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E03A06)

作品数:77 被引量:592H指数:14
相关作者:赵爱民赵征志唐荻余伟武会宾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首钢集团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5篇冶金工程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1篇热轧
  • 10篇双相
  • 10篇双相钢
  • 8篇退火
  • 8篇合金
  • 8篇奥氏体
  • 7篇力学性能
  • 7篇钢组织
  • 7篇力学性
  • 6篇冷轧
  • 6篇管线钢
  • 5篇数学模型
  • 5篇显微组织
  • 5篇卷取
  • 5篇卷取温度
  • 5篇回火
  • 5篇CCT曲线
  • 4篇带钢
  • 4篇镀锌
  • 4篇水模

机构

  • 74篇北京科技大学
  • 11篇首钢集团
  • 2篇河北工业职业...
  • 2篇江西理工大学
  • 2篇中冶南方工程...
  • 2篇河北钢铁集团...
  • 1篇安阳钢铁集团...
  • 1篇湖南华菱湘潭...
  • 1篇湖南华菱涟钢
  • 1篇首钢中厚板轧...
  • 1篇山西太钢不锈...
  • 1篇宝钢不锈钢有...
  • 1篇北京亿玮坤节...

作者

  • 25篇赵爱民
  • 19篇赵征志
  • 15篇唐荻
  • 14篇余伟
  • 14篇武会宾
  • 13篇蔡庆伍
  • 12篇包燕平
  • 11篇王立军
  • 8篇张宇光
  • 8篇崔衡
  • 7篇金光灿
  • 6篇徐科
  • 6篇陈银莉
  • 5篇王岩
  • 5篇孙蓟泉
  • 5篇岳峰
  • 4篇吴秀永
  • 4篇王京
  • 4篇吴华杰
  • 4篇牛枫

