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KJ051303)

作品数:13 被引量:78H指数:7
相关作者:杨季冬刘绍璞邓世星周尚张书然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长江师范学院涪陵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理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共振瑞利散射
  • 4篇光谱
  • 3篇异构体
  • 3篇荧光
  • 3篇荧光法
  • 3篇相互作用
  • 2篇蛋白
  • 2篇荧光猝灭
  • 2篇散射法
  • 2篇散射光
  • 2篇散射光谱
  • 2篇牛血清白蛋白
  • 2篇猝灭
  • 2篇氯化
  • 2篇氯化铜
  • 2篇糊精
  • 2篇环糊精
  • 2篇共振瑞利散射...
  • 2篇共振瑞利散射...
  • 2篇光谱法

机构

  • 10篇西南大学
  • 7篇长江师范学院
  • 2篇涪陵师范学院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3篇杨季冬
  • 4篇刘绍璞
  • 3篇邓世星
  • 3篇周尚
  • 2篇张书然
  • 1篇石文兵
  • 1篇杨琼
  • 1篇曹团武
  • 1篇刘忠芳
  • 1篇赵小辉
  • 1篇孔玲
  • 1篇王祥洪
  • 1篇胡蓉

传媒

  • 3篇分析科学学报
  • 2篇化学学报
  • 2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分析化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化学通报
  • 1篇应用化学
  • 1篇环境卫生工程

