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12dz1125100)

作品数:20 被引量:85H指数:7
相关作者:王振雷王昕李进龙梅华钱锋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化学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9篇裂解
  • 9篇裂解炉
  • 6篇乙烯
  • 5篇乙烯裂解
  • 5篇乙烯裂解炉
  • 4篇非线性
  • 2篇预测控制
  • 2篇自适
  • 2篇自适应
  • 2篇最小方差
  • 2篇局部切空间
  • 2篇局部切空间排...
  • 2篇控制器
  • 2篇广义预测控制
  • 2篇测控
  • 1篇动态优化
  • 1篇多变量
  • 1篇多模型自适应...
  • 1篇液化石油
  • 1篇液化石油气

机构

  • 18篇华东理工大学
  • 1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石化上海...
  • 1篇化工过程先进...

作者

  • 13篇王振雷
  • 12篇王昕
  • 3篇李进龙
  • 2篇钱锋
  • 2篇梅华
  • 2篇宋治强
  • 1篇胡贵华
  • 1篇黄淼
  • 1篇杜文莉
  • 1篇张巍
  • 1篇盛杰
  • 1篇刘春平
  • 1篇张利军
  • 1篇张亮
  • 1篇王哲
  • 1篇周书恒
  • 1篇周铁军
  • 1篇何燕锋

传媒

  • 4篇计算机与应用...
  • 2篇自动化学报
  • 2篇化工学报
  • 2篇化工进展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控制工程
  • 1篇石油化工自动...
  • 1篇控制与决策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年份

