气驱
  • 3篇混相
  • 3篇二氧化碳

机构

  • 17篇中国石油天然...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油勘探...
  • 3篇中国石油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中海油田服务...
  • 2篇中国石化集团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技术公司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海石油(中...
  • 1篇中海油能源发...

作者

  • 7篇廖新维
  • 6篇刘鹏程
  • 4篇王欢
  • 4篇王高峰
  • 4篇赵晓亮
  • 3篇胡永乐
  • 3篇陈兴隆
  • 3篇俞宏伟
  • 3篇庄永涛
  • 3篇李实
  • 3篇陈国利
  • 3篇蔡振华
  • 2篇马德胜
  • 2篇吴桂晶
  • 2篇姜凤光
  • 2篇张可
  • 2篇田昌炳
  • 2篇郑雄杰
  • 2篇冀中原
  • 2篇钟张起

传媒

  • 9篇科学技术与工...
  • 4篇特种油气藏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化工管理
  • 1篇科技导报
  • 1篇钻采工艺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天然气与石油
  • 1篇油气井测试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1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直井体积压裂不稳定试井研究-双孔双区模型被引量:5
2014年
体积压裂技术的起裂模式突破了单一方向的张性起裂,具有复杂缝网的扩展形态。作为一种新兴的增产技术,其相关渗流理论与试井模型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以Warren-Root模型为基础,以双区复合为特征,建立了一种可以描述体积压裂直井渗流规律的基本模型:首先将渗流分为改造区的流动与非改造区的流动,用格林函数和达西径向流描述油藏渗流过程,然后在两区分界面处进行油藏压力和流量的耦合。经过数学求解后得到了新模型下的压力及压力导数双对数特征曲线,并分析了储容比、窜流系数,以及流度比对模型曲线的影响。实例应用表明,该模型有效实现了垂直井、双重介质和径向复合储层的耦合。
陈晓明廖新维李东晖王欢王牧
关键词:体积压裂不稳定试井格林函数达西渗流双重介质
二氧化碳驱油与埋存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及指标被引量:5
2014年
二氧化碳驱油与埋存项目具有CO2驱油提高采收率和CO2埋存减排温室气体的双重作用。其项目产量、投资和操作成本特点比较突出,经济评价方法及指标相对复杂。经济评价指标除了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和投资回收期等常规指标外,需评价新增储量效益、节约碳税效益和换油率等辅助评价指标,还应对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评价以及环境和社会效益评价。所确定的方法和指标在QZ油田CO2驱项目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陈国利项东李艳
关键词:CO2驱油经济评价
注二氧化碳试井三区复合渗流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试井方法分析是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了解地层特性的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技术.本文建立了考虑储集效应和表皮的CO_2驱的三区复合试井模型,并通过解析方法建立了驱替过程中无因次渗流方程组,进而通过拉普拉斯变换方法求解方程组,获得CO_2试井井底压力的表达式.通过对井底压力及其导数的特征形态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注CO_2试井的三区复合模型,其双对数曲线可以分为7个部分,分别对应CO_2驱替过程中的不同流动阶段.
苏坤龙胜祥廖新维张际久
关键词:试井CO2
水气分散体系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国内低渗及水驱后期高/特高含水油藏,研发了流度可调控的水气分散驱替体系,在测试了体系流动阻力和表观黏度的基础上,应用驱替实验评价了其驱替特征和驱油效率,进一步研究了水气分散体系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能力。室内实验证明,通过调整水气比例和分散方式,体系的流动性能可随油藏开发的需要进行调控,并可在扩大波及体积的同时提高波及效率,可有效调控特低渗、低渗、中渗岩心流度比,扩大波及体积,大幅度提高水驱后的原油采收率。
俞宏伟马德胜李实冀中原陈兴隆张可
关键词:流度比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
二氧化碳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被引量:5
2016年
为促进CO_2驱油与埋存技术的发展,需要建立一套系统全面的CO_2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和指标。针对CO_2驱开发特点,按照系统、规范、实用的原则,考虑评价的多角度多层次,建立了CO_2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确定了技术效果、经济效益和安全环保等3个方面15项评价指标。通过在某油田CO_2驱试验区应用表明:该评价方法及指标符合CO_2驱开发实际,重点突出,系统全面,规范实用。
陈国利
关键词:CO2驱安全环保
低渗透油藏气驱产量预测新方法被引量:17
2013年
