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10110602231003)

作品数:7 被引量:381H指数:6
相关作者:钱稼茹彭媛媛张微敬于检生韩文龙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术开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抗震
  • 8篇抗震性
  • 8篇抗震性能
  • 7篇拟静力
  • 7篇拟静力试验
  • 7篇静力
  • 7篇静力试验
  • 6篇性能试验
  • 6篇抗震性能试验
  • 6篇剪力
  • 6篇剪力墙
  • 5篇预制
  • 5篇预制剪力墙
  • 5篇钢筋
  • 3篇竖向
  • 3篇竖向钢筋
  • 2篇直螺纹
  • 2篇套筒
  • 1篇动力试验
  • 1篇直螺纹套筒

机构

  • 7篇清华大学
  • 4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术开发中心
  • 1篇北京市建筑设...

作者

  • 6篇钱稼茹
  • 4篇张微敬
  • 3篇彭媛媛
  • 2篇陈康
  • 1篇于检生
  • 1篇蒋孝鹏
  • 1篇马涛
  • 1篇赵作周
  • 1篇张兵
  • 1篇田东
  • 1篇韩文龙

传媒

  • 3篇建筑结构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竖向钢筋采用不同连接方法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被引量:183
2011年
介绍了5个剪跨比为2.25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试件的拟静力试验,其中1个为现浇墙,4个为竖向钢筋采用不同连接方法的预制墙。试验结果表明:预制墙试件与现浇墙试件的破坏形态基本相同,为边缘构件竖向钢筋受拉屈服、墙底混凝土受压破坏;套筒浆锚连接能有效传递钢筋应力;套箍连接试件的预制墙与底部现浇部分发生面内错动,其极限位移角和耗能能力最小;预制墙试件的极限位移角大于1/100;轴压力作用下的正截面承载力试验值大于现行规范公式计算值。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预制剪力墙需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钱稼茹杨新科秦珩彭媛媛张景明李建树
关键词:拟静力试验抗震性能
钢筋直螺纹套筒浆锚连接的预制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
为研究竖向钢筋采用直螺纹套筒浆锚连接的预制剪力墙抗震性能,完成了3个试件的拟静力试验。结果显示:预制墙以水平裂缝及水平缝延伸的斜裂缝为主,墙底与地梁之间的水平裂缝较宽,破坏形态为压弯破坏;试件的极限位移角达到1/60;预...
陈康张微敬钱稼茹刘景园
关键词:预制剪力墙拟静力试验抗震性能
文献传递
竖向分布钢筋单排间接搭接的带现浇暗柱预制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被引量:57
2012年
为进一步研究竖向分布钢筋与单排布置的连接钢筋间接搭接、连接钢筋采用直螺纹套筒灌浆连接的带现浇暗柱预制剪力墙抗震性能,完成了5个试件的拟静力试验,其中3个试件一端带暗柱,2个试件两端带暗柱。试验结果表明,现浇暗柱与预制剪力墙作为整体共同工作,试件以水平裂缝及其延伸的斜裂缝为主,墙底与地梁之间产生水平通缝,达到承载力前竖向钢筋受拉屈服,墙底混凝土压碎,破坏形态为压弯破坏;可采用现行规范公式计算预制剪力墙的压弯承载力,且考虑竖向分布钢筋的作用;试件的极限位移角达1/99~1/62。
张微敬钱稼茹于检生秦珩刘国权
关键词:预制剪力墙拟静力试验
装配整体式双肢剪力墙连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为研究装配整体式连梁的抗震性能,完成了2个两层装配整体式双肢剪力墙试件的拟静力试验。2个试件的几何尺寸相同,配筋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组成连梁的一层预制窗上墙、后浇带与二层预制窗下墙之间,试件A采用单排钢筋套筒浆锚连接,试件B无此连接。试验结果表明:2个试件的破坏形态相同,为连梁端部形成塑性铰,以整体弯曲破坏为主,连梁后浇带与二层预制窗下墙相对错动,连梁整体有剪切斜裂缝;2个试件的承载能力、刚度基本相同,极限位移角都大于1/90。装配整体式连梁是否采用钢筋套筒浆锚连接,其抗震性能均满足要求。
