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9153)

作品数:37 被引量:318H指数:9
相关作者:李宁刘乃飞朱才辉李宁吕高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建筑科学
  • 14篇水利工程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隧洞
  • 5篇黄土
  • 4篇受力
  • 4篇隧道
  • 4篇隧道工
  • 4篇隧道工程
  • 4篇围岩
  • 4篇荷载
  • 4篇沉降
  • 4篇衬砌
  • 3篇压力隧洞
  • 3篇引水
  • 3篇应力
  • 3篇正演
  • 3篇支护
  • 3篇水电站
  • 3篇水工
  • 3篇FDTD
  • 3篇衬砌裂缝
  • 2篇地下洞室

机构

  • 37篇西安理工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5篇新疆水利水电...
  • 4篇空军工程大学
  • 3篇兰州交通大学
  • 2篇中水北方勘测...
  • 2篇甘肃省水利水...
  • 2篇中国电建集团...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西北勘测设计...
  • 1篇中国水电工程...
  • 1篇机械工业勘察...
  • 1篇维也纳农业大...
  • 1篇湖南省湘电锅...
  • 1篇中煤科工集团...

作者

  • 33篇李宁
  • 15篇刘乃飞
  • 7篇朱才辉
  • 7篇李宁
  • 5篇吕高
  • 5篇曲星
  • 5篇苏立海
  • 3篇刘波
  • 3篇余春海
  • 3篇张承客
  • 3篇何明明
  • 3篇陈蕴生
  • 3篇郭晓刚
  • 3篇李宁
  • 2篇冉建西
  • 2篇雷光宇
  • 2篇李宁
  • 2篇姜福基
  • 2篇何敏
  • 2篇姚显春

