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00251)

作品数:15 被引量:124H指数:8
相关作者:高峰周光宏蒋正宇周岩民王恬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肉仔鸡
  • 9篇仔鸡
  • 6篇日粮
  • 5篇淀粉
  • 5篇木聚糖
  • 5篇木聚糖酶
  • 5篇聚糖酶
  • 4篇淀粉多糖
  • 4篇消化率
  • 4篇酶制剂
  • 4篇非淀粉多糖
  • 4篇Α-淀粉酶
  • 3篇肉鸡
  • 3篇器官发育
  • 3篇消化器官
  • 3篇消化器官发育
  • 3篇小麦
  • 3篇肠道
  • 2篇营养
  • 2篇在家

机构

  • 17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作者

  • 10篇高峰
  • 7篇周岩民
  • 7篇蒋正宇
  • 6篇王恬
  • 6篇周光宏
  • 4篇高俊勤
  • 4篇徐骏
  • 4篇江芸
  • 3篇施传信
  • 2篇王永花
  • 2篇雷丽
  • 1篇丁立人
  • 1篇乔永
  • 1篇张卫辉
  • 1篇李如治
  • 1篇朱伟云
  • 1篇王玉玲
  • 1篇张耀
  • 1篇杨文平
  • 1篇姚建国

传媒

  • 4篇中国粮油学报
  • 3篇家畜生态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饲料研究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粮食与饲料工...
  • 1篇草业学报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木聚糖酶对肉仔鸡后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10
2008年
主要研究了小麦基础日粮添加木聚糖酶对肉仔鸡后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将120只7日龄肉仔鸡分成2组,日粮分别添加0,0.1%木聚糖酶,饲喂至21日龄,研究木聚糖酶对肉仔鸡后肠道菌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酶未使回肠和盲肠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数量发生显著变化。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木聚糖酶对肉仔鸡后肠细菌群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酶组回肠和盲肠的图谱比对照组条带相对较多,但差异不显著;组内个体间的图谱相似性比组间的相似性相对较大。木聚糖酶影响肉仔鸡后肠微生物数量和种群的作用效果不明显。
高俊勤江芸张耀高峰周光宏朱伟云
关键词:木聚糖酶肉仔鸡微生物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外源α-淀粉酶对肉仔鸡消化器官发育及小肠消化酶活性影响的后续效应被引量:5
2006年
选取1日龄AA肉鸡330羽,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2羽,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和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0U/kg(250mg/kg)、9,000U/kg(2250mg/kg)α-淀粉酶的试验组日粮至7日龄后,停止饲喂加酶日粮,改饲对照组(不添加酶)的日粮,饲喂3周,分别考察在停喂淀粉酶后的第3、7、14d肉鸡消化器官重量及小肠消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饲喂淀粉酶对7日龄肉鸡肝脏、胰腺、肌胃、腺胃相对重量和小肠相对长度均无明显影响,但小肠相对重增加了4.2%~47.6%,停饲淀粉酶后第3d(10日龄)和第7d(14日龄),各试验组肉鸡小肠相对重量仍分别高出5.4%~34.0%(P<0.05)和13.8%~20.4%,第14d(21日龄)有所恢复;7日龄肉鸡小肠内容物淀粉酶和总蛋白酶活性活性亦未受影响,但在停喂淀粉酶后7d(14日龄),试验组小肠内容物中的淀粉酶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提示外源淀粉酶对内源酶活性的影响有后续效应。
蒋正宇周岩民王恬
关键词:Α-淀粉酶消化器官淀粉酶
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在肉仔鸡胃肠道作用部位研究
用64羽7日龄肉仔鸡研究了在小麦基础日粮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对肉仔鸡消化功能的影响及其在胃肠道作用部位。试验分两组,即小麦基础日粮对照组、小麦基础日粮添加0.1%酶制剂试验组。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基础日粮添加酶制剂使21日...
高峰江芸周光宏韩正康
关键词: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小麦肉仔鸡
小麦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07年
试验通过在不同蛋白水平的小麦基础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研究木聚糖酶对肉仔鸡增质量、料重比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将6日龄雏鸡随机分成A、B和C3组,饲料蛋白水平依次降低,A组为对照组,B组和C组分别添加0.05%和0.08%木聚糖酶,饲喂至20日龄。结果表明,与A组相比,在6~14d,3组生长速度基本一致,B组增质量略高于A和C2组,B组料重比略低于A和C2组,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在6~20d,B组增质量显著高于C组,料重比B组略低于A和C2组,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同时,木聚糖酶在维持正常生长性能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徐骏袁华根高峰
关键词:肉仔鸡小麦蛋白水平木聚糖酶
