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S2011010006107) 作品数:4 被引量:15 H指数:3 相关作者: 董军 李芳柏 吴世嘉 王周平 李向丽 更多>> 相关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轻工技术与工程 农业科学 更多>>
土壤中两种手性有机氯农药的选择性降解研究 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和阐释手性有机氯农药在土壤中的转化和环境归趋,采用实验室室内避光培养方法,研究了o,p'-DDT及o,p'-DDD 2种手性有机氯农药的外消旋体在水稻土厌氧培养体系和菜园土好氧培养体系中的选择性降解情况。为了更好的利用土壤中土著微生物的活性,我们选择了厌氧微生物比较丰富的水稻土和好氧微生物丰度比较高的菜园土来做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实验体系中o,p'-DDT及o,p'-DDD在水稻土和菜园土中的降解均没有明显的对映体选择性。这一结果与2种手性化合物不同对映体在自然环境中的含量普遍具有差异性有所不同,说明野外环境条件和室内模拟实验条件的差异会影响手性化合物的降解选择性。在2种体系中,o,p'-DDT的降解速率均高于o,p'-DDD的降解速率。这与以前的研究报道一致,DDD比DDT更难降解。通过2个体系的比较,发现DDT的降解速率在厌氧体系中高于好氧体系,而DDD的降解速率与之相反,好氧体系高于厌氧体系。这应该与DDT和DDD 2种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2种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差异有关。对于厌氧体系中的2种水稻土,采自中山的水稻土中DDT的降解速率高于江门的水稻土,这应该与中山水稻土有机质含量高于江门的水稻土有关。有机质含量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土壤中微生物的多少,进而会影响污染物的降解速率。研究发现本实验所用水稻土和菜园土总有机碳含量偏低可能是影响2种化合物的对映体无降解选择性的因素之一。此外,由于本研究采用缓冲溶液将pH调控在中性,因此本文的土壤pH对降解选择性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中好氧体系和厌氧体系对目标物的降解选择性无明显差异。 周小龙 于焕云 徐悦华 董军 李芳柏关键词:对映体选择性 有机质 6种能源草的丛枝菌根侵染状况初步调查 被引量:3 2014年 共生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策略,丛枝菌根真菌作为一类古老的土壤微生物,能与陆地上大多数的维管植物形成专性共生体系,在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和生态适应性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对栽培于中国农业大学涿州试验站的6种能源草(8个品种)进行菌根侵染状况和孢子群落的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所有能源草类型均能被AM真菌侵染并形成丛枝、泡囊、菌丝等典型结构,侵染水平为4.3%~25.2%,其中蕊草(Phalaris arundinacea)侵染率最高,芒草(Miscanthus sinensis)最低。每20 g根际土中有18.7~48.0个孢子,菌丝密度在1.8~4.2m·g^(-1)之间。经过对根外孢子的形态学鉴定,发现与调查的能源草共生的AM真菌优势种类为Funneli formis mosseae和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这表明丛枝菌根真菌能与本研究中的能源草建立良好的共生关系,为能源草的生态适应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赵佳佳 冯国辉 杨富裕 冯海艳 董军 盖京苹关键词:能源草 丛枝菌根 侵染 上转换发光纳米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14年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上转换发光纳米技术正成为研究的热点。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酶标记、化学发光标记以及有机荧光染料和量子点等其他荧光材料标记相比,上转换发光纳米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选择性好、便于观察、操作简单且不损伤样本、无背景荧光等诸多优点,克服了放射性污染、酶不稳定、灵敏度差、化学发光重现性差等缺点,在细胞和组织成像研究、生物分子定量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本文介绍了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激发态吸收等3种发光机制、发光材料组成、水热法等4种合成方法以及硅烷化法等6种表面修饰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上转换发光纳米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李向丽 谭贵良 张娜 刘垚 吴世嘉 王周平 董军关键词:发光机制 表面修饰 食品安全 外加营养源作用下砖红壤中五氯酚还原转化的生物化学作用机制 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室内培养实验研究外加乳酸和蒽醌-2,6-磺酸钠等营养源条件下,玄武岩砖红壤中五氯酚的还原转化动力学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玄武岩砖红壤中五氯酚的还原转化一级动力学常数为4.5×10 3d 1;添加乳酸或同时添加乳酸和AQDS,五氯酚的还原转化速率显著提高,其一级动力学常数分别为7.3×10 3d 1和14.3×10 3d 1。循环伏安试测结果表明,添加乳酸和AQDS促进了砖红壤中活性亚铁的生成,并显著降低体系的氧化半反应峰电位。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添加五氯酚、乳酸和AQDS显著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添加乳酸时,体系中微生物优势种群为梭菌,存在少量的具有铁还原能力的希瓦氏菌,未发现脱氯菌。因此,玄武岩砖红壤中五氯酚的还原转化主要是通过铁还原菌介导生成吸附态Fe(II)引起的活性亚铁还原脱氯机制。 陈曼佳 刘承帅 吴伟坚 童辉 李芳柏关键词:五氯酚 微生物群落结构 T-RF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