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00580)

作品数:12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王海昌李飞张荣庆韩凯马彦卓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内皮
  • 8篇低频脉冲
  • 8篇细胞
  • 7篇血管
  • 6篇低频脉冲磁场
  • 6篇脉冲磁场
  • 5篇心肌
  • 5篇血管内皮
  • 5篇增殖
  • 5篇微血管
  • 5篇微血管内皮
  • 5篇内皮细胞
  • 5篇大鼠心肌
  • 4篇心肌微血管
  • 4篇心肌微血管内...
  • 4篇血管内皮细胞
  • 4篇周期
  • 4篇祖细胞
  • 4篇微血管内皮细...
  • 4篇细胞周期

机构

  • 9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王海昌
  • 7篇李飞
  • 4篇张荣庆
  • 4篇许旭东
  • 4篇马彦卓
  • 4篇韩凯
  • 3篇刘楠
  • 2篇谢晓波
  • 2篇郭影
  • 2篇曹艳杰
  • 2篇粟妍晖
  • 2篇郭文怡
  • 1篇苑媛
  • 1篇王晨
  • 1篇孙冬冬
  • 1篇路晓艳
  • 1篇杜娟娟
  • 1篇赵力
  • 1篇潘庆
  • 1篇赵小梅

传媒

  • 3篇心脏杂志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Chines...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波形低频脉冲磁场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研究在固定时间和频率的情况下不同波形的低频脉冲磁场(LF-PMFs)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增殖、细胞周期、凋亡、迁移、细胞骨架以及一氧化氮(NO)分泌能力的影响.方法 磁场频率为15hz,磁场强度分别为0.6mT、1.2mT、1.8mT、2.4mT,作用时间为4h/d,连续作用5d的情况下,以矩形和三角形2种波形磁场分别作用于离体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对照组不加干预.结果 矩形波磁场促进内皮细胞增殖(P〈0.01),使其细胞周期分布发生改变(P〈0.01),DNA合成期(S期)和合成后期(G2期)细胞比例增加,凋亡率降低(P〈0.05),细胞迁移能力显著增强(P〈0.01),曝磁后细胞骨架结构发生重构,应力纤维增多,NO分泌能力增加(P〈0.01);三角波磁场0.6mT组和2.4mT组促使CMECs增殖(P〈0.05),细胞周期改变(P〈0.05),凋亡率降低(P〈0.05),迁移能力增强(P〈0.05),细胞骨架重构,NO分泌能力提高(P〈0.05).而三角波磁场1.2mT组和1.8mT组上述效果均不明显(P〉0.05).结论 大鼠CMECs的增殖、细胞周期、凋亡、迁移、细胞骨架以及NO分泌能力除受LF-PMFs频率和强度影响外,还受磁场波形的影响.
刘楠李飞王海昌王晨粟妍晖谢晓波
关键词:低频脉冲磁场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周期细胞骨架
三角波形低频脉冲磁场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在固定时间和频率下,三角波形的低频脉冲磁场(LF-PMF)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增殖、迁移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1.0mT组,1.4mT组,1.8mT组)。对照组不加磁场干预;其余各组分别在频率为15 Hz,磁场强度分别为1.0mT、1.4mT和1.8mT,时间为4 h/d,连续照射3 d的条件下,用三角波形作用离体培养的大鼠CMECs。利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法观察细胞迁移状况,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1.4 mT和1.8 mT组磁场促进CMECs增殖的作用差异显著[(0.200±0.043)A值,vs.(0.159±0.037)A值,(0.225±0.042)A值,vs.(0.159±0.037)A值,P<0.05]。迁移能力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提高[(27.20±4.76)个/视野vs.(22.60±4.77)个/视野,(33.80±3.19)个/视野vs.(22.60±4.77)个/视野,P<0.05]。CMECs在细胞周期中的分布发生改变,DNA合成期(S期)和合成后期(G2期)细胞的比例增加。1.0mT组LF-PMF胞对细胞增殖、迁移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均不明显。结论:低频脉冲磁场磁场对CMECs的生物学作用与磁场的强度相关,1.4mT和1.8mT组LF-PMF促进细胞增殖、迁移及使其DNA合成的能力提高。
刘楠李飞王海昌粟妍晖谢晓波潘庆
关键词: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低频脉冲磁场细胞增殖细胞周期
低频脉冲磁场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低频磁场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增殖和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设不同照射强度为(08.mT组,1.4mT组,1.8mT组)为照射组。不加磁场干预为对照组。照射条件;磁场频率为15Hz,强度分别为0.8mT、1.4mT、1.8mT,照射时间为4 h/d,连续照射7d。应用MTT法检测CMECs增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x43蛋白表达。结果:生长曲线结果显示,磁场能够促进CMECs增殖。1.4mT组照射第2d后CMECs生长速度加快,在第3d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在第4d生长最为旺盛之后进入生长平台期,第2~7d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细胞生长曲线明显前移并且峰值增高。1.4mT组、1.8mT组CMECs增殖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磁场照射后Cx43表达明显上调,1.4mT组、1.8mT组Cx43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8mT组cx43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x43蛋白的表达1.4 mT组和1.8mT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磁场能促进CMECs增殖与增强细胞活力,上调Cx43表达,其在分子水平上的可能作用机制表现为对Cx43的有效调控。