五种单体酶配伍对肉仔鸡小麦日粮非淀粉多糖消化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利用体外模拟消化方法研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植酸酶和甘露聚糖酶5种单体酶制剂依次添加或5种单体酶制剂不同配伍比例添加对小麦基础日粮干物质和非淀粉多糖(NSP)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单体酶制剂对提高干物质和NSP消化率具有协同效应,其不同配伍比例与日粮干物质或NSP消化率之间均呈线性关系。各回归方程如下:干物质消化率:y1=-2.75 e-2+18.5 e2x1+46.5x2+11.5 e2x3+47.8 e2x4+2.7 e2x5(R2=0.687*);可溶性NSP(SNSP)消化率:y2=-3.18 e3+19.4 e2x1+4.4 e2x2+13.6 e2x3-2.96x4+6.92 e2x5(R2=0.788*);不溶性NSP(INSP)消化率:y3=2.5+7.18 e3x1+14.18 e2x2+11.18 e2x3+4.5 e2x4+58.2x5(R2=0.763*)。最佳组合为:木聚糖酶500 U.kg-1、β-葡聚糖酶95 U.kg-1、纤维素酶33 U.kg-1、植酸酶540 U.kg-1、甘露聚糖酶115 U.kg-1。
施传信江芸夏新成张卫辉高峰周光宏
关键词:酶制剂体外消化非淀粉多糖肉仔鸡
小麦基础日粮添加木聚糖酶对肉仔鸡消化道不同部位非淀粉多糖消化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通过在小麦基础日粮中添加国产酶(EⅠ)和进口酶(EⅡ)两种木聚糖酶制剂,研究了木聚糖酶对肉仔鸡各消化道食糜及粪中非淀粉多糖(NSP)消化率的影响。试验将7日龄肉仔鸡分成5组,分别为小麦对照组、小麦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2%EⅠ、0.05%EⅠ、0.02%EⅡ和0.05%EⅡ的4个加酶组,饲喂至21日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4个加酶组均极显著提高了可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在嗉囊、空肠和粪中的消化率(P<0.01),显著提高了SNSP在回肠的消化率(P<0.05),且有提高其在肌胃中消化率的趋势(P>0.05)。此外,加酶还极显著提高(P<0.01)了不溶性非淀粉多糖(INSP)在粪中的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了INSP在嗉囊和肌胃的消化率,EⅡ组回肠INSP消化率也显著高于(P<0.05)对照组。
雷丽高俊勤徐骏王永花施传信高峰
关键词:小麦木聚糖酶肉仔鸡
外源α-淀粉酶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07年
选用1日龄AA肉鸡440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2羽,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和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0U/kg、3,000U/kg、9,000U/kg微生物α-淀粉酶的试验日粮,研究不同剂量淀粉酶对肉鸡增重、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淀粉酶均提高了肉鸡前期和后期增重,促进前期肉鸡采食,且肉鸡增重与添加剂量呈明显的线性关系(P<0.01),但饲料转化率未受影响,添加2250mg/kg淀粉酶对肉鸡增重提高作用最大,添加750mg/kg淀粉酶对饲料转化率改善效果最佳,每多添加1000U/kg淀粉酶,每羽肉鸡约多增重10g。
蒋正宇周岩民王恬丁立人
关键词:Α-淀粉酶肉鸡
外源α-淀粉酶对21日龄肉鸡消化器官发育、肠道内源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0
2007年
选用1日龄AA肉鸡440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和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 000 U/kg(250 mg/kg)、3 000 U/kg(750 mg/kg)9、000 U/kg(2 250 mg/kg)微生物α-淀粉酶的试验日粮,研究添加不同剂量外源α-淀粉酶对肉鸡消化器官发育和内源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淀粉酶能降低肉鸡21日龄肝脏、肌胃、前肠相对重量和前肠相对长度(P>0.05),并提高了肉鸡前肠内容物淀粉酶、总蛋白酶(P<0.05)和胰蛋白酶(P<0.05)活性,但未影响脂肪酶活性,高剂量(2 250 mg/kg)添加组的总蛋白酶(P<0.05)和淀粉酶活性呈下降趋势;肉鸡空肠黏膜DNA、RNA浓度及蔗糖酶、麦芽糖酶活性未受淀粉酶水平(250 mg/kg和750mg/kg)影响,但高剂量(2 250 mg/kg)降低了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活性(P<0.05)。
蒋正宇周岩民王恬
关键词:Α-淀粉酶肉鸡消化器官内源酶
功能性低聚糖在饲料工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06年
功能性低聚糖是一种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它能够增殖有益菌、抑制病原菌,从而调节肠道微生态系统;可被有益菌利用产生短链脂肪酸、维生素等,为动物提供营养;同时也能够改善脂类代谢和促进日粮中一些矿物质的吸收。本文对功能性低聚糖的种类、应用、作用机理、影响应用效果的因素、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推广应用前景进行了全面论述。
徐骏高峰周光宏
关键词:功能性低聚糖微生态系统营养
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在畜禽胃肠道的作用模式被引量:15
2006年
非淀粉多糖酶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消除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性方面作用效果明显,在幼禽饲料中应用广泛,同时在仔猪饲料中也有一定应用。本文从降低食糜黏度、破碎细胞壁和减少后肠道有害微生物数量等方面,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论述。
王永花高峰周光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