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06-07LB03)

作品数:4 被引量:40H指数:4
相关作者:黄一茜杨惠民段娜李志红蒋根娣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脂肪
  • 4篇中医
  • 4篇中医证
  • 3篇脂肪肝
  • 2篇证候
  • 2篇证候分布
  • 2篇证型
  • 2篇中医证候
  • 2篇中医证候分布
  • 2篇中医证候分布...
  • 2篇中医证型
  • 2篇酒精
  • 2篇酒精性
  • 2篇非酒精性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1篇脂肪性
  • 1篇脂肪性肝病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体重

机构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保定市第一中...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张立苹
  • 2篇宫媛媛
  • 2篇李志红
  • 2篇段娜
  • 2篇蒋根娣
  • 2篇杨惠民
  • 2篇黄一茜
  • 1篇康澍
  • 1篇张洁

传媒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新中医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中医证型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实验室结果等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统一的量化表格,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判定证型,结合数理统计方法,比较各证型与年龄、性别、BMI、实验室结果等的相关性。结果:证型分布:肝郁脾虚型147例(52%),湿热内蕴型81例(28%),痰湿内阻型34例(12%),痰瘀互结型21例(7%),肝肾不足型2例(1%)。各证型出现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30~50岁,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MI越大,脂肪肝检出比例越大,二者呈正相关,体重超重、肥胖是NAFLD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在痰瘀互结型、湿热内蕴型患者中升高较肝郁脾虚型、痰湿内阻型明显,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这2种证型的患者肝脏炎症活动可能较明显。肝郁脾虚型患者的总胆固醇(TC)较其余3种证型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中NAFLD中医证型主要为肝郁脾虚型、湿热内蕴型、痰湿内阻型、痰瘀互结型,中老年是NAFLD发病的高峰期,体重超重、肥胖是NAFLD的重要危险因素。
段娜李志红黄一茜杨惠民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候体重指数
超声、CT定量诊断脂肪肝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比较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通过超声、CT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定量诊断,分析两者诊断的脂肪肝严重程度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229例,分为肝郁脾虚、痰湿内阻、痰瘀互结、肝肾不足、湿热内蕴5个中医证型,同时进行轻、中、重度分级。应用超声与CT检查对脂肪肝进行定量诊断,分析脂肪肝程度与中医各证型的关系。结果:①各中医证型在2种检查方法定量诊断脂肪肝分级的分布结果,均显示肝郁脾虚证以轻度脂肪肝为主,肝肾不足证以重度脂肪肝为主,经χ2检验,各中医证型间的脂肪肝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2种影像学方法诊断的轻中重度脂肪肝进行中医证型间的两两比较,其中肝郁脾虚证与痰瘀互结证、肝郁脾虚证与痰湿内阻证、肝郁脾虚证与肝肾不足证、肝郁脾虚证与湿热内蕴证、痰湿内阻证与肝肾不足证、肝肾不足证与湿热内蕴证的脂肪肝程度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果显示2种影像学方法的统计结果基本一致。结论:中医辨证分型与脂肪肝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判断各证型脂肪浸润程度具有参考价值;提示超声、CT检查均可作为规范脂肪肝中医证型的可行方法。
宫媛媛康澍张立苹蒋根娣
关键词:脂肪肝超声检查辨证分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的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收集19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症状、舌脉等四诊信息资料,运用因子分析的统计方法,对24个症状、舌脉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探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主要有肝郁化火证、脾气虚证、肝郁脾虚证、痰湿蕴结证、湿热内蕴证、血瘀证6个证型。主要相关脏腑为肝脾,病性有虚有实,实证有痰湿、湿热、血瘀、气滞(肝),虚证主要为脾气虚。结论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揭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证候分布特点。
段娜李志红黄一茜杨惠民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候
脂肪肝的CT定量定性分析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通过CT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进行定性定量诊断分析,探讨NAFL的CT诊断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NAFL 229例,分为肝郁脾虚、痰湿内阻、痰瘀互结、肝肾不足、湿热内蕴5个中医证型,均行肝脏螺旋CT扫描,测量肝、脾CT值,将不同中医证型NAFL的轻中重CT分级及肝、脾CT比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医证型之间CT定量诊断的轻、中、重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个证型之间肝、脾CT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脾CT比值按照秩次排列为肝郁脾虚证>湿热内蕴证>痰湿内阻证>痰瘀互结证>肝肾不足证。结论:NAFL的CT定量诊断与中医证型密切相关,各中医证型脂肪浸润程度的变化,与NAFL中医病因病机、证型演变相吻合,提示肝、脾CT比值可作为区分NAFL中医证型的客观性指标之一。
宫媛媛张立苹张洁蒋根娣
关键词:脂肪肝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证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