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36)

作品数:17 被引量:66H指数:5
相关作者:汪海涛余晗鲜林云王维亮张国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矿业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连续管
  • 4篇煤层气
  • 3篇油管
  • 3篇连续油管
  • 2篇接头
  • 2篇焊管
  • 1篇单元生死
  • 1篇弹塑性
  • 1篇导流能力
  • 1篇低碳
  • 1篇低周
  • 1篇低周疲劳
  • 1篇地下储气
  • 1篇地下储气库
  • 1篇断层
  • 1篇对接
  • 1篇对接焊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旋转控制头
  • 1篇页岩

机构

  • 9篇中国石油宝鸡...
  • 6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川庆钻探工程...
  • 1篇华北油田
  • 1篇青海油田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8篇余晗
  • 8篇汪海涛
  • 6篇鲜林云
  • 4篇王维亮
  • 3篇张国超
  • 3篇张晓峰
  • 2篇邓金根
  • 2篇李鸿斌
  • 2篇常永乐
  • 1篇杨秀娟
  • 1篇王国荣
  • 1篇张立松
  • 1篇孙清华
  • 1篇李燕青
  • 1篇晁利宁
  • 1篇裴楚洲
  • 1篇闫相祯
  • 1篇陶思宇
  • 1篇崔金榜
  • 1篇罗鹏

