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10092120055)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晓英朱柯蕙余晨曦高苏蒙杨玉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纳米
  • 2篇纳米纤维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电纺
  • 1篇电纺丝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发光
  • 1篇电极
  • 1篇修饰
  • 1篇修饰电极
  • 1篇突变
  • 1篇肿瘤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细胞
  • 1篇静电纺
  • 1篇静电纺丝
  • 1篇化学发光
  • 1篇基因
  • 1篇基因突变

机构

  • 5篇东南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作者

  • 5篇王晓英
  • 2篇朱柯蕙
  • 1篇张相依
  • 1篇陈奋天
  • 1篇杨立刚
  • 1篇唐萌
  • 1篇王晓宁
  • 1篇高苏蒙
  • 1篇余晨曦
  • 1篇杨玉

传媒

  • 2篇合成纤维工业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p53基因突变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p53基因是迄今发现与人类恶性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也是肿瘤细胞中基因变异频率最高的靶基因,50%的肿瘤患者中均发现p53基因有缺失或突变。目前,检测p53基因点突变的方法较多,大概分为3种类型,即直接法、间接法和生物传感技术。本文对上述3种突变检测技术的原理、方法及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王晓英朱柯蕙高苏蒙
关键词:P53基因基因突变肿瘤
光学复合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
2014年
由于单一纳米纤维材料逐渐呈现出性能缺陷,复合纳米纤维材料受到人们的关注。光学复合纳米纤维因其独特的光学特性被广泛深入地研究。光学复合纳米纤维包括电化学发光复合纳米纤维和光致发光复合纳米纤维。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光学复合纳米纤维光学特性的相关研究,介绍了应用广泛的联吡啶钌(Ru(bpy)2+3)、稀土元素、量子点及晶格或发光中心吸收发光的光学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材料特点及应用。指出光学复合纳米纤维材料面临的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纳米纤维的光电特性的进一步提高,光学复合纳米纤维的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扩大等;光学复合纳米纤维在生物传感、芯片实验室、纳米器件及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王晓英许思易
关键词:纳米纤维复合纳米纤维电化学发光光致发光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NA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4年
DNA的提取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技术,提取的DNA的纯度及结构完整性是进行基因工程各项研究所必需的条件。外周血作为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测材料,如何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快速、高效的分离提取基因组DNA,对于临床血液检验与分析非常重要。目前,DNA的抽提方法有很多,如酚-氯仿法、盐析法、离心吸附柱法等人工方法,以及磁珠法等半自动方法及试剂盒法。本文就从外周血血液中提取DNA方法的原理、具体操作步骤及方法评估等给予简要的综述。
王晓英余晨曦
关键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NA提取
静电纺纳米纤维修饰电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较传统纳米材料有许多独特的性能,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修饰电极的研究是其新热点;按修饰方法的不同,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修饰电极分为直接修饰和非直接修饰电极两大类。综合近年来国内外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修饰电极相关研究,阐述了静电纺丝技术直接修饰电极、静电纺丝技术非直接修饰电极的相关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特性及应用;指出由于静电纺丝纳米材料的多样化与优异性,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修饰电极具有灵活性与灵敏性,其在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染料电池等方面的应用极具开发潜力,在未来多个领域和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王晓英邵一珺杨玉潘诚至
关键词: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修饰电极
Alcohol dehydrogenase coexisted solid-state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biosensor for detection of p53 gene被引量:1
2013年
An alcohol dehydrogenase (ADH)-coexisted solidstate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CL) biosensor for sensitive detection of the p53 gene was developed. The electrode modified by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Ru(bpy)]2+3 and polypyrrole ( MWNTs-Ru (bpy) ]2+3 -PPy ) was prepared to adsorb the ssDNA by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s. Then, the ssDNA recognized the gold nanoparticles (AuNPs)-labeled p53 gene and produced the AuNPs-dsDNA electrode with the AuNPs layer. The AuNPs layer adsorbed the ADH molecules for producing the ECL signal. Thus, the biosensor was based on coupling enzyme substrate reaction with solid-state ECL detection, and it displayed good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The detection limit of the wild type p53 sequence (wtp53) is as low as 0. 1 pmol/L and the discrimination is up to 57. 1% between the wtp53 and the muted type p53 sequence (mtp53). The amenability of this method to the analyses of p53 from normal and cancer cell lysates is demonstrated. The signal of wtp53 in the MGC-803 gastric cancer cell lysates turns out to be about 61.8% that of the wtp53 in the GES-1 normal gastric mucosal cell lysates,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wtp53 is found to decrease about 59 times. The method is highly complementary to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nd it holds promis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ancer.
王晓英王晓宁张相依陈奋天朱柯蕙杨立刚唐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