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维普•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81121004)
作品数:
3
被引量:13
H指数:2
相关作者:
黄沙
付小兵
马奎
姚斌
谢江帆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细胞
2篇
间充质
2篇
间充质干细胞
2篇
干细胞
2篇
充质干细胞
1篇
愈合
1篇
烧伤
1篇
烧伤大鼠
1篇
肾脏
1篇
肾脏保护
1篇
肾脏保护作用
1篇
生物材料
1篇
生物活性因子
1篇
生物学
1篇
排斥
1篇
排斥反应
1篇
脐带
1篇
脐带间充质干...
1篇
器官
1篇
紫外
机构
2篇
中国人民解放...
1篇
北京军区总医...
1篇
南开大学
1篇
天津医科大学
1篇
解放军总医院...
1篇
南方医科大学...
1篇
军医进修学院
作者
3篇
付小兵
3篇
黄沙
2篇
马奎
2篇
谢江帆
2篇
姚斌
1篇
刘南波
1篇
孙同柱
1篇
鲁刚
1篇
杨思明
传媒
3篇
感染、炎症、...
年份
1篇
2016
1篇
2014
1篇
2012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3D生物打印技术打印组织和器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6年
3D打印技术由CharlesW.Hull在1986年第1次提出,称为“立体光固化技术”,即将紫外光照射后的薄层材料打印形成固体3D结构,这种方法后来用于将生物材料塑造成具有三维结构的树脂模型[1].3D生物打印作为一种组织工程技术,其发展需要3D打印技术、细胞生物学和材料学的发展推动.无溶剂系统的发现促使生物材料可以直接打印形成可用于移植的3D支架[2].目前,在临床医学应用中,3D生物打印已被用来制作导管和夹板[3].
姚斌
刘南波
黄沙
谢江帆
付小兵
关键词:
生物材料
器官
光固化技术
紫外光照射
细胞生物学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重度烧伤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移植对大鼠严重烧伤后肾脏损伤的影响,为干细胞应用于烧伤后的脏器保护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获取并分离培养孕大鼠UCMSCs并用流式细胞技术鉴定细胞表面抗原。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12)、生理盐水组(n=12)、乌司他丁组(n=12)和UCMSCs组(n=12)。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立即活杀取材;其余3组制备20%TBSAIII度烧伤模型(98℃,12s),于伤后48h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1ml/g(生理盐水组)、乌司他丁1.6×105U/kg(乌司他丁组)和UCMSCs106/k(uCMSCs组),于给药后7、14d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法观察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并进行血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的测定。结果:烧伤后7、14d的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干细胞移植后的大鼠烧伤后肾脏组织充血、肿胀等病理学改变较乌司他丁组及生理盐水组有所减轻,随时间延长减轻更加明显;免疫组化观察显示UCMSCs组伤后7d和14d肾组织中Bcl-2的表达较乌司他丁组和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多,表明肾组织抗凋亡能力增强。大鼠烧伤后BUN和Cr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乌司他丁治疗组除14dBUN较生理盐水组升高外,其余时间BUN和Cr均明显下降。UCMSCs组伤后7和14d两肾功能指标均明显下降,与生理盐水组和乌司他丁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显示干细胞治疗对肾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UC—MSCs移植可有效减轻重度烧伤后大鼠‘肾脏组织的损伤并改善肾脏功能。
鲁刚
马奎
黄沙
孙同柱
付小兵
关键词:
烧伤
肾脏
乌司他丁
BCL-2
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慢性创面治疗的作用途径及其相关机制
被引量:6
2014年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存在于大多数成体器官中的类成纤维细胞群,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向不同的谱系细胞分化。Falanga等[1]将 MSCs 与造血细胞共同培养,发现 MSCs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提示 MSCs 具有分泌生物活性因子并调节其他细胞功能的能力。MSCs 在进入创面或是其他损伤组织时会被激活,起到促进创伤愈合和改善局部缺血的作用。目前 MSCs 作用于创面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MSCs在调节免疫应答和免疫排斥反应方面的功能,以及在促进创面愈合和减少瘢痕形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均已得到证实。本文就MSCs治疗皮肤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常用方法及其在细胞及分子水平上可能涉及的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谢江帆
杨思明
尚涛
马奎
姚斌
黄沙
付小兵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排斥反应
细胞分化
创伤愈合
生物活性因子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