张微敬蒋孝鹏张兵秦珩张芸
关键词:双肢剪力墙后浇带拟静力试验抗震性能
竖向钢筋套筒浆锚连接的预制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被引量:197
2011年
为研究竖向钢筋套筒浆锚连接的预制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完成了5个剪跨比为2.25的剪力墙试件的拟静力试验,其中一个为现浇墙试件,两个为全预制墙试件,两个为采用竖向现浇带连接的预制墙试件,预制墙的竖向钢筋与地梁预留的竖向钢筋采用套筒浆锚直接连接。试验结果表明:套筒浆锚连接能够有效传递竖向钢筋的应力;预制墙试件的破坏形态与现浇墙试件的破坏形态相同,为钢筋受拉屈服、混凝土受压破坏;预制墙试件的刚度和耗能能力与现浇墙试件相当,极限位移角达1/59~1/48;预制墙的受压承载力可采用现行规范计算;竖向现浇带能将预制墙连接成整体,预制墙侧面采用粗糙面的连接性能优于键槽的连接性能。
钱稼茹彭媛媛张景明秦珩李建树刘国权赵丰东李禄荣
关键词:预制剪力墙键槽粗糙面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
竖向钢筋留洞浆锚间接搭接的预制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被引量:87
2011年
介绍了4个剪跨比为2.25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试件的拟静力试验,试件的竖向钢筋采用留洞浆锚、间接搭接的方式连接。试验结果表明:间接搭接能传递钢筋应力;预制墙试件的钢筋受拉屈服、混凝土受压破坏,但其破坏形态与现浇墙试件有区别;试件的水平力-位移滞回曲线饱满,极限位移角为1/42~1/36;可采用规范公式计算预制墙的受压承载力;竖向现浇带能将预制墙连接成为整体,预制墙侧面采用粗糙面的连接性能优于键槽的连接性能。
钱稼茹彭媛媛秦珩张景明李建树刘国权赵丰东李禄荣
关键词:预制剪力墙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
竖向分布钢筋单排连接的预制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被引量:49
2011年
通过3个试件的拟静力试验,研究竖向分布钢筋与连接钢筋间接搭接、连接钢筋单排布置且数量少于竖向分布钢筋的预制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预制墙以水平裂缝及水平缝延伸的斜裂缝为主,墙底与地梁之间产生了较宽的水平通缝,破坏形态为压弯破坏;可采用规范公式计算预制剪力墙的受压承载力;试件的极限位移角达到1/60。竖向钢筋与连接钢筋间接搭接是可行的,能有效传递钢筋应力。
张微敬钱稼茹陈康秦珩刘国权李建树
关键词:预制剪力墙拟静力试验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三层足尺模型子结构拟动力试验被引量:56
2017年
为研究钢筋套筒灌浆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完成了1个3层足尺模型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的子结构拟动力试验,观察其破坏现象,研究其滞回特性、变形能力、刚度退化和钢筋屈服次序等。结果表明:试验模型的破坏集中在地震作用方向的连梁和窗下墙,连梁以弯曲破坏为主,窗下墙为剪切破坏,首层墙肢出现轻微的弯曲破坏;试验过程中,连梁纵筋、墙肢竖向钢筋及连梁箍筋依次受拉屈服,试验模型实现了"强墙肢弱连梁"及连梁"强剪弱弯"的设计目标;8度多遇、设防和罕遇地震以及9度罕遇地震作用下,试验模型的抗侧刚度分别降低约5%、20%、60%和80%,对应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分别为1/3 341、1/899、1/268和1/111,以层间位移角为参数,结构的破坏程度分别为完好、轻微损坏、中等破坏和倒塌;"预制底板出筋"和"预制底板不出筋"的双向叠合楼板均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平面内刚度,均可起到水平刚性隔板作用;墙体一字形截面竖向后浇段采用由2根U形钢筋组成的封闭箍代替普通箍筋具有可行性;预制夹心保温外墙的内、外叶墙之间连接可靠,外叶墙不参与结构受力,结构设计时可不考虑外叶墙的作用。
钱稼茹韩文龙赵作周秦珩张芸于劲马涛田东
关键词:子结构拟动力试验抗震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