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8247)

作品数:29 被引量:126H指数:8
相关作者:方有珍孙国华马吉陆承铎顾强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科技学院苏州科技大学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6篇PEC
  • 16篇抗震
  • 14篇抗震性
  • 14篇抗震性能
  • 12篇卷边
  • 10篇自复位
  • 10篇耗能
  • 9篇滞回
  • 8篇滞回性能
  • 8篇截面
  • 8篇钢梁
  • 7篇摩擦耗能
  • 6篇组合截面
  • 6篇钢板
  • 5篇抗震性能研究
  • 4篇低周
  • 4篇拟静力
  • 4篇子结构
  • 4篇静力
  • 4篇耗能能力

机构

  • 17篇苏州科技学院
  • 12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建筑设计...
  • 1篇苏州中固建筑...

作者

  • 22篇方有珍
  • 10篇孙国华
  • 7篇马吉
  • 5篇陆承铎
  • 4篇顾强
  • 2篇范存新
  • 2篇陆佳
  • 2篇王玉玺
  • 1篇韩昌标
  • 1篇冯进
  • 1篇曲延全
  • 1篇杨文侠
  • 1篇姚江峰
  • 1篇蔡珊珊
  • 1篇袁园

传媒

  • 3篇土木工程学报
  • 3篇工程力学
  • 3篇江苏建筑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2篇地震工程与工...
  • 2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实验力学
  • 1篇工业建筑
  • 1篇钢结构
  • 1篇淮海工学院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工程抗震与加...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钢结构(中英...

