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516A04)

作品数:11 被引量:244H指数:10
相关作者:张兴马志卿冯俊涛周琳李琰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雷公藤
  • 5篇粘虫
  • 4篇杀虫
  • 4篇生物碱
  • 4篇总生物碱
  • 3篇杀虫活性
  • 3篇农药
  • 3篇活性
  • 2篇代谢
  • 2篇代谢酶
  • 2篇愈伤
  • 2篇愈伤组织
  • 2篇植物源
  • 2篇植物源农药
  • 2篇生物活性
  • 2篇物源农药
  • 2篇酶系
  • 1篇代谢产物
  • 1篇递质
  • 1篇液相

机构

  • 1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11篇张兴
  • 8篇马志卿
  • 8篇冯俊涛
  • 4篇周琳
  • 3篇李琰
  • 2篇何军
  • 2篇王永宏
  • 2篇李广泽
  • 1篇史晓燕
  • 1篇吴勇延
  • 1篇张锦恬
  • 1篇刘向阳
  • 1篇李修伟
  • 1篇崔欢
  • 1篇李俊领
  • 1篇祁新帅
  • 1篇郭小虎
  • 1篇韩秀玲

传媒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昆虫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农药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松油烯-4-醇对粘虫几种代谢酶及酚氧化酶的影响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探讨杀虫植物砂地柏Sabina vulgaris精油中主要杀虫成分松油烯-4-醇的作用机理。【方法】以点滴法处理粘虫5龄幼虫后,测定兴奋期、痉挛期、麻痹期及复苏期等4个中毒阶段试虫体内4种代谢酶及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结果】松油烯-4-醇仅在麻痹期对酸性磷酸酯酶(ACP)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在其它时期均可明显激活ACP及碱性磷酸酯酶(AKP);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则表现出先抑制后恢复的趋势;可显著抑制细胞色素P450O-脱甲基活性,各中毒阶段酶抑制率分别为26.27%、46.03%、80.24%和90.22%;离体和活体条件下,均可显著抑制PPO活性。【结论】松油烯-4-醇对粘虫代谢酶系细胞色素P450、GSTs及PPO的抑制与其毒杀活性有关,而中毒试虫的复苏可能与GSTs活性的恢复有关。该化合物可开发为新型农药或增效剂,在害虫抗性治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马志卿韩秀玲冯俊涛李广泽张兴
关键词:松油烯-4-醇粘虫酚氧化酶代谢酶
植物源农药概述被引量:98
2006年
从植物源农药的特点、研究现状、开发利用途径、产业化现状等方面对植物源农药进行了简要论述,提出了植物源农药研究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植物源农药的发展前景。
何军马志卿张兴
关键词:植物源农药
雷公藤总生物碱对几种昆虫的生物活性被引量:20
2007年
为进一步确定雷公藤总生物碱的杀虫作用谱和作用方式,评价其应用前景,采用室内生测法研究了对小菜蛾、菜青虫、棉铃虫、黏虫、玉米象、桃蚜、山楂叶螨、家蝇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雷公藤总生物碱对小菜蛾3龄幼虫、黏虫3龄幼虫、菜青虫5龄幼虫、桃蚜无翅成蚜、山楂叶螨雌成螨和棉铃虫3龄幼虫48 h的毒杀活性LC50分别为228.28、306.39、307.61、0、435.90、622.17、653.00 mg/L,72 h后LC50分别为136.67、216.12、238.18、309.67、485.36、463.00 mg/L;对家蝇成虫也有较好的毒杀作用;对棉铃虫幼虫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玉米象有较强的种群抑制作用。
周琳冯俊涛张锦恬马志卿张兴
关键词:雷公藤总生物碱杀虫活性
抗褐变剂对雷公藤愈伤组织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以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根愈伤组织为材料,以NT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硫代硫酸钠、抗坏血酸、柠檬酸、硝酸银、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活性炭,探讨抗褐变剂对雷公藤愈伤组织生长、抗褐化和雷公藤内酯醇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较低浓度柠檬酸以外,其他抗褐变剂均不同程度抑制雷公藤愈伤组织的生长。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硫代硫酸钠、抗坏血酸、柠檬酸、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活性炭,雷公藤愈伤组织褐化程度不但没有得到控制,反而使褐化加重。但所有处理中,愈伤组织中内酯醇含量明显升高,其中加入50mg/L柠檬酸处理的内酯醇含量为对照的2.4倍。培养基中加入10~50mg/L硝酸银不仅能抑制雷公藤愈伤组织褐变,内酯醇的含量也随着硝酸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供试抗褐变剂中除较低浓度硫代硫酸钠以外,其他处理对雷公藤总生物碱的合成起抑制作用。
李琰冯俊涛王永宏崔欢张兴
关键词:雷公藤愈伤组织抗褐变剂次生代谢产物
雷公藤生物碱制品对小菜蛾和菜青虫的控制效果被引量:37
2006年
测定了雷公藤总生物碱对小菜蛾和菜青虫的室内毒力,以及0.1%雷公藤生物碱乳油对两种害虫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雷公藤总生物碱对小菜蛾3龄幼虫48和72 h的LC50值分别为228.28和136.67 m g/L,对菜青虫5龄幼虫48和72 h的LC50值分别为307.61和238.18 m g/L;1.0%雷公藤生物碱乳油对小菜蛾的毒杀作用较强,其48和72 h的LC50值分别为69.62和20.35 m g/L,对菜青虫48和72 h的LC50值分别为93.18和44.62 m g/L。250倍稀释的雷公藤生物碱乳油(有效含量为40 m g/L)田间喷雾处理对小菜蛾和菜青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7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2.93%和82.71%,在本试验剂量范围内对作物安全。可见,雷公藤生物碱制品对两种蔬菜害虫控制效果显著。
周琳马志卿冯俊涛李修伟张兴
关键词:雷公藤小菜蛾菜青虫杀虫活性田间防效
