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无)

作品数:9 被引量:125H指数:8
相关作者:姜笑梅殷亚方卢孟柱李永田国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毛白杨
  • 3篇基因
  • 3篇分化
  • 3篇白杨
  • 2篇生物学
  • 2篇木质部
  • 2篇分子
  • 2篇分子生物
  • 2篇分子生物学
  • 1篇蛋白酶抑制
  • 1篇蛋白酶抑制剂
  • 1篇新疆杨
  • 1篇形成层
  • 1篇序列标签
  • 1篇抑制剂
  • 1篇幼龄材
  • 1篇枝条
  • 1篇制剂
  • 1篇杉木
  • 1篇生物合成

机构

  • 9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发...

作者

  • 3篇殷亚方
  • 3篇姜笑梅
  • 2篇卢孟柱
  • 2篇田国忠
  • 2篇李永
  • 1篇李虹
  • 1篇刘会香
  • 1篇李怀方
  • 1篇范在丰
  • 1篇秦特夫
  • 1篇魏令波
  • 1篇黄洛华
  • 1篇刘晓丽
  • 1篇宋丽敏
  • 1篇蒋湘宁
  • 1篇张星耀
  • 1篇汪来发
  • 1篇梁文星
  • 1篇瞿超
  • 1篇赵同海

传媒

  • 4篇林业科学
  • 2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中国森林病虫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人工林毛白杨次生木质部细胞分化过程中木质素沉积的动态变化被引量:8
2004年
本文以高锰酸钾(KMnO4)染色及醋酸双氧铀和柠檬酸铅双染色两种方法,利用透射电镜技术(TEM)研究人工林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Carr.)木质部细胞分化过程中木质素在细胞壁上的沉积方式,并讨论了细胞壁结构与木质素沉积之间的关系。观察结果表明,木质素最早出现在位于初生壁的细胞角隅处,以分散的条形颗粒状沉积。随着S1和S2层纤维素微纤丝(CMfs)的沉积,木质素开始沿初生壁角隅处,向胞间层其它区域和次生壁各层同时扩展,整个木质化过程并不是由胞间层依次向次生壁各层推进。S3层的CMfs沉积后,木质素在整个次生壁开始迅速沉积。次生壁上的木质素主要以不均匀团块状方式沉积,且各层交界处的木质素沉积较少。胞间层沉积的木质素多且较次生壁沉积的更为致密。木质素的沉积方式可能与细胞壁各层纤维素微纤丝骨架的不同结构密切相关。
殷亚方姜笑梅瞿超
关键词:毛白杨人工林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化
毛白杨枝条木质部细胞分化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形成层活动的相互关系被引量:9
2004年
应用定量解剖学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 ,得到了毛白杨枝条形成层细胞与其衍生木质部细胞解剖特征在形成层活动期内的变化情况 ,并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采用X射线微密度测定技术 ,了解了同一生长轮内木材密度沿径向方向上的变异 ,讨论了其与木质部细胞解剖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形成层纺锤形细胞的径向和弦向宽度在活动期不同阶段差异不显著 ,而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壁腔比、微纤丝角、导管分布频率和胞壁率差异极显著 ;导管组织比量差异显著 ;导管分子长度、纤维比量和射线比量差异不显著。同一生长轮内木材密度的径向变异与活动期不同阶段形成的木质部细胞数量及其解剖特征直接相关。形成层带细胞层数与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和壁腔比呈极显著负相关 ,与纤维宽度呈显著正相关 ;形成层纺锤形细胞的径向宽度与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和射线比量呈显著负相关 ;形成层纺锤形细胞的弦向宽度与纤维宽度呈显著正相关。总体看来 ,在整个形成层活动期 ,形成层纺锤形细胞与木纤维的解剖特征之间随时间变化的相关性较好 。
殷亚方姜笑梅刘晓丽
关键词:毛白杨木质部细胞分化枝条
新疆杨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被引量:7
2006年
杨树受损伤后能诱导一些基因的表达,其编码的蛋白质可能在杨树的防卫反应中起一定作用。用PCR方法从新疆杨叶片中克隆出一个损伤诱导型Kun itz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aTI1。序列分析表明:此基因不含内含子,其翻译起点上游具有‘TATA’和‘CCAAT’等转录控制元件,包含的阅读框架能编码一个长为213个氨基酸的多肽。此多肽与克隆自美洲山杨的PtTI2和PtTI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5%和80%,其N端存在一长度为27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将此基因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纯化后的融合蛋白对胰蛋白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每8.5μg融合蛋白可完全抑制1μg牛胰蛋白酶的活性。W estern b lot分析表明融合蛋白与PtTI2特异的抗体之间有明显的血清学反应。