注气开发油藏产量预测油藏工程理论方法报道极少。为增加注气方案可靠性,提高注气效益,从气驱采收率计算公式入手,利用采出程度、采油速度和递减率之间相互关系,推导出气驱产量变化规律。结合岩芯驱替实验成果和油田开发实际经验,提出了气驱增产倍数严格定义及其工程计算近似方法。发现低渗油藏气驱增产倍数由气和水的初始驱油效率之比,以及转驱时广义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决定。统计得到国内外18个注气项目气驱增产倍数理论值和实际值平均相对误差6.90%。绘制了气驱增产倍数查询图板,以便于从事注气开发人员使用。研究成果为气驱产量预测提供了油藏工程理论依据,从而对控制和优化低渗油藏注气项目投资有重要意义。
王高峰胡永乐宋新民秦积舜杨思玉马德胜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采收率驱油效率
致密砂岩气井的应力敏感效应渗流模型被引量:3
2014年
常规气藏的压裂气井生产时一般包括线性流动和径向流动阶段,椭圆流动被认为是过渡阶段而往往被忽略。致密砂岩气藏的渗透率极低,具有较强的应力敏感性,压力传播速度较慢,各个流动阶段在时间尺度上被延长,椭圆流动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成为致密砂岩气井的重要流动阶段。目前试井分析中,常规模型与实际压力双对数曲线往往有较大差距。为精确描述致密砂岩气井的流动特征,运用保角变换方法建立椭圆系坐标下的渗流模型,采用应力敏感系数表示储层的应力敏感特征,通过摄动方法和变量分离,将拉普拉斯空间下的控制方程转换为马丢方程和变型马丢方程从而求解。通过分析理论曲线发现:应力敏感效应增加了拟井底流压降,并使得拟压力导数曲线末端上翘,产生假边界现象。该模型能够更加准确表达致密砂岩气井的渗流特征,对致密气试井具有较好的研究意义。
蔡振华廖新维尚宝兵安雷
关键词:应力敏感解析模型
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油及埋存可行性研究——以新疆油田八区克上组油藏为例被引量:12
2013年
针对新疆油田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差、注水开发效果差等开发难点,结合二氧化碳埋存发展趋势,探讨了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收率及埋存的可行性。以新疆油田八区克上组油藏为例进行油藏数值模拟,在对典型油藏开发历史和动态资料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油藏流体拟合、细管实验数值模拟及水驱历史拟合,建立基础预测模型,并对开发方式、注气参数及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模拟预测油藏最小混相压力为18.6 MPa;二氧化碳能够有效波及到常规水驱无法波及到的区域,采用水气交替的注入方式埋存系数为0.146,比连续水驱提高采收率12.42%,比二氧化碳连续驱提高3.33%;总注气量对水气交替开发效果影响最为显著;采用关层气油比控制能够更有效地扩大二氧化碳波及体积,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碳埋存量和采收率,比采用关井气油比控制的埋存系数提高2.7%,提高采收率3.07%。
廖长霖廖新维赵晓亮顾鸿君窦祥骥王欢张强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波及体积新疆油田
CO_2驱油与埋存对低碳经济的意义被引量:12
2015年
针对目前世界范围内发展低碳经济的趋势,分析指出,CO2驱油与埋存研究在提高原油采收率、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CO2排放量,对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CO2驱油与埋存技术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研究表明,目前CO2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在国外发展已比较成熟,在国内处于矿场试验阶段。CO2埋存技术在国内外均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还存在诸多没有解决的难题。相关行业应该加强技术攻关,同时国家应该加大投入,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降低成本,制定和协调相关的行业发展规划,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认知度,使该项研究尽快形成产业规模,促进低碳经济健康发展。
陈欢庆胡永乐田昌炳杨雪雁
关键词:低碳经济CO2驱油CO2排放量
二氧化碳侵入前油气藏流体性质定量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最近10年,在东南亚海域和南美东海岸发现一些高含CO_2的带有CO_2气顶的油环或底油油藏,对油气藏开发技术带来新的挑战。CO_2对原油中的中轻质组分的萃取作用显著,造成气顶气区以CO_2组分为主,底油或油环中的C_(7+)以上组分明显偏高,流体组成与分布特征既不同于传统的凝析气藏,又不同于混相驱油藏。基于油藏烃类取样样品组成,按照Kay混合法则、物质守恒原理及Span&Wagner状态方程等建立了CO_2充注改造前油藏流体组成恢复方法,恢复出古油藏烃类流体组成与分布,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模拟CO_2充注改造油藏过程,达到平衡后获取高含CO_2油气藏的流体组成与空间分布特征。应用该方法对某深水高含CO_2油藏流体组成和空间分布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油藏取样结果基本相符,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姜凤光王小林陈志海
关键词:CO2油气藏流体性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