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94)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孙龙邢泉生纪志娴泮思林荣佑宝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大学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体细胞
  • 4篇前体
  • 4篇前体细胞
  • 4篇内皮
  • 4篇内皮前体细胞
  • 3篇心肌
  • 3篇心脏
  • 3篇心脏病
  • 3篇血管
  • 3篇血管新生
  • 3篇细胞移植
  • 2篇心肌血管
  • 2篇心肌血管新生
  • 2篇缺血
  • 2篇缺血心肌
  • 2篇缺血心肌血管...
  • 2篇缺血性心脏病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机构

  • 5篇青岛市市立医...
  • 2篇青岛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5篇孙龙
  • 3篇邢泉生
  • 2篇泮思林
  • 2篇纪志娴
  • 1篇武钦
  • 1篇曹倩
  • 1篇王沛涛
  • 1篇荣佑宝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自体内皮前体细胞移植促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实验(英文)被引量:1
2007年
背景:循环中内皮前体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向内皮细胞转化,而且可进一步形成血管。目的:探讨从外周血中获取的内皮前体细胞自体移植后促进心肌缺血区域血管新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细胞移植学方法。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单位:青岛儿童医院心脏中心。材料:选用雄性SD大鼠60只,清洁级,体质量(340±20)g,由青岛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两组又按内皮前体细胞注入后2,4,8周3个时间点进行观察,每个时间点10只。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方法:实验于2003-05/2004-09在青岛医药生物科技重点实验室完成。将实验组动物麻醉后,抽取动物的外周动脉血,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应用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特定培养基培养后,获得CD31、CD34、FIk-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的内皮前体细胞。结扎SD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然后将得到的自体细胞重新植入缺血心肌局部区域。对照组注入细胞培养液,其余步骤与实验组相同。分别于结扎后2,4,8周过量麻醉处死所有动物,制作心脏组织切片。主要观察指标:①进行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心肌基本结构变化情况。②组织切片经Ⅷ因子免疫组化染色后,应用德国ZEISS(蔡司) Axiotron图像分析仪分析视野内Ⅷ因子阳性内皮细胞数量和微血管密度。结果:纳入的60只SD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对照组心肌组织结构较为杂乱,心肌细胞多为被胶原组织和成纤维细胞所替代,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呈现不规则形状,部分细胞明显肥大。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组心肌胶原纤维融合较少,组织排列结构更为有序;移植区域微血管密度明显增高。②内皮前�
邢泉生泮思林孙龙
关键词:内皮前体细胞细胞移植血管新生缺血性心脏病
自体内皮前体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微血管新生及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来源的内皮前体细胞自体移植,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微血管新生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SD大鼠外周动脉血,应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应用含有VEGF和bFGF的特定培养基体外培养,得到内皮前体细胞;结扎SD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然后将得到的自体内皮前体细胞植入缺血心肌局部区域。对照组动物注入细胞培养液。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细胞移植组大鼠心功能明显改善,心肌收缩力显著优于对照组;梗死心肌微血管新生更为明显。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局部移植外周血来源的自体内皮前体细胞,能够促进血管新生;对局部梗死心肌组织结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可在不同时点不同程度恢复心肌收缩力,显著改善心功能。
泮思林邢泉生孙龙荣佑宝曹倩纪志娴武钦
关键词:内皮前体细胞细胞移植心肌收缩
大鼠外周血内皮前体细胞体外程序化培养的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从大鼠外周血中获取内皮前细胞的方法,为缺血性心脏病细胞移植治疗提供新的移植材料。方法首先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取大鼠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然后以IMEM、胎牛血清、马血清、VEGF、bFGF等混合而成的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最后将此方法收获的细胞经一系列免疫荧光染色,并检测其结合UEA-1、摄取acLDL的能力。结果细胞CD31、CD34、Flk-1和vWF免疫荧光染色阳性,并能结合UEA-1、摄取acLDL。同时结合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特点,证实得到的细胞为内皮前细胞。结论通过一定的体外分离、培养途径,可以从大鼠外周血获得较为纯化的内皮前细胞。
邢泉生泮思林孙龙
关键词:外周血单核细胞细胞培养
大月龄胎儿同种带瓣血管组织库的初步研究
2005年
目的探讨创建大月龄胎儿同种带瓣血管组织库的可行性。方法取脑死亡胎儿15例,胎龄28~40周,体重1500~2600g,热缺血时间<150分钟。其中带瓣主动脉15个,带瓣肺动脉8个。严格无菌操作,-196℃液氮长期保存,组织学观察冷冻前后血管大体形态、内皮细胞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冷冻前后血管瓣膜无细菌污染,动脉壁支架结构完整,血管瓣膜内皮细胞部分脱落。结论深低温冷冻保存的胎儿同种血管瓣膜结构完整,创立大月龄胎儿带瓣血管组织库切实可行。
荣佑宝邢泉生纪志娴王沛涛唐秀杰
关键词:同种带瓣血管胎儿组织库月龄先天性心脏病
自体内皮前体细胞移植促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从外周血中获取的内皮前体细胞自体移植后促进心肌缺血区域血管新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欲为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细胞移植学方法。方法抽取动物的外周动脉血,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应用加入VEGF和bFGF的特定培养基培养后,获得CD31、CD34、Flk-1和vWF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的内皮前体细胞;结扎SD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然后将得到的自体细胞重新植入缺血心肌局部区域。对照组注入细胞培养液。结果移植组与对照组比较,HE染色显示心肌胶原纤维融合较少,组织排列结构更为有序;移植区域微血管密度明显增高。结论通过一定的体外分离、定向分化、培养、扩增途径,可以从外周血获得较为纯化的内皮前体细胞;内皮前体细胞移植对局部梗死心肌组织结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可促进血管新生。
邢泉生泮思林孙龙
关键词:内皮前体细胞细胞移植血管新生缺血性心脏病
自外周血中获取内皮前细胞的方法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自大鼠外周血中获取内皮前细胞(EPC)的方法。方法SD大鼠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后抽取外周动脉血,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用完全培养液在体外培养后进行CD31、CD34、FLK-1和vW F免疫荧光染色,并检测其结合UEA-1、摄取acLDL的能力。结果将此方法收获的细胞进行CD 31、CD 34、FLK-1和vW F免疫荧光染色并检测其结合UEA-1、摄取ac-LDL的能力,证实为EPC。结论G-CSF刺激、密度梯度离心、完全培养液法可自大鼠外周血中获取较多EPC。
泮思林邢泉生孙龙
关键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培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