传媒

  • 7篇岩石力学与工...
  • 6篇西安理工大学...
  • 5篇地下空间与工...
  • 4篇岩土工程学报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水利水电技术
  • 2篇水利水运工程...
  • 1篇科技通报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岩土力学
  • 1篇水力发电学报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2篇2015
  • 8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吕梁机场黄土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时空规律分析被引量:65
2013年
以吕梁机场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监测结果为基础,对原地基及填筑体的工后沉降组分和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量化分析了填土高度、填土速率、地基综合压实度、时间等因素对高填方工后沉降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应变速率的工后沉降递推分析法。结果表明:减小填土速率、适当增大地基综合压实度和降低填土高度都是减小工后沉降的有效措施,采用递推分析法,更能够近似描述施工工艺对工后沉降的影响。
朱才辉李宁刘明振魏弋峰
关键词:机场沉降监测工后沉降
分级循环荷载下岩石动力学行为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利用WDT-1500多功能材料试验机,对砂岩、砾岩和砂砾岩进行了分级循环荷载试验,研究了岩石的动弹性模量对应力幅值和应力水平的响应特性,得到了动弹性模量和耗散能随应力幅值、应力水平及含水率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分级循环荷载下岩石的能量耗散越多,动弹性模量越小;应力水平越高,动弹性模量和耗散能越大;含水率和应力幅值越大,动弹性模量越小,耗散能越大。讨论了邓肯-张模型能够描述分级循环荷载作用下岩石的应力-应变关系,构建了动弹性模量随应力水平、应力幅值及含水率变化的演化模型,探讨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根据能量耗散的经验法则,建立了耗散能演化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描述分级循环荷载过程中能量耗散行为。
何明明李宁陈蕴生朱才辉
关键词:岩石力学动弹性模量能量耗散
汶川地震紫坪铺进水塔的动态响应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作为高耸塔式结构的进水塔在强地震作用下的抗震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采用时程分析法,辅以反应谱分析法,对地震荷载曲线的确定进行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分析了两种方法共三种地震荷载曲线,通过对比结果得出时程分析法所确定的地震荷载曲线的准确性。根据该曲线进行紫坪铺1#进水塔的5.12汶川地震稳定性时程分析。针对低周往返地震荷载作用下,塔体结构与塔背山体以及地基岩体间薄弱面在张开、闭合、滑移过程中的应力释放和应力调整规律,引入动态接触单元,采用弹性连接和动态接触两种方法研究高耸进水塔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确定塔体的整体抗震稳定性是可以保证的。采用动态接触研究进水塔-岩体联合动力相互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李宁李骞任堂雷光宇
关键词:塔式结构时程分析反应谱分析抗震稳定性
高耸进水塔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针对低周往返地震作用下的应力释放和应力调整规律,引入动态接触单元,采用El Centro地震动时程分析法,研究了接触非线性问题的高耸结构动态接触分析方法。对比分析弹性连接和动态接触方法的差异性,针对进水塔相互作用体系动力特性及响应影响规律进行讨论,将该模拟方法应用到5·12汶川地震作用下的紫坪铺1#泄洪塔工程。分析认为:考虑动态接触更符合地震作用下进水塔的实际受力情况;振动位移、速度、加速度更多地取决于地基特性,受上部结构刚度变化的影响不大;该塔体的整体稳定性可以保证,与震后复核结果相符。采用动态接触研究进水塔-岩体联合动力相互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李骞李宁任堂雷光宇
关键词:进水塔时程分析地震响应
高地下水软岩隧洞变形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基于新疆库尉地区某输水工程实测变形资料,对高地下水软岩隧洞的变形特性展开了深入研究。通过回归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数学手段得到了该类隧洞的变形稳定时间和变形稳定值,并且确定了二次衬砌的合理施工时间。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该工程区域的侧压力系数小于1.0,边墙收敛稳定时间较拱顶沉降大概晚1天。通过分析可知该类隧洞的变形过程随时间经历变形发展和变形稳定两个阶段。该研究成果对高地下水软岩隧洞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刘乃飞李宁冉建西郭大海冯强
关键词:软岩隧洞统计分析稳定值
富水土质隧洞危险洞段处理措施及变形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基于库尉输水隧洞的现场监测资料并结合其施工情况,分析了涌水洞段变形突增、掌子面塌方及地下水浸泡时相应洞段的加固措施和变形特征,提出对富水土质隧洞特别是渗水量较大的洞段应加强现场监控量测,对潜在或已存在的危险洞段及时妥善进行加固处理,并结合现场变形监测数据检验加固措施是否有效,保证隧洞围岩的稳定和施工安全。
陈永汀李宁曲星刘乃飞
围岩稳定性评判方法适用范围探讨被引量:8
2014年
基于修正芬纳公式建立了围岩稳定性评判新方法,该方法基于轴对称模型建立径向位移解析表达式。轴对称的基本假定就是圆形洞室,静水压力和均匀初始应力场,各向同性和均匀围岩条件。通过系统分析轴对称假定条件的偏差范围对围岩稳定性判断方法的适用范围进行研究。基于经典的遵循莫尔–库仑屈服准则理想线弹塑性围岩中的洞室开挖问题,分析了各项异性和非均匀性的初始应力场及城门洞型洞室对洞壁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围岩稳定性评判方法的合理使用范围、精度与轴对称围岩条件提出了量化评价范围。
李宁李宁张承客
关键词:地下洞室
城门洞形隧洞弹塑性参数反演方法探讨被引量:3
2015年
本着从实践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思想,课题组于2006年针对圆形隧洞提出了一套简单易行的弹塑性参数反演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复变理论将该法进一步推广至城门洞形隧洞,并对强度参数反演的合理性和唯一性进行了探讨。首先以城门洞形隧洞围岩变形的弹性解为基础,推证了拱顶竖向位移和侧壁中点位移之比与弹性模量无关这一结论,进而构建了城门洞形隧洞弹性参数反演理论。随后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指出以相同比例将拱顶和侧壁位移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对应作为评价反演结果的标准并不可取,进而根据隧洞开挖应力释放规律,对强度参数反演评价标准进行了改进,并从数学角度出发探讨了强度参数反演的唯一性。最后通过实际工程对城门洞形隧洞弹塑性参数反演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以期该研究成果能够使岩土工程反演方法更加适用于实际工程。
刘乃飞李宁郭晓刚王茜张承客
关键词:岩土力学
黄土机场近地表填土层含水率快速无损检测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黄土高填方机场施工期间容易形成填土缺陷等问题,导致机场运行期存在安全隐患。地质雷达无损检测的方法通过研究场地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等因素,对填土机场存在的不可见缺陷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本文利用电磁波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考虑到介电常数以及电导率影响下的典型缺陷进行数值模拟,同时通过二维数据的介电常数递推计算含水率,对可能存在的缺陷体进行及时监测,从而达到快速无损的检测目的。
苏立海李宁吕高秦佳佳
关键词:黄土含水率
公格尔水电站发电洞高温段关键施工技术被引量:6
2017年
布仑口-公格尔水电站地处昆仑山腹地,在强烈的构造运动作用下致使引水发电洞前段存在高地温现象,局部岩温达100℃,给工程施工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结合工程特点通过室内外试验等手段从施工降温、爆破安全和支护技术等三方面对高温隧洞关键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0.9℃)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通风为主并辅以低温冷水的综合降温技术",以极经济的代价解决了洞内高温问题;根据相关试验结果对作业面炮孔温度进行分区,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爆破技术;针对不同洞段情况提出了以喷砼替代二次衬砌、以预制混凝土替代模筑混凝土等支护技术。以上各项施工技术在本工程的成功实施,确保了该引水隧洞的顺利施工(于2012年5月5日贯通),并期望能为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余春海刘乃飞侯代平李宁
关键词:高地温引水发电隧洞爆破技术支护技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