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3050)
- 作品数:9 被引量:61H指数:5
- 相关作者:陈果向娟彭亮李飞杨舟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艾灸治疗胃黏膜损伤研究述评被引量:5
- 2016年
- 艾灸在治疗胃黏膜损伤性疾病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同时也暴露出了研究中的不足之处:1治疗机制研究尚不完善。艾灸胃相关穴位可促进胃黏膜保护因子及抗凋亡蛋白的含量增加,抑制损伤因子及凋亡蛋白的产生,从而防治胃黏膜损伤。体液、内分泌、免疫等也是艾灸发挥作用的途径之一,其如何共同协作形成网络系统,发挥巨大疗效机制尚不完善,有待深度观察与研究。2关于艾灸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机制尚在细胞因子、蛋白层面,鲜有关于基因改变方面的研究,今后可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为治疗胃黏膜损伤性疾病提供新思路与新途径。3在灸量方面,虽有不少学者对其有所研究,提出影响艾灸量效关系因素,却无治疗有效病症的最佳灸量标准。今后临床中可进行关于不同人群、何种灸量可达到某种治疗效果方面的研究,从而总结出治疗不同病因造成胃黏膜损伤的最佳灸疗方案。4灸法方面,虽然方法众多,与其他疗法比较疗效确切,对各种灸法之间的比较很少,不同灸法之间疗效特异性不显著,不利于各种灸法之间灸效的判断及临床应用的选择,因而今后在研究中可针对这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 向娟陈果欧阳里知薛智慧张赛男王煦哲彭亮李铁浪
- 关键词:艾灸胃黏膜损伤胃痛胃脘痛
- 艾灸、电针足三里对腓总神经横断术后大鼠胃黏膜损伤修复的影响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艾灸、电针启动相关内源性保护信息对胃黏膜的保护效应以及与腓总神经通路的关系。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模型艾灸组(C组)、手术模型艾灸组(D组)、模型电针组(E组)和手术模型电针组(F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用无水乙醇、阿司匹林灌胃制备胃黏膜损伤模型,其中D组和F组在行腓总神经切断术后进行造模。C组和D组采用艾灸双侧足三里穴治疗,E组和F组采用电针双侧足三里穴治疗。治疗3 d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形态学变化,计算胃黏膜溃疡指数(UI),并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与胃黏膜组织中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IL-1?)的含量。结果 B组、C组、D组、E组和F组UI、血清NO含量及胃黏膜组织中NO、IL-1?含量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B组、D组、E组和F组血清IL-1?含量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B组和D组UI、血清NO含量及胃黏膜组织中NO、IL-1?含量与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F组UI、血清NO含量及胃黏膜组织中NO、IL-1?含量与E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灸和电针足三里穴均可通过腓总神经途径传递信息,促使NO、IL-1?释放,从而有效促进胃黏膜修复,且两种方法治疗效果相近。
- 宋家薇陈果方倩范萍曽富坤蒋全睿田楚宁江承李铁浪
- 关键词:电针温和灸胃黏膜损伤
- 针灸治疗胃黏膜损伤中枢调控机制的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从中枢调控方面阐述了针灸对胃黏膜损伤修复的可能机制,提出了孤束核是损伤修复的初级调控中枢,起到信息汇集、整合作用。另外,提出神经调节是损伤修复的主要调节机制,此外,内分泌、免疫、体液调节也参与调控,胃黏膜的修复是中枢神经、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及神经-体液综合调控的机制。
- 向娟陈果李飞向丽婷陈瑛于隽杨舟彭亮
- 关键词:针灸疗法胃黏膜损伤孤束核
- 艾灸“足三里”对胃黏膜损伤大鼠内源性保护因子含量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3
- 2016年
- 目的观察艾灸"足三里"穴对孤束核损毁术后胃黏膜损伤大鼠内源性保护因子含量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探讨孤束核在艾灸保护胃黏膜损伤神经通路中的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健康SPF级SD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艾灸+模型组(艾灸组),艾灸+模型+孤束核损毁组(艾灸加孤束核损毁组),每组各12只。其中艾灸加孤束核损毁组予双侧孤束核损毁,护理3 d后,模型组和艾灸组大鼠均以无水乙醇(6 m L/kg)灌胃造模,并用阿司匹林混悬液(200 mg/kg)连续3 d灌胃以维持胃黏膜损伤,正常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第4天进行艾灸"足三里"处理(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只绑不灸),每日2次,连续3 d。取血清及胃组织,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UI),用ELISA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一氧化氮(NO)含量,用Western-blot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抗凋亡蛋白(Bcl-2)、凋亡蛋白(Bax)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胃黏膜损伤明显(P<0.05);艾灸组UI较模型组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艾灸组血清、胃组织EGF、NO含量明显升高(均P<0.05);艾灸加孤束核损毁组血清、胃组织EGF、NO含量较艾灸组低(均P<0.05)。艾灸组和艾灸加孤束核损毁组Bcl-2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有明显上升,而Bax表达明显下降(P<0.05),细胞凋亡指数(AI)比值上升(P<0.05)。结论艾灸足三里穴可调节机体内源性保护因子及蛋白的表达,保护胃黏膜,并受孤束核损毁的影响。证明孤束核是艾灸足三里穴产生胃黏膜保护效应信号传导通路中的重要调节部位。
- 向娟陈果欧阳里知李飞向丽婷陈英于隽杨舟李铁浪彭亮
- 关键词:艾灸足三里穴胃黏膜损伤