张凯王海昌苑媛左慧荣
关键词:低频脉冲磁场细胞增殖缝隙连接蛋白43
Respiratory face mask:a novel and cost-effective device for use during the application of myocardial ischemia in rats
2009年
To shorten operation time and improve survival rate of rats with myocardial ischemia or myocardial infarction,we use a novel device comprised of a face mask and a head/neck retainer in this study.We report the basic design of the novel respiratory face mask(RFM) and evaluate its performance in a rat model of myocardial ischemia.The device is cost-effective and easier to handle than other devices,such as tracheal intubation.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racheal intubation,we found that RFM shortens operation time significantly while keeping blood indices normal;the mean operation time for rats in the mask group was(32±3) min,and that for the intubation group was(45±7) min(P<0.05).Moreover,the size and shape of the RFM can be changed according to the body weight of rats.In conclusion,RFM is an appropriate devi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or ischemia-reperfusion in rats.
Yuan YUANFei LIYue-min WANGRong-qing ZHANGLi-ping WEIHai-chang WANG
关键词:大鼠模型气管插管
低频脉冲磁场对大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增殖和体外血管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低频脉冲磁场对体外培养大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迁移和成血管能力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大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1.0mT组,1.4mT组和1.8mT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用频率为15Hz不同强度的方波脉冲磁场刺激大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2h/d,持续刺激5d。曝磁5d后,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管状结构形成试验和3维培养检测细胞成血管能力。结果1.0mT组和1.4mT组磁场促进内皮祖细胞增殖,使其细胞周期分布发生改变,DNA合成期(S期)和合成后期(G2期)细胞比例增加,1.8mT组磁场也能促进内皮祖细胞增殖,但对细胞周期分布影响不明显。体外培养内皮祖细胞迁移能力差,各强度磁场对其迁移能力也无明显影响。不同强度磁场均能够提高内皮祖细胞成血管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4.0±1.6)比(11.0±1.6);(19.2±1.9)比(11.0±1.6);(15.4±1.1)比(11.0±1.6),P均<0.05]。1.0mT和1.4mT磁场作用强于1.8mT磁场。结论磁场的生物学作用和磁场强度相关,1.0mT和1.4mT低频脉冲磁场促进大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增殖和DNA合成并提高其成血管能力。
郭影李飞郭文怡赵力张荣庆杜娟娟
关键词:增殖迁移
低频脉冲磁场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NO分泌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在固定时间和频率下,矩形波形低频脉冲磁场(LF-PMF)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迁移和NO分泌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1.0MT组,1.4MT组,1.8MT组)。对照组不加磁场干预,其余各组分别在频率为15Hz,磁场强度分别为1.0MT、1.4MT和1.8MT,时间为4h/d,连续照射3d的条件下,用三角波形作用离体培养的大鼠CMECs。利用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硝酸还原酶法检测CMECs培养液中NO含量的变化。结果:1.0MT组,1.4MT组和1.8MT组LF-PMF迁移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提高[(24.40±5.12)(个/视野)vs(22.00±3.87)(个/视野),P<0.05;(31.40±3.81)(个/视野)vs(22.00±3.87)(个/视野),P<0.05;(37.40±4.01)(个/视野)vs(22.00±3.87)(个/视野),P<0.01]。1.0MT组,1.4MT组和1.8MT组LF-PMF的NO分泌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提高[(25.26±1.06)(μmol/L)vs(19.18±2.88)(μmol/L),P<0.05;(29.44±1.10)(μmol/L)vs(19.18±2.88)(μmol/L),P<0.05;(39.52±1.25)(μmol/L)vs(19.18±2.88)(μmol/L),P<0.01]。结论:低频脉冲磁场磁场对CMECs的生物学作用与磁场的强度有一定关系,1.4M和1.8MT组LF-PMF促进细胞迁移,使NO分泌能力能力提高。
刘楠李飞王海昌
关键词: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低频脉冲磁场细胞迁移