年份

  • 1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红外光谱法定量分析水溶液中葡萄糖、麦芽糖和β-环糊精被引量:2
2008年
本文应用正交设计法配制了葡萄糖、麦芽糖和伊环糊精混合水溶液的29个样品(其中25个用作校正集样品,4个用作预测集样品),扫描此混合水溶液样品的近红外(NIR)光谱,并用Unscrambler定量分析软件将近红外光谱与对应的化学成分值相关联,在不同波长范围下建立了水溶液中葡萄糖、麦芽糖和p环糊精的近红外原始光谱、一阶导数光谱的偏最小二乘法(PLS)定量分析数学模型,根据模型评价参数选择了最佳模型,并且用这些模型对未知样品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对浓度范围分别在22.73-104.17mg·mL^-1、22.73-104.17mg·mL^-1和1.85-8.41mg·mL^-1的葡萄糖、麦芽糖和仔环糊精水溶液,其NIR数学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6、0.9976和0.9036,模型的预测相对偏差(RMSEP)分别为2.52mg·mL^-1、1.95mg·mL^-1和0.87mg·mL^-1,预测标准偏差(SEP)分另4为2.58mg·mL^-1、2.01mg·mL^-1和0.90mg·mL^-1。
杨琼胡蓉张书然杨季冬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法偏最小二乘法葡萄糖麦芽糖Β-环糊精
垃圾渗沥液中BOD和COD的测定方法探索
2009年
总结BOD5、CODCr测定方法的发展,简述测定BOD5/CODCr3种方法,即经典测定方法(国标法)、快速测定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实时测定方法(近红外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并比较3种测定方法的优化趋势。
杨季冬赵小辉
关键词: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
[MeCl4]-型配阴离子-亚甲蓝离子缔合物的溶剂萃取和荧光法测定痕量亚甲蓝被引量:7
2008年
研究了离子缔合物溶剂萃取的适宜条件、有机相中荧光和共振荧光光谱特征,讨论了离子缔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考察了有关的分析化学性质.建立了测定痕量亚甲蓝的高灵敏度的方法,其检出限分别为0.2和0.6ng/mL(荧光法)以及1.1和2.8ng/mL(共振荧光法),荧光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宜于痕量亚甲蓝的测定.将该方法用于人血清和尿样中痕量亚甲蓝的测定,结果较好.
杨季冬石文兵刘绍璞
关键词:亚甲蓝溶剂萃取离子缔合物共振荧光
荧光法研究牛血清白蛋白与中性红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2
2007年
用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与中性红的结合反应特征,用Stern-Volmer方程和Lineweaver-Burk双倒数函数方程等处理实验数据,得到了15℃时动态猝灭常数kq=5.434×1012L.mol-1.s-1;静态猝灭结合常数KLB=3.300×104L.mol-1,结合位点数n=1.18,根据F ster能量转移原理计算出中性红在牛血清白蛋白上的结合距离r=2.63 nm。
邓世星杨季冬
关键词:中性红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
碱性二苯基萘基甲烷染料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藻酸钠被引量:4
2008年
在BR缓冲溶液中,藻酸钠(SA)能与某些碱性二苯基萘基甲烷染料如维多利亚蓝4R(VB4-R)、维多利亚蓝B(VBB)和夜蓝(NB)结合,而使共振瑞利散射(RRS)急剧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藻酸钠质量浓度为0.085~4.0mg/L(维多利亚蓝4R体系)、0.075~3.0mg/L(维多利亚蓝B体系)、0.13~3.0mg/L(夜蓝体系)时与散射强度呈直线关系。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其检出限(3σ)分别为22.0×10^-9g/mL(VB4R—SA体系),25.6×10^-9g,/mL(VBB—SA体系)和37.5×10^-9g/mL(NB—SA体系)。其中以维多利亚蓝4R体系最为灵敏.并以其为例研究了共存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方法选择性好。用于面条和海带提取液中藻酸钠的测定.结果满意。
杨季冬王祥洪刘忠芳孔玲刘绍璞
关键词:共振瑞利散射
荧光法研究酚藏花红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1
2007年
用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与酚藏花红的结合反应特征。在不同的pH条件下,酚藏花红与蛋白质的反应导致了蛋白质荧光猝灭及酚藏花红的荧光增强,其荧光猝灭值与酚藏花红的浓度成正比,可用于酚藏花红的分析测定;而酚藏花红荧光增强值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又可用于蛋白质的分析测定。用Stern-Volmer方程和Lineweaver-Burk双倒数函数处理实验数据,得到10℃和20℃时动态猝灭常数和静态猝灭结合常数、反应的热力学参数和结合位点数。根据F彲ster能量转移原理计算出20℃时酚藏花红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距离为r=2.22 nm。
邓世星杨季冬
关键词:酚藏花红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
卤代荧光素与西布曲明相互作用的共振散射光谱特征及其分析应用被引量:5
2008年
利用共振瑞利散射法,研究了乙基曙红、赤鲜红和荧光桃红3种卤代荧光素与盐酸西布曲明的相互作用,发现这3种卤代荧光素与盐酸西布曲明形成了离子缔合物,产生强烈的共振瑞利散射信号,其最大散射峰分别位于316、573和370nm;考察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及共存物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盐酸西布曲明的浓度与共振瑞利散射强度成正比,其线性范围分别是0.1~4.2mg·L^-1(乙基曙红-盐酸西布曲明体系)、0.09-6.0mg·L^-1(赤鲜红-盐酸西布曲明体系)、0.06~3.0mg·L^-1(荧光桃红-盐酸西布曲明体系),其检出限分别为32、28和21μg·L^-1;在赤鲜红-盐酸西布曲明体系中,573nm处的共振散射光谱偏振度P为0.95,表明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主要由散射光构成。
周尚杨季冬
关键词:西布曲明共振瑞利散射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同时测定α-萘酚和β-萘酚异构体被引量:16
2008年
在硼砂-HCl(pH=8.2)的水溶液中,α-萘酚(α-N)和β-萘酚(β-N)分别与β-环糊精(β-CD)形成包合物,对共振瑞利散射光谱(RRS)有很强的增敏作用。实验发现,α-N和β-N两种包合物的RRS光谱在320nm处有等强度的等散射点,β-N的包合物在338nm处出现一个突出尖峰,经偏振实验证实是共振荧光峰,而两者在470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峰形和增强趋势一致,且具加和性。故可在470nm处测定萘酚的总量,再在338nm处以"同原射线计量法"测定β-N和α-N的含量。在470nm处测定萘酚总量实验的线性范围为5.0×10^-6 - 3.6×10^-4mol/L,最低检出限为2.0×10^-6mol/L,RSD为3.5%。在338nm处测定β-N和α-N含量的线性范围均为5.0×10^-6 - 3.1×10^-4mol/L,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6×10^-6mol/L和1.8×10^-6mol/L,RSD分别为3.7%和3.6%。测定的选择性较好,据此可对合成样品进行同时测定和对α-萘酚试剂的纯度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杨季冬
关键词:共振瑞利散射光谱Α-萘酚Β-萘酚Β-CD
赤鲜红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建立赤鲜红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方法:在弱酸性介质中,马来酸氯苯那敏(CPM)与赤鲜红(ET)或曙红 Y(EY)阴离子借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力而形成离子缔合复台物。结果:溶液的吸收光谱发生变化,赤鲜红体系发生明显的褪色作用,最大褪色波长位于525 nm,CPM 浓度在0 1~4.0 μg·mL^(-1)范围内遵从比尔定律,ε为3.5×10~4 L·mol^(-1)·cm^(-1)。结论:方法灵敏度较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快速,用于片剂及尿液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测定,结果满意。
周尚杨季冬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
血清白蛋白-氯化铜-壳聚糖体系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壳聚糖被引量:7
2007年
在pH 6.5的B-R缓冲溶液中,壳聚糖与血清白蛋白作用,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较弱;当加入Cu^2+后,使Cu^2+与血清蛋白的浓度比为10:1时,反应形成三元配合物。三元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RRS)光谱显著增强,并形成新的RRS光谱,其光谱增强程度与壳聚糖含量呈线性关系。实验考察了BSA和HSA分别与Cu(Ⅱ)和壳聚糖形成的三元体系,以及反应条件和机理,对于BSA体系,其最大RRS峰位于350nm和480nm两处,而HSA体系的最大RRS峰位于340nm处,两个体系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是0.01~4.0mg/L和3.7μg/L、0.01~6.0mg/L和11μg/L,其RSD均小于4.0%。显然,BSA体系有较高的灵敏度。据此可建立起RRS技术分析测定痕量壳聚糖的简便、快速和高灵敏度的新方法。同时,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表明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将此法用于测定保健胶囊和自制壳聚糖粗品中壳聚糖的测定,结果满意。
杨季冬邓世星周尚
关键词:壳聚糖共振瑞利散射人血清白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