- 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Meta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通过全面检索维普、万方、CNKI等中文数据库中近10年相关文献,运用Cochorane系统评价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采用Rev Man5.2软件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纳入合格文献7篇,共78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综合疗效比较:异质性检验P=0.34,I2=12%,无异质性,选用固定效应模型;RR合并后Z检验:Z=5.96,P<0.00001,说明针刺治疗疗效和其他疗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症状评分结果显示:连续性资料同一测量标准采用加权均数差(WMD),MD=2.19,95%CI(1.22,3.16),RR合并后Z检验:Z=4.43,P<0.00001,说明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疗效,能改善患者症状。但在今后临床工作中仍需开展更多设计严格、高质量、大规模、多中心、规范化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做进一步验证支持,为临床提供可靠证据。
- 向娟薛智慧陈果彭亮李铁浪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针刺META分析
- 针灸效应与脊髓信息传导的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针灸效应的产生依赖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其作用与机体神经-体液-免疫网络的调控密切相关。本文对近年来针灸效应与脊髓信息传导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对该领域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针灸临床治疗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陈英于隽杨舟李飞陈果向丽婷向娟彭亮
- 关键词:针灸效应
- 艾灸对脊髓横断术后大鼠胃黏膜组织相关因子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观察艾灸对大鼠胃黏膜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皮生长因子(EGF)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对胃黏膜的保护效应与脊髓的关系。方法实验大鼠采用无水乙醇+阿司匹林灌胃制作胃黏膜损伤模型。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模型组和艾灸+脊髓横断组,每组12只。艾灸+脊髓横断组大鼠行脊髓横断手术,并予以艾灸干预。GUTH法计算胃黏膜组织损伤指数(UI),ELISA检测血清IL-1β、TNF-α和EGF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胃黏膜组织HSP70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艾灸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UI下降、EGF含量升高,血清IL-1β、TNF-α含量降低(P<0.05,P<0.01);与艾灸模型组比较,艾灸+脊髓横断组大鼠胃黏膜组织UI升高、EGF含量降低,血清IL-1β、TNF-α含量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模型组和艾灸+脊髓横断组大鼠胃黏膜组织HSP70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脊髓是艾灸对胃黏膜损伤修复与保护因子表达的重要调节途径。
- 陈英于隽杨舟李飞陈果向丽婷向娟彭亮
- 关键词:艾灸胃黏膜损伤热休克蛋白70
- 艾灸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6年
- 搜集近5年来艾灸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艾灸治疗慢性胃炎的规律,指导慢性胃炎艾灸治疗。
- 陈果薛智慧向娟向丽婷李飞陈英杨舟于隽彭亮
- 关键词:慢性胃炎艾灸
- 艾灸对迷走神经切断后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修复的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选择性地切断大鼠胃迷走神经通路,并应用组织形态学、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观察艾灸预处理对胃黏膜损伤大鼠的内源性物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表皮生长因子(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影响,以及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进一步探讨艾灸预处理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和迷走神经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A正常对照组;B模型组;C艾灸+模型组;D艾灸+模型+迷走神经切断组。手术组应严格按照要求先进行迷走神经切断,然后采用无水乙醇灌胃法对相应各组制备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同时对各组进行艾灸处理,取胃组织后按Guth法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UI)和光镜下观察胃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最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保护相关内源性物质IL-1β、EGF、TNF-α的含量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血清中HSP70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UI、血清IL-1β含量明显升高(P<0.01)、EGF含量下降(P<0.01)、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胃黏膜组织浸润明显、HSP70稍升高;与B组和D组比较,C组UI、血清IL-1β含量明显降低(P<0.01)、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1)、EGF含量升高(P<0.01)、胃黏膜组织形态较为完好、HSP70表达上调(P<0.05)。结论:艾灸组能够明显改善大鼠胃黏膜损伤组织形态和降低胃黏膜损伤指数,同时也能上调大鼠胃黏膜当中HSP70的表达,而这一修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迷走神经的调节,因而,迷走神经通路是艾灸对胃黏膜损伤修复和保护因子表达的重要调节途径。
- 向丽婷彭亮李飞刘芳陈果向娟陈英冯有亮杨舟于隽李燕平
- 关键词:艾灸迷走神经胃黏膜损伤白细胞介素-1Β热休克蛋白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