传媒

  • 19篇北京科技大学...
  • 8篇钢铁
  • 7篇热加工工艺
  • 5篇特殊钢
  • 5篇机械工程材料
  • 4篇轧钢
  • 3篇沈阳工业大学...
  • 3篇材料工程
  • 2篇金属热处理
  • 2篇武汉科技大学...
  • 2篇山东冶金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2篇炼钢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自动化学报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新技术新工艺
  • 1篇控制理论与应...
  • 1篇铸造技术
  • 1篇电气传动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21篇2011
  • 29篇2010
  • 13篇2009
  • 4篇2008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轧带钢层流冷却的离散化边部遮蔽策略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层流冷却会导致高强度热轧带钢板形缺陷,合理的边部遮蔽策略有助于冷却后板形改善.针对卷取温度为500℃的12 mm厚度X70管线钢热轧带钢,建立层流冷却过程的热-力-相变耦合有限元模型,对比模拟了在常规层流冷却和离散化边部遮蔽策略下冷却过程中带钢宽度上的温度场、相变和内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在常规层流冷却过程中,带钢边部25 mm范围内会产生塑性变形,水冷后半段的前期带钢板形有边浪的趋势,后期板形有转向中浪的趋势;而层流冷却采用离散化边部遮蔽策略时,带钢宽度方向上温差显著减小,使得贝氏体转变量和残余应力沿宽度方向上分布更均匀.这种遮蔽策略有效消除了带钢边部的塑性变形,改善了冷却板形.
余伟王乙法李明辉轩康乐
关键词:热轧带钢层流冷却离散化有限元
RH工艺生产轴承钢脱氧和去除夹杂物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针对RH工艺生产w(T.O)小于0.0010%的轴承钢,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RH纯脱气时间、吹氩量和初始T.O对脱氧和去除夹杂物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延长RH纯脱气时间可以显著降低钢中T.O和夹杂物的数量;RH提升气体量由60m3/h增大到72m3/h,取得良好的脱氧效果;RH真空处理14min的T.O受初始T.O的影响比真空处理25min的大。
艾新港包燕平吴华杰岳峰崔衡
关键词:RH轴承钢脱氧
合金元素对TRIP钢连续冷却固态相变和硬度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为了研究Al和P合金元素在TRIP钢固态相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利用热膨胀实验、金相观察、显微硬度测量等方法绘制了4种不同Al和P含量的C-Mn-Al-P TRIP钢的CCT图.结果表明,Al元素强烈缩小奥氏体相区,提高Ac3与Ms,促使CCT图左移和上移.P元素能够阻碍碳化物的生成,当钢中w(P)达到0.14%时,能显著将CCT曲线图中的珠光体区与贝氏体区右移.P元素对先共析铁素体相变和马氏体相变没有显著影响.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材料的显微硬度增加.对于每一种成分超过其临界冷却速率时将得到完全的马氏体组织.添加固溶强化元素可以强化铁素体基体,增加铁素体基体的硬度,P元素固溶强化能力最强,Mn元素稍弱,Al元素很弱.
张宇光赵爱民赵征志唐荻李本海
关键词:相变诱发塑性连续冷却转变珠光体贝氏体
F550高强度船板钢的热变形行为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F550高强度船板钢热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实测了不同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变形程度下F550船板钢的变形抗力,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变形抗力的影响。建立了其变形抗力的数学模型并用SPSS方法进行了回归。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曲线拟合特性,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基本吻合。
张国春王立军唐荻武会宾
关键词:热变形行为变形抗力数学模型
1000MPa级冷轧热镀锌双相钢的研发被引量:14
2010年
介绍了实验室内开发的1000MPa级冷轧热镀锌双相钢的化学成分、热镀锌退火工艺及其室温组织和力学性能。实验表明,实验用钢的Ac_1、Ac_3、Ms点分别为725、850、390℃,经退火温度为820℃、保温时间为80s的热镀锌退火后,室温组织为典型的铁素体+马氏体组织,抗拉强度可达1014MPa,伸长率达13.7%。
金光灿赵爱民赵征志牛枫刘利
关键词:冷轧热镀锌双相钢CCT曲线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中间包底吹氩水模型试验及冶金效果被引量:5
2010年
通过水模型试验和工业试验,研究了中间包底吹氩参数对中间包流场的影响。水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中间包底吹气可以改善中间包流场,较佳的吹气参数是透气砖距离冲击区765mm,吹气量在0.06~0.10m^3/h。工业试验结果表明:中间包采用底吹氩后,T[O]降低了26.67%;大型夹杂物总含量由0.430mg/kg降至0.079mg/kg,降低了81.82%。
崔衡唐德池包燕平
关键词:中间包吹氩水模型气幕挡墙
超高强度冷轧双相钢组织与性能被引量:22
2010年
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冷轧超高强度双相钢的连续退火工艺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拉伸试验研究了连续退火过程中各个参数对1000MPa级冷轧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用钢在退火温度800℃下保温80s,可以得到抗拉强度为1030MPa、延伸率为14%超高强双相钢;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降低.当退火温度为830℃时,显微组织中粒状的非马氏体组织明显增多.过时效温度低于300℃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变化不大;当过时效温度超过300℃时,抗拉强度急剧下降,屈服强度先降低后升高,在过时效温度为360℃时开始出现屈服平台.
赵征志牛枫唐荻赵爱民金光灿
关键词:双相钢连续退火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异速异步轧制翼缘板钢晶粒的变化特征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异速异步轧制技术,对翼缘板钢分别进行累计九道次冷轧,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轧件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压下量下,随着异速比增大,晶粒长度和高度的比值也增大,用晶粒长高比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异步轧制对轧件所受附加剪切变形影响关系。对冷轧后的轧件进行了拉伸和退火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异速比增大,抗拉强度增加,晶粒平均直径变小,异步轧制与同步轧制相比应变储能更高,可以产生更多的位错和亚晶。
戴辉孙蓟泉唐荻
关键词:异步轧制晶粒细化退火
热连轧X100管线带钢应变时效行为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SEM、TEM、EBSD和多功能内耗仪研究了应变量和时效温度对热连轧X100管线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时效过程的内耗行为。结果表明:应变量小于2%时,仅有块状铁素体发生明显变形;当应变量大于3%时粒状贝氏体呈现出明显变形。随着应变量增加铁素体板条内部位错密度增加,并且形成许多亚结构,大角度晶界数量显著减小,韧性显著下降;随着时效温度升高,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都呈上升趋势,应变量对强度的影响大于时效温度的影响。内耗试验证实,X100管线钢时效强化主要归因于游离态的C原子对位错的钉扎作用。
齐亮汪志刚贺玲慧
关键词:管线钢时效内耗
RH上升管吹气孔堵塞对循环流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为研究210 t RH上升管吹气孔堵塞对循环流量的影响,进行了1:4水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顺次堵吹气孔3个以上时,循环流量明显降低;堵塞吹气孔数量相同时,对称堵吹气孔对循环流量的减少小于顺次堵吹气孔,堵吹气孔3个和3个以下时可以正常生产;降低吹气孔的位置可以显著提高循环流量。
艾新港包燕平岳峰崔衡吴华杰
关键词:RH精炼水模型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