年份

  • 3篇2021
  • 10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薄板混凝土组合截面部分外包组合柱(弱轴)滞回性能足尺试验研究被引量:48
2012年
为了研究薄板混凝土组合截面部分外包组合柱(弱轴)的滞回性能,对3个薄板混凝土组合截面部分外包组合柱(弱轴)足尺试件在恒定轴压下进行了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观察了加载过程中薄壁板件翼缘局部屈曲和混凝土裂缝开展与压溃现象,得到了试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试件的承载力、抗侧刚度、延性与耗能、破坏模式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试件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试件的破坏模式为柱脚部位混凝土压溃和拉结筋屈服甚至拉断,随之薄壁板件翼缘发生局部屈曲。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薄板混凝土组合截面部分外包组合柱研究成果,为该类柱设计规范的制订和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储备。
方有珍顾强申林马吉陆佳
关键词:拟静力试验滞回性能破坏模式
薄钢板PEC柱-钢梁端板对拉螺栓连接滞回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37
2013年
薄钢板组合截面PEC柱-钢梁连接中节点,采取工字梁端截面削弱、端板与预拉对穿高强螺栓的连接方式,考虑组合柱布置与梁削弱截面位置变化作为设计参数,对3个PEC柱-削弱梁、短端板对穿螺栓连接中节点1∶0.625缩尺模型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滞回性能试验。观察各个试件试验中的破坏过程,通过实测数据分析,得到了该类框架连接节点的滞回性能、强度与转动刚度退化、延性与耗能能力和破坏模式。结果表明:由于预拉对穿螺栓的设置,所有试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复位效果和良好的转动与耗能能力;节点的破坏模式为钢梁削弱截面或连接部位附近截面屈服。研究进一步丰富了PEC柱-钢梁连接的研究成果,为PEC柱-钢梁组合结构设计规范的制订和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吉方有珍陆承铎韩昌标孙国华
关键词:滞回性能破坏模态
新型卷边钢板组合截面PEC柱(弱轴)滞回性能足尺试验研究被引量:49
2013年
基于薄壁钢板组合截面PEC柱的研究成果,为更好满足受压构件双向等刚度原则和进一步改善薄壁钢板组合截面PEC柱的力学性能,提出采用翼缘卷边和设置外拉结板条的新型卷边钢板组合截面PEC柱。对变化拉结板条间距的3个卷边钢板组合截面PEC柱(弱轴)足尺试件在恒定轴压下进行水平循环荷载的滞回性能试验。观察记录了各试件加载过程中钢板组合截面翼缘局部屈曲和混凝土裂缝开展与压溃现象,得到试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根据试验结果分析试件的承载力、抗侧刚度、构件抗震延性与耗能、变形规律和破坏模式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试验卷边PEC柱试件充分发挥了薄板局部屈曲后性能,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与耗散地震能的双重功效;构件的破坏模式为柱脚部位卷边钢板组合截面翼缘局部屈曲区域不断增加,柱脚混凝土压溃面积加大和拉结板条屈服。研究进一步丰富了PEC柱研究成果,为PEC组合柱设计规范的制订和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方有珍陆承铎马吉申林孙国华
关键词:滞回性能
薄壁钢板组合截面PEC柱-钢梁BRS板部分自复位连接组合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2019年
为系统研究底部2层单跨薄壁钢板组合截面PEC柱-钢梁BRS板部分自复位连接组合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使用CAD设计制作1榀组合结构框架底部两层子结构1:2缩尺试验试件,针对这榀组合结构框架建立ABAQUS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另外还设置了4种不同的参数模型对比分析(对穿螺栓布置方式、竖向力作用、长圆孔尺寸、柱底连接形式),得出各设计参数对试件滞回性能、自复位连接力学性能、耗能能力和残余侧移等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如下:本试验自复位结构通过设置BRS耗能板和预拉杆拥有自复位能力并满足结构遭遇地震时的耗能能力需求和残余侧移限值;采用对穿螺栓单边布置的试件比双边布置的试件,自复位能力较强但耗能能力较弱;施加一定的柱顶轴向力对试件的自复位效果影响不大;适当增加BRS板长圆孔的径向孔长,可以使试件进入承压型受力时间滞后;在达到层间侧移角5.0%时,各有限元参数模型的整体残余侧移角均小于0.016rad,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自复位功效。
薛振飞易钰剑张志成
关键词: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新型卷边PEC柱(弱轴)-钢梁(BRS)端板连接组合框架滞回性能有限元分析
2017年
以采用端板预拉对穿螺栓的两层单跨新型卷边钢板组合截面PEC(弱轴)-钢梁(梁端削弱截面)组合框架结构试验试件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下滞回性能有限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试件结构具有较高承载力和较大的抗侧刚度,两层初始抗侧刚度差距较大,随着加载引起结构损伤进程的发展,刚度差异不断减小;试件主要通过梁端屈服和PEC柱脚混凝土压溃与钢构架屈服耗能,上下层耗能分布均匀;采用端板预拉对穿螺栓连接和梁端削弱截面,不仅使连接具有部分自复位功效,且较好改善了连接的转动能力和抗震耗能需求;试件最终破坏模式为梁端和PEC柱脚处形成塑性铰的塑性破坏机构,层间侧移和连接转角均超过大震层间侧移限值(1/30),表明试件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蔡珊珊方有珍符兴国袁园
关键词:滞回性能有限元分析
新型卷边PEC柱-钢梁摩擦耗能型自复位连接组合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20世纪末至今,国内外专家学者为改善传统钢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焊缝处的脆性破坏,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震后自行复位能力的抗弯钢框架结构并对其展开了大量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此类自复位钢框架震后残余变形明显减小,且主体构件几...
张志成
关键词:低周往复荷载抗震性能耗能能力
文献传递
单箱双室耗能支撑钢框架的抗震性能分析
2019年
针对既有钢框架结构存在承载力、抗震性能不足等问题,设计了双钢管混凝土缀板耗能支撑和单箱双室耗能支撑,利用ABAQUS软件在同样的位移荷载下计算出来的滞回耗能曲线,证明单箱双室耗能支撑,不仅能简化施工工序,还能具有比双钢管混凝土缀板耗能支撑优越的耗能能力。在此基础上采用SAP2000软件分别建立普通中心支撑框架和单箱双室耗能支撑框架两种结构模型,对其在地震响应中的基底剪力、位移、加速度、支撑轴力和支撑滞回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单箱双室耗能支撑对钢框架的耗能减震效果显著。
周鹏范存新
关键词:钢框架
相关设计参数对新型卷边薄壁钢板组合PEC柱受力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4
2013年
为系统研究新型卷边钢板组合截面PEC柱构件受力性能,采用商业有限元软件ABAQUS,结合试验试件设计细节,建立相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考虑混凝土强度、强弱轴布置和卷边构造等设计参数的8个PEC柱试验试件进行有限元模拟研究.通过位移-荷载曲线和破坏模态的分析,得出各设计参数对PEC柱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提高可以增大构件的初始抗侧刚度,但对极限承载力影响不明显;强弱轴布置方式对试件承载力的影响差异较大,而对初始抗侧刚度和后期延性影响较小;合理的卷边尺寸对试件的受力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夏腾云方有珍张怀卿陆承铎
关键词:ABAQUS有限元分析承载力
新型PEC柱-钢梁T形件连接组合框架层间抗震性能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7年
以采用预拉对穿螺栓T形焊接连接的新型卷边PEC柱-钢梁组合框架中间层子结构试验试件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其进行了拟静力循环荷载下抗震机理的数值模拟。基于模拟数据整理,分析了试件结构的承载力、抗侧刚度、节点连接性能、耗能能力、剪力分配、变形模式、节点域传力机理和破坏机构等抗震性能。研究结果显示:试件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较大的初始抗侧刚度和良好的耗能能力;新型卷边PEC框架柱平均分担水平力,层间变形表现为剪切型变形模式;预拉对穿螺栓连接表现出部分自复位功效;T形件的设置既保证了节点的必要刚度,又使得试件破坏模式为梁端出现塑性铰位置外移至T形件外端部的塑性机构,更好地满足了"强柱弱梁"的抗震要求,且对应层间剪切角和节点连接转角均超过中震层间侧移限值1/50,表明该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抗倒塌能力。研究成果可为卷边PEC柱相关框架结构体系的进一步研究和工程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王玉玺方有珍沈晓明钮荣斌杨彬
关键词: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新型卷边薄壁钢板组合截面柱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为研究新型卷边钢板组合截面柱(PEC)构件受力性能,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对6个PEC柱试验试件进行有限元模拟研究,通过位移-荷载曲线和破坏模态的分析,得出PEC柱腹板厚度、PEC柱构件长细比、PEC柱构件加密区等设计参数对PEC柱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翼缘与腹板的厚度决定构件的破坏模态;构件高宽比影响试件的承载能力;加密区间距和长度一定程度上影响构件的整体性。
张怀卿方有珍夏腾云陆承铎
关键词:ABAQUS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受力性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