雷公藤组培产物中雷公藤甲素和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被引量:26
2009年
建立了同一提取物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雷公藤甲素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雷公藤总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超声提取、过中性氧化铝柱,净化后用45%甲醇溶解,测定雷公藤的根皮、叶、雷公藤组培产物及培养液中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素的检测范围为1~100μg/mL(R2=0.9999);雷公藤总生物碱在5~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8);在同一提取液中,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总生物碱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100.5%(RSD=0.63%)和99.8%(RSD=1.22%)。研究结果表明,根愈伤组织中雷公藤甲素含量为根皮粉中的1.25倍,培养液中雷公藤甲素产量占56%,总生物碱产量占65%。每生产1g不定根培养物,雷公藤甲素产量为根皮粉中的10倍,雷公藤总生物碱产量为根皮粉中的2倍。
李琰冯俊涛史晓燕吴勇延张兴
关键词:雷公藤雷公藤甲素高效液相色谱
雷公藤总生物碱对粘虫的生物活性被引量:34
2006年
为进一步评价雷公藤中主要杀虫活性成分生物碱的杀虫活性及其应用前景,采用室内生测法研究了雷公藤总生物碱对粘虫Mythimnaseparate(Walker)取食、存活及生长发育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雷公藤总生物碱对粘虫幼虫具较强的拒食活性,3、4、5龄幼虫24、48h的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37.92、50.23、119.53mg·L-1和42.39、60.47、122.91mg·L-1;具有一定的胃毒活性,对粘虫3龄幼虫4、5天的LC50值分别为157.18mg·L-1和129.92mg·L-1;对粘虫幼虫的生长发育有明显抑制作用,表现在体重、体重增加量和相对生长率均显著降低,60mg·L-1处理组幼虫第2天体重、体重增加量、相对生长率比对照分别下降26.13%、42.74%和22.26%,幼虫龄期延长,存活率、化蛹率和成虫羽化率均明显下降,成虫产卵量减少;此外,还具有一定的杀卵作用,卵孵化率和初孵幼虫存活率明显降低。
周琳冯俊涛马志卿张兴
关键词:雷公藤总生物碱杀虫活性粘虫植物源农药
农药残留对农业的影响及对策被引量:13
2006年
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使得农药残留对我国农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到人民生活质量;限制了我国农副产品的对外贸易;阻碍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针对这种现状,为逐步解决农药残留危害问题,本文初步提出了解决对策:坚持“高效、安全、经济、便利”的农药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新型无公害农药;加强农药市场管理;成立集团公司,统筹安排农药生产、经营和销售。
何军马志卿张兴
关键词:农药残留农药行业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脱氧鬼臼毒素对粘虫几种代谢酶系的影响被引量:18
2007年
脱氧鬼臼毒素是砂地柏Sabina vulgarisAnt.中的主要杀虫活性成分之一。为探讨其作用机理,以叶碟饲喂法处理粘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4龄幼虫,测定了饲喂处理12h、24h、36h、48h和72h后试虫的羧酸酯酶(CarE)、酸性磷酸酯酶(ACP)、碱性磷酸酯酶(AK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活性。结果表明:脱氧鬼臼毒素对粘虫羧酸酯酶的活性无明显影响;对酸性磷酸酯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增强;对碱性磷酸酯酶的影响较为复杂,表现为先抑制,后有所恢复,再被抑制的变化过程;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处理12h后活性变化不明显,24h后被抑制,36h后逐渐激活,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对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O-脱甲基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马志卿李广泽冯俊涛张兴
关键词:粘虫砂地柏代谢酶
雷公藤总生物碱对粘虫幼虫神经系统酶活性及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明确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生物碱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神经系统的影响,为阐明其杀虫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载毒叶片法测定粘虫5龄幼虫经雷公藤总生物碱处理后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 E)、Na+,K+-ATPase、Ca2+,Mg2+-ATPase、谷丙转氨酶(GPT)和谷氨酸脱羧酶(GAD)等重要神经系统酶活性及乙酰胆碱(ACh)、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等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雷公藤总生物碱处理对粘虫5龄幼虫ACh E无明显影响,麻醉期处理粘虫幼虫体内ACh相对含量与同期对照无显著差异。处理粘虫幼虫在轻度麻醉期、深度麻醉期和复苏期体内GABA和Glu含量显著升高,GABA含量分别升高了89.86%,49.28%和20.29%,Glu含量分别升高了24.55%,23.33%和8.13%。处理粘虫幼虫GPT活性明显受到抑制,而GAD活性无明显变化。处理明显抑制粘虫幼虫头部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但对中肠两种ATPase活性影响不大。【结论】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雷公藤生物碱对昆虫神经系统的影响,也为进一步阐明其作用靶标奠定了基础。
周琳李俊领刘向阳马志卿冯俊涛张兴
关键词:粘虫总生物碱神经递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