内皮素-1对大鼠骨髓内皮前体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对大鼠骨髓内皮前体细胞(EPCs)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大鼠骨髓单核细胞,在M199培养液中培养扩增EPC并进行鉴定.EPCs被分为对照组和ET-1组(100μmol/L),各组再分为不同干预时间组(24,48,72,96h),流式细胞仪检测EPC凋亡率和细胞周期比例.结果:24,48,72,96hET-1组凋亡率均比相应时段对照组低(P<0.01);72hET-1组和96hET-1组分别较48hET-1组有所降低(P<0.05和P<0.01).24,48,72,96hET-1组G0/G1期细胞比例均较相应时段对照组减少(P<0.01);24,48,72,96hET-1组S期细胞比例均较相应时段对照组增加(P<0.01);24,48,72,96hET-1组G2/M期细胞比例均较相应时段对照组增加(P<0.01).结论:ET-1可以同时促进EPC凋亡和增殖,随着干预时间延长,增殖效应逐渐显著.
韩凯马彦卓许旭东王海昌
关键词:内皮前体细胞内皮缩血管肽1细胞周期
低频脉冲电磁场对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增殖活性和NO分泌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不同作用时间下低频脉冲电磁场对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活性和NO分泌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4 d后收集贴壁细胞,每日给予低频脉冲电磁场干预,磁场强度0.6mT,频率15 Hz.按作用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0 h)和磁场作用时间组(0.5,2,4,8 h组),各组细胞培养及磁场干预3 d后,分别采用MTT比色法测定EPCs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G riess法检测培养上清中NO水平.结果:对照组A490 nm为(0.37±0.07),0.5 h组(0.37±0.06),2 h组(0.40±0.09)与对照组(0.37±0.0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h组A490 nm值开始增加[(0.45±0.03)vs(0.37±0.07);P<0.05],8 h组较对照组增加最为明显[(0.49±0.08)vs(0.37±0.07);P<0.01].0.5 h组,2 h组细胞增殖指数PI(S+G2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h组,8 h组细胞增殖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O分泌随磁场作用时间的延长,其分泌增加.结论:低频脉冲电磁场可影响EPCs的增殖及NO分泌,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增殖及NO分泌增加.
马彦卓许旭东韩凯李飞曹艳杰张荣庆王海昌
关键词:电磁场内皮祖细胞
低频脉冲磁场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磁场(LF—PMF)对体外培养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增殖、迁移和成血管能力的影响。方法用频率为15Hz,强度为1.0mT、1.4mT、1.8mT的方波脉冲磁场干预CMECs,每日作用2h,共5d。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管状结构形成试验检测细胞成血管能力。结果CMECs经1.4mT磁场干预后增殖加速,DNA合成活跃,超微结构观察示线粒体数量增多、内质网发达等细胞活性增强表现,细胞迁移和管样结构形成能力增强,细胞迁移面积百分比达86.10%。结论磁场作用与磁场强度相关,1.4mT低频脉冲磁场可促进CMECs增殖、迁移,提高其细胞活性和成血管能力。
郭影李飞郭文怡孙冬冬路晓艳张荣庆
关键词:低频脉冲磁场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超微结构
内皮素-1对大鼠骨髓内皮前体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NO分泌功能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对大鼠骨髓内皮前体细胞(EPC)增殖、细胞周期及一氧化氮(NO)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大鼠骨髓单核细胞,在M199培养液中培养扩增EPC并进行鉴定。不同浓度ET-1(A组:0mol/L、B组:10-9mol/L、C组:10-8mol/L、D组:10-7mol/L、E组:10-6mol/L)作用于EPC,MTT法检测ET-1对EPC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ET-1对EPC细胞周期的影响,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NO含量的变化,观察ET-1对EPC的NO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A组,0.405±0.017)相比,ET-1浓度C组(0.434±0.016)、D组(0.463±0.016)、E组(0.473±0.015)EPC增殖能力显著增高(n=8,P<0.01)。EPC的G0/G1期细胞百分数C组(57.28±3.65)%、D组(44.99±3.19)%、E组(40.29±3.74)%较对照组(70.55±1.37)%明显降低(n=5,P<0.01),EPC的S期细胞百分数C组(26.75±2.87)%、D组(32.79±2.41)%、E组(35.74±2.94)%较对照组(20.04±1.64)%明显升高(n=5,P<0.01),EPC的G2/M期细胞百分数C组(15.96±1.71)%、D组(22.22±2.22)%、E组(23.64±2.86)%较对照组(9.41±0.81)%明显升高(n=5,P<0.01)。EPC培养液中NO含量(μmol/L)ET-1浓度C组(11.70±1.80)、D组(15.69±1.86)、E组(16.89±1.55)较对照组(7.45±2.41)明显增加(n=8,P<0.01)。B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ET-1能够促进EPC的增殖,促进细胞向S期和G2期的转化,并提高细胞NO分泌功能,可能参与缺血性疾病的血管再生过程。
韩凯许旭东马彦卓曹艳杰王海昌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内皮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