梁文星范在丰李永宋丽敏李怀方田国忠
关键词:新疆杨
杉木幼龄材与成熟材木质素的化学官能团和化学键特征研究被引量:26
2004年
采用有机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子核磁共振波谱对从杉木幼龄材和成熟材中提取的磨木木质素的化学官能团和化学键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幼龄材和成熟材木质素的经验式分别为C9H8 73O2 57(OCH3) 0 84 和C9H9 0 1 O2 2 4 (OCH3) 0 90 ;杉木幼龄材木质素的芳香环结构主要由愈疮木基组成 ,而在成熟材中除愈疮木基外还有紫丁香基基团存在 ;杉木成熟材的木质素中具有较多的芳香族化合物 ;杉木木质素结构中的主要键型为 β -O - 4键、β- 5键、β- β键和 β- 1键 ,且成熟材木质素中各种键型的数量均高于幼龄材。
秦特夫黄洛华周勤
关键词:杉木幼龄材成熟材木质素生物合成
表达序列标签(EST)分析及其在林木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6
2004年
简要叙述了表达序列标签EST技术的原理和流程,综述了EST在研究林木木材形成和其它生物学过程时新基因的发现、基因表达分析和基因芯片方面的应用进展以及在开发林木单核苷酸多态性和简单序列重复等分子标记和构建遗传图谱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在林木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李虹卢孟柱蒋湘宁
关键词:表达序列标签EST基因表达基因芯片分子标记
毛白杨形成层的活动周期及其POD同工酶的变化被引量:13
2002年
北京地区生长的毛白杨 (PopulustomentosaCarr .)在春季芽膨大前 ,形成层带已经进入了恢复活动期。在芽展开后一周形成层进入活动期 ,细胞开始分裂 ,细胞层数也有所增加 ,同时分化出未成熟的韧皮部细胞。未成熟韧皮部细胞的数量在形成层活动初期快速增长 ,随后是一个持续而缓慢的连续过程。木质部的产生比韧皮部要晚 3周 ,未成熟的木质部细胞层数在开始变化不大 ,5月底~ 6月底 ,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初期 ,随后便急剧下降。成熟木质部细胞的出现比成熟的韧皮部细胞要晚约一个月。与其他研究结果不同 ,毛白杨在4月底到 6月底这段时间 ,形成层细胞层数迅速下降 ,未成熟韧皮部细胞也略有减少 ,而未成熟和成熟的木质部细胞则大量增加。木质部在 9月底停止分化 ,较韧皮部要晚约 2 0d。 9月底形成层进入休眠期后 ,形成层细胞层数基本保持不变 ,直到翌年春天恢复活动。毛白杨形成层区域的过氧化物酶 (POD)同工酶在形成层活动期其活性低、酶带少 ,而恢复活动期和休眠期其活性高且酶带多 ,组织化学反应还表明 ,不同时期POD在不同的细胞和组织中的活性不同。本文对POD同工酶在形成层活动周期中的变化与其组织分化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殷亚方姜笑梅魏令波
关键词:毛白杨形成层POD同工酶组织分化
植物蛋白酶抑制剂及其在林木抗虫基因工程中的应用被引量:22
2005年
植物蛋白酶抑制剂是除Bt之外又一个愈来愈研究较多的抗虫基因资源,其分布广泛,在豆科、茄科、禾本科、葫芦科及十字花科等植物中存在较多。植物蛋白酶抑制剂抗虫基因主要通过2种途径获得并在多种植物中进行转化,获得抗虫转基因植株。植物蛋白酶抑制剂在林木抗虫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刚刚起步。本文在总结我国林木病虫害防治现状的基础上,阐述植物蛋白酶抑制剂在林木抗虫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同时也探讨植物蛋白酶抑制剂在林木害虫防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刘会香张星耀
关键词:蛋白酶抑制剂抗虫基因工程林木病虫害基因资源十字花科葫芦科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2年
介绍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研究上的应用 ,涉及蛋白质技术、核酸技术。
田国忠汪来发赵同海李永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技术生物芯片技术
次生维管系统发育的分子基础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树木生物学特性给树木的遗传学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 ,导致树木性状缺乏精细的遗传分析。后者成为林木常规育种的瓶颈。采用林木基因工程育种无疑更有目的性 ,并能显著缩短育种周期。为了实现树木的重要产品 -木材材性改良 ,木材形成即次生维管系统的发育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至关重要。只有在分析出木材形成过程的关键控制基因基础上 ,才能有目的地改变这些基因的表达 ,实现材性的改良。利用不同的研究系统 ,从基因组整体出发 ,采用基因芯片和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主要途径。我国现已开展了这一方面的研究。
卢孟柱
关键词:基因分子生物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