传媒

  • 7篇焊管
  • 2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钢管
  • 1篇煤炭学报
  • 1篇石油科技论坛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安全生产...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瞬时液相扩散焊接技术在低碳合金钢管对接焊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为解决低碳合金钢管的管-管对接技术问题,提高其接头性能,利用自主研发的焊接设备,采用FeNiCrSiB作为中间层,应用瞬时液相扩散焊技术(TLP),进行低碳合金钢管的管-管对接焊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焊接温度、焊接压力、保温时间等参数,TLP对接焊接头一次成形良好,焊缝组织无脆性相的生成,中间层也无残留的痕迹,焊缝组织与母材组织相同且界限不明显。利用TLP技术焊接完成的低碳合金钢管,其接头强度、塑性均能满足管-管对接要求。
王亮汪海涛和平安余晗王维亮李栋
关键词:瞬时液相扩散焊接头性能
煤层气水平井连通工具测量误差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针对使用MWD随钻测量完成煤层气水平井钻井中的连通作业成功率低的问题,研制了旋磁定位工具MTS。介绍了连通作业的工艺过程及MTS的测量原理,从测量滞后、工作方式及误差传播和误差椭球等方面对MWD和MTS工具的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对比。MWD可在钻井过程全程使用,但受钻具组合和工作方式的影响,测量数据滞后,且会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MTS为近钻头测量,能有效消除测量滞后效应,且距离目标点越近,测量误差越小;MTS测量距离较短,在连通作业接近靶点区域可对MWD的测量提供有力补充和校准。
董胜伟申瑞臣乔磊江涛黎红高美丽
关键词:煤层气水平井
涡轮钻具及PDC钻头联合工作性能试验分析
2012年
涡轮钻具是一种有效的钻井工具.但是,仅有性能良好的涡轮钻具而没有与之配套的钻井工艺技术,会导致涡轮钻具的应用受到限制,使涡轮钻具的优越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在试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涡轮钻具及PDC钻头联合工作性能研究,建立了钻压与涡轮转速关系,回归出试验钻头、试验岩石在不同泥浆密度和粘度下钻压与涡轮转速关系的计算式,对指导涡轮钻具的应用,加快勘探速度,降低勘探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强李燕青易发全
关键词:涡轮钻具PDC钻头钻速钻压
一种新型煤层气旋转控制头旋转总成的温升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可靠有效的冷却润滑系统是旋转控制头安全、高效工作的保证。结合现有成熟技术,设计出一种集冷却润滑系统与旋转总成为一体的新型旋转控制头。为确保其旋转总成冷却润滑的要求,建立1/2实体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密封井压、钻杆转速、井口偏心距对其温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影响因素均是旋转总成温升的主要因素,随三者的增大旋转总成的热平衡最高温升呈非线性增大,但在其运转所允许的温升范围内;三影响因素对旋转总成的动密封系统温升的影响最为明显,说明动密封系统是旋转总成的主要热源点;井口偏心距的增大较另外两种影响因素的增大,对旋转总成的热平衡最高温升值影响更大,进一步证实了旋转控制头安装过程中减少井口偏心距的重要性。
蒋金辰赵博王国荣陶思宇
关键词:煤层气旋转控制头温度场影响因素
凸集模型非概率可靠性在储气库不活动断层滑移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将凸集模型引入到储气库不活动断层滑移非概率可靠度分析中,根据断层剪切破坏的特点建立断层滑移极限状态函数,并在断层滑移可靠度计算过程中对极限状态函数进行线性近似计算,建立储气库断层滑移非概率可靠度计算模型。利用上述方法对中国某储气库注气后的断层滑移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并将该方法与Monte-Carlo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计算精度,同时研究了断层位置处的孔隙压力、断层倾角、地应力不均匀系数对断层滑移可靠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非概率可靠性计算模型在求解断层滑移可靠度时不需要大量的参数样本和固定的概率分布函数,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并能满足实际工程的计算需求;断层滑移可靠度随着断层位置孔隙压力、地应力不均匀系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断层倾角θ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并且当断层倾角θ与岩石内摩擦角φ的关系为θ∈[min(45°+φ/2),max(45°+φ/2)]时,断层滑移可靠度最小。
于本福闫相祯杨恒林许志倩杨秀娟冯耀荣
关键词:地下储气库非概率可靠性极限状态函数
连续管全位置自动对接焊工艺和接头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为了进一步提高连续管在油田现场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设计了一种连续管全位置自动对接焊(自动TIG焊)工艺。采用该焊接工艺对Φ38.1 mm×3.4 mm规格CT80连续管进行了管-管对接焊,并对其焊接接头的强度、塑性、硬度及疲劳寿命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采用该焊接工艺获得的连续管管-管对焊接头,其内外焊缝成形良好,具有优良的强塑性和抗弯曲变形能力,具有较高的疲劳寿命,能满足作业现场的使用要求。
王维亮余晗宋红兵王和平汪海涛鲜林云
关键词:连续管自动TIG焊
连续油管喷砂射孔技术在页岩气井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避免复合桥塞分级技术在页岩气井等复杂工矿开采中出现的桥塞下放不到位、常规磨鞋不能通过变形点、电缆断裂、卡钻等风险,采用连续油管喷砂射孔技术与缝内暂堵相结合代替传统桥塞—射孔技术。介绍了水力喷射原理、喷嘴水力学参数的设计以及连续油管喷砂射孔施工配套技术的优化措施。采用连续油管喷砂射孔技术对昭通地区一口页岩气井进行了分段改造,结果表明,该技术在页岩气储层改造中的应用可行且高效,具有能够实现灵活分层、不受井筒变形限制、施工后井筒清洁和便于后期修井作业等特点。
李源源李剑秋裴楚洲罗鹏汪海涛
关键词:连续油管页岩气
沁水盆地在用煤层气钻井液伤害沁水3#煤岩室内评价被引量:21
2013年
研究沁水3#煤岩储层钻井液储层伤害机理,对沁水煤层气开发至关重要。室内对比测定了清水、绒囊、膨润土聚合物等3类钻井液伤害端氏煤矿3#煤岩柱塞前后渗透率值。结果表明,清水、绒囊钻井液、膨润土聚合物钻井液伤害煤岩柱塞平均渗透率恢复值为70.88%、84.22%和49.26%。结合渗透率恢复实验数据、煤岩柱塞伤害时漏失情况,分析钻井液储层伤害的主要因素有钻井液滤液及颗粒伤害、煤岩自身煤粉及微粒运移、某些表面活性剂与地层不配伍等。建议钻井使用无固相控制煤粉运移的钻井液,适当使用处理剂封堵地层控制滤液与煤层接触机会,根据具体煤岩情况优选表面活性剂避免煤岩与表面活性剂不配伍造成储层渗透率降低。
崔金榜陈必武颜生鹏袁光杰夏焱王秀梅
关键词:沁水盆地煤层气钻井液储层伤害
单元生死功能数值法在井壁稳定中的应用
2013年
为了减少煤储层伤害以及最大程度地提高煤层气水平井单井产量,开展了煤层气欠平衡钻井技术的现场应用研究。以沁水盆地3#煤层水平井为例,建立了煤层水平井井壁稳定分析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运用ANSYS有限元程序中单元生死功能,诊断井周破坏单元并通过对破坏单元的杀死和激活功能,有效地实现了井筒开挖的非连续动态过程,得到了不同钻井液密度下井壁破坏半径长轴、破坏区角度和井径扩大率。单元生死功能数值法对煤层井壁稳定分析准确有效,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孙清华邓金根李玉梅谭春飞李军杨恒林
关键词:煤层气井壁稳定弹塑性ANSYS单元生死
连续管管-管对接自动焊技术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提高连续管管-管对接焊的焊缝性能,得到高质量的对接焊缝,在分析连续管管-管对接焊方法及特点的基础上,对钨极、保护气体以及填充材料的选用原则和焊前准备工作做了简单介绍,并结合连续管自身特点和焊接工艺,提出了采用多层多道焊控制线能量、层间温度,加速冷却及热处理等措施,达到焊缝晶粒细化、改善焊接接头性能的目的。最后指出,目前国内连续油管的对接自动焊技术仍不成熟,还需要继续加大研究,不断完善。
王维亮余晗常永乐鲜林云李鸿斌李鸿斌张国超
关键词:连续管线能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