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010R405038)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胡亚萍葛明峰王国良李思源蔡林婷更多>>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致病
  • 2篇弧菌
  • 2篇弧菌感染
  • 2篇黄鱼
  • 2篇大黄鱼
  • 1篇血液生化指标
  • 1篇脂类
  • 1篇溶菌酶
  • 1篇海洋生物
  • 1篇海洋生物学
  • 1篇非特异性免疫

机构

  • 2篇宁波大学

作者

  • 2篇蔡林婷
  • 2篇李思源
  • 2篇王国良
  • 2篇葛明峰
  • 2篇胡亚萍

传媒

  • 1篇台湾海峡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三种致病弧菌感染对大黄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引起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溃疡病的3种主要致病菌.将试验大黄鱼随机分成4组,分别腹腔注射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和灭菌生理盐水,在感染后的不同时间采样,通过白细胞数量、白细胞分类计数、NBT阳性细胞数量以及溶菌酶活力的变化趋势来探讨3种致病弧菌感染对大黄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黄鱼各项血液指标的变化主要发生在感染后的1~7 d.在人工感染的初期,各实验组大黄鱼外周血的白细胞数量、NBT阳性细胞数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单核细胞百分比显著提高(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白细胞数量开始下降;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有所上升,7 d以后各类血细胞数量变化不显著.其中哈氏弧菌感染组在白细胞数量、NBT阳性细胞数量等多个指标上的变化最为明显.血清中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脾组织,鱼体受感染后两者溶菌酶活性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不同致病菌与大黄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之间呈现一定的时效差异.研究认为反映鱼体受感染后从应激反应发生至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发挥主要发生在病原菌感染前期,不同致病菌与大黄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之间呈现一定的时效差异.
李思源葛明峰胡亚萍蔡林婷王国良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大黄鱼溶菌酶
3种致病弧菌感染对大黄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2
2013年
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引起大黄鱼溃疡病的3种主要致病菌。本研究将试验大黄鱼随机分成4组,分别腹腔注射0.2ml的哈维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和灭菌生理盐水,在感染20d中的不同时间采样,通过检测血清糖类、脂类及蛋白质代谢产物含量,血清蛋白质含量及酶活性,血清电解质含量等有关血液生化指标来比较3种致病弧菌对大黄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黄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主要发生在感染后的1~4d,主要表现为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K、Fe显著升高(P<0.05),尿素氮、肌酐、血糖、胆固醇、Na、Cl显著降低(P<0.05),甘油三酯、P、Ca、Mg无显著变化(P>0.05),说明致病菌感染对大黄鱼组织器官的生理机能和代谢水平均产生了影响。反映鱼体受感染后从应激反应发生至生化指标变化主要出现在致病菌感染前期,提示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可以作为大黄鱼"溃疡病"早期感染的监测指标。
蔡林婷李思源葛明峰胡亚萍王国良
关键词:大黄鱼弧菌血液生化指标脂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