  • 5篇2015
  • 9篇2014
  • 5篇201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切换和混合策略的多模型自适应控制被引量:5
2014年
混合与切换是多模型控制器的两种主要设计方法,混合控制不能及时响应参数突变,切换控制的暂态响应不理想。因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模型自适应控制结构。首先利用各模型子集的中心点值代替未知参数值得到最小误差,并与当前参数估计值得到的误差进行比较,判断参数是否发生跳变。若参数没有发生跳变,采用混合控制;若参数发生跳变,则把参数估计值重构为子集的中心点值,控制器就切换到对应的子控制器,及时响应参数变化。最后的仿真结果表明,在参数发生跳变时,该方法的控制效果较混合控制有明显的改善。
曹叙风王昕王振雷
关键词:自适应混合控制切换控制
工业乙烯裂解炉裂解气在线取样器改进设计
本文提出一种乙烯裂解炉裂解气在线取样器改进设计方案。该方案的特点在于(1)设计了一种具有同心环形套管结构的气液分离与气相流量测量元件,其中内管用于收集冷凝液,而裂解气样品在外管内流动,从而实现了裂解气样气与冷凝液分离;(...
梅华于坤杰王振雷钱锋
关键词:乙烯裂解炉取样器
文献传递
乙烯裂解炉关键组分质量收率在线测量技术被引量:2
2015年
深入分析了裂解炉现有裂解气取样分析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裂解气关键组分质量收率的在线测量方法。该方法基于对裂解气组成、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分析,推导了裂解气中关键组分质量收率的表达式,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裂解气在线取样分析系统,并详细地给出了设计和实现方法。该系统可以在现有取样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增加1个取样孔和1股防焦蒸汽,解决裂解气关键组分质量收率无法直接在线获取的难题,对乙烯装置运行优化系统设计和效益评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梅华于坤杰王振雷
关键词:乙烯裂解炉关键组分
基于MMTMV方法的多变量时变扰动系统性能评估被引量:4
2015年
工业控制系统性能评估关系到工业生产安全与企业绩效.工业过程扰动频繁且存在时变特性,多变量时变扰动系统缺少统一有效的性能评估方法.本文提出了基于多模型混合时变最小方差(Multi-model mixing time-variant minimum variance,MMTMV)的多变量系统性能评估方法.首先,根据扰动作用起止时间设定混合权重,基于多模型混合的思想利用混合权重与每一时变扰动特性设计多变量MMTMV控制器.然后,利用多变量MMTMV控制器得出各被控变量输出方差,将多变量MMTMV控制器下被控变量的平均方差作为性能评估的基准.最后,本文通过在裂解过程和精馏过程中的控制性能评估应用,验证了多变量MMTMV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刘春平王昕王振雷
关键词:多变量最小方差
基于多模型广义预测控制器的DRTO双层结构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动态实时优化(DRTO)与模型预测控制器(MPC)结合的双层结构中由于DRTO与MPC的模型不一致影响优化效果的问题,本文将多模型广义预测控制器(GPC)引入到DRTO双层结构中,设计了基于DRTO双层结构的多模型GPC控制器。上层结构为DRTO层主要解决经济目标函数的优化问题,采用动态过程模型实时优化更新输出对象的最优设定值轨迹。下层结构采用多模型GPC控制器替代原先的单模型MPC控制器,主要是抑制过程中的快速干扰追踪DRTO层得到的最优设定值轨迹。多模型GPC控制器采用多个固定模型和自适应模型来并行辨识系统的动态特性,减小由于上下层模型不一致造成的误差的同时可以提高系统暂态性能和模型参数跳变时系统的调节能力,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宋治强王昕王振雷
关键词:GPC
基于LTSA-Greedy-SVDD的过程监控被引量:1
2014年
为解决实际工业过程中的非线性和非高斯问题,实现有效的过程监控,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切空间排列算法的过程监控方法。首先运用局部切空间排列算法对标准化后的正常样本数据提取出低维子流形以实现维数约减。之后利用Greedy方法提取特征样本以支持向量数据描述方法建立监控模型,最后采用相应统计量进行过程监控。以田纳西伊斯曼(TE)模型为仿真平台,仿真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杨正永王昕王振雷
关键词:非线性支持向量数据描述
基于甲烷收率在线测量技术的乙烯裂解炉闭环优化方法被引量:1
2015年
由于缺乏裂解产物收率绝对量信息,现有的乙烯裂解炉优化策略需要依靠裂解反应模型对裂解产物分布进行预测并依此进行开环优化计算,其优化结果完全依赖于裂解反应机理模型的精度。本文通过改进乙烯裂解炉裂解气取样系统实现了甲烷质量收率这一关键参数指标的在线测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种裂解炉闭环优化运行新方法。该方法针对乙烯和丙烯收率和(简称"双烯"收率)最大这一优化目标,根据甲烷收率和双烯/甲烷比(烯甲比)的在线测量数据迭代求解获得最优炉管出口温度(COT)。该方法采用闭环迭代寻优的方式,能够有效克服灵敏度函数的非线性以及在线分析仪表本身的测量误差,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另一方面,由于不需要借助任何裂解原料与裂解反应模型,从而大大减少了裂解炉优化系统实施的投资,因此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梅华王哲何燕锋王振雷
关键词:乙烯裂解炉气液两相流
一种非线性过程监控方法被引量:3
2013年
实际工业过程都具有非线性等特征。传统的监控方法有将降维后的非线性数据映射到高维线性空间再进行数据处理,实现过程的监控。本文是在一种否定选择算法的基础上,首先利用最大方差展开(MVU)方法对正常高维数据进行降维,再利用否定选择算法直接对降维后的多维非线性数据建立"超球体群"模型,实现对过程的监控,保证工业过程的平稳运行。仿真实验是基于TE模型进行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传统方法及其他改进方法具有更好的监控能力,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杨正永王昕王振雷
关键词:非线性否定选择算法
基于多模型混合最小方差控制的时变扰动控制系统性能评估被引量:10
2014年
在实际工业过程中,控制系统经常会受到时变扰动的影响,致使针对单一扰动模型设计的最小方差控制准则不再适用于评估时变扰动控制系统的性能.当多个扰动信号同时出现时,采用常规多模型切换方法会发生间歇切换进而产生较大的暂态误差,不能准确评估系统当前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型混合最小方差控制准则的性能评估方法.首先根据每个扰动模型分别制定最小方差控制器,组成多模型最小方差控制器,然后在每个时间点混合多模型最小方差控制器,并将在其作用下的输出方差作为最终的性能评估基准,该方法既充分考虑到每个扰动的特性,又避免了常规多模型切换方法因间歇切换而产生的暂态误差对评估结果准确性带来的影响,实现了准确、可靠地评估时变扰动控制系统的性能.通过仿真,验证了基于多模型混合最小方差控制准则的性能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张巍王昕王振雷
关键词:最小方差
相关积分优化方法及其在裂解炉优化中的研究
裂解炉是石油化工产业中重要设备,优化裂解炉运行状态对提升乙烯装置绩效至关重要。由于裂解反应机理复杂,裂解炉模型难以确定,并且扰动频繁,运用传统优化方法难以解决裂解炉运行优化问题。本文提出将相关积分优化方法应用于裂解炉运行...
刘春平王昕王振雷
关键词:裂解炉目标函数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