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4BA520A06-8)
- 作品数:9 被引量:171H指数:8
- 相关作者:皇甫湘荣黄绍敏寇长林宝德俊介晓磊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豫东沙区冬小麦套作花生轮作制度中磷肥分配施用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在豫东沙区进行冬小麦套作花生轮作制度中磷肥分配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套作花生生长周期中土壤速效磷的变化规律为“冬低夏高”,最低值出现在冬小麦出苗至起身期,最高值出现在花生苗期至结荚期,施用磷肥不改变这一规律;施用磷肥具有明显的以磷增氮效应,冬小麦和花生的氮素吸收利用率分别增加7%~20%和12%~24%;在冬小麦套作花生轮作周期中磷肥分配应掌握“重冬轻夏”的原则,但在土壤速效磷含量较低、磷肥相对不足情况下,一次大量集中施用应慎重。
- 宋志伟寇长林王秋杰
- 关键词:冬小麦花生轮作周期土壤速效磷
- 长期定位施肥小麦的肥料利用率研究被引量:53
- 2006年
- 以豫麦13、郑太育1号、临汾7203、郑州941、豫麦47、郑州8998、郑麦9023等7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15年9个不同施肥方式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小麦对氮磷钾肥的当季和累积利用率。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165kgN/hm^2)情况下,化肥处理中NPK和NP处理小麦的氮、磷利用率最高,分别为70.3%和68.4%及48.3%和46%,是最佳施肥配合;非氮磷配合的其他化肥处理(N、NK、PK)的小麦对肥料的利用率均最低,其中氮、磷的利用率为负值。玉米秸秆还田(SNPK)条件下小麦对氮、磷的利用率高于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小麦-大豆轮作中小麦的肥料利用率略高于小麦-玉米轮作;肥料用量愈大,肥料利用率愈低,MNPK处理的N、P、K平均当季利用率分别是1.5MNPK处理的1.2、1.4和1.1倍.NP、NPK、MNPK、SNPK处理的肥料利用率有累加效应,其中氮肥第1~5年累积较快,6年后稳定在48.9%~70%;磷肥15年一直累积,1~8年累积速度快,9年后较慢;钾肥1~5年累积较快,5~7年波动,8年后稳定在35%~39%。
- 黄绍敏宝德俊皇甫湘荣许为钢胡琳李民
- 关键词:小麦长期定位施肥肥料利用率
- 不同栽培因子对河南玉米产量的影响程度被引量:16
- 2006年
- 利用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不考虑交互作用),尽量保证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用差减法分别计算了14年来气候、施肥、土壤肥力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这3种主要影响因素中,气候因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程度最大,并且随施肥量而不同,9个处理平均为87%,其中对N、PK处理影响最大。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可减轻不良气候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程度次之,随年份不同变化较大;土壤肥力对玉米的影响程度在3种影响因子中最小,随施肥时间的增加没有明显变化,14年的平均值为60%。
- 黄绍敏杨先明皇甫湘荣宝德俊介晓磊
- 关键词:玉米产量气候因素定位施肥
- 磷锌配施对玉米棒三叶叶绿素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9
- 2006年
-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磷锌配施对玉米棒三叶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磷锌配施能提高玉米棒三叶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其中磷贡献最大,交互效应次之,锌作用相对较小。从经济有益角度,在不施磷(P0)和P1水平下均以施锌肥大约80mg/kg土为宜,在P2水平下,以不施锌肥为宜。
- 康利允文祥朋马政华杨建堂霍晓婷王文亮
- 关键词: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 小麦-玉米轮作下有机肥与氮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量氮及作物氮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8
- 2007年
-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氮肥和有机肥配施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氮和冬小麦、夏玉米吸氮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氮肥时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增加,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的土壤微生物量氮高于单施氮肥。在试验条件下,适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与单施氮肥相比,明显提高了冬小麦、夏玉米的吸氮量,且利于植株后期对氮的吸收。有机肥的施用量为7.5~22.5 t/hm^2时,氮肥的配施量应在225 kg/hm^2以下。
- 王霖晓沈阿林寇长林郭战玲马政华
- 关键词:有机肥氮肥小麦玉米土壤微生物量氮吸氮量
- 以氮高效管理为中心的小麦玉米轮作田施肥培肥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被引量:2
- 2010年
- 1课题介绍河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和产粮大省,小麦-玉米轮作是其主要的种植模式,小麦、玉米常年播种面积分别为470万公顷和200万公顷以上,占河南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80%。当前,河南省小麦、玉米生产中存在几个问题,包括:①缺乏对不同产量条件下作物需肥特性的了解和针对性施肥技术,
- 寇长林沈阿林王炜马政华郭战玲
- 关键词:小麦-玉米轮作施肥技术培肥技术高效管理播种面积
- 春性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被引量:43
- 2006年
- 对2004—2005年国家小麦品种展示的8个弱春性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依次为:单位面积穗数(0.8034)、每穗粒数(0.5492)、千粒重(-0.4146)、株高(0.3366)、穗长(0.0639)和每穗小穗数(0.1824),对产量的直接影响重要性依次为:千粒重(1.5139)、每穗粒数(1.0816)、单位面积穗数(1.0254)、株高(0.4358)、每穗小穗数(0.2968)和穗长(-0.0274),表明了农艺性状间具有明显的制约关系。提出了河南春性小麦高产育种的策略和高产栽培技术。
- 宋志伟杨首乐
- 关键词:春性小麦品种农艺性状通径分析
- 不同栽培因子对河南潮土上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5年
- 为明确各栽培因子在小麦生产中的作用,利用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在不考虑交互作用、尽量保证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用差减法分别计算了14年来气候、施肥、土壤地力、品种和轮作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这五种影响因素中,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程度最大,用校正的相对值法得到从2000~2004年施肥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为72.6%~82.7%,平均为78.8%;土壤地力对不同品种小麦的影响程度在34%~53%之间,12年的平均值为44%;气候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程度随施肥而不同,在21.2%~64.7%之间,10个处理平均为39%,气候对NK处理影响最大,对PK处理影响最小;小麦品种对产量的影响同样随施肥处理而不同,影响程度在15.8%~48%之间,平均为27%;小麦品种对单施氮肥影响最大,对秸秆还田影响最小,二者相差2倍;轮作方式的影响最小,14年平均为9.6%;不同年份的影响程度在0~26.3%之间.五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为:施肥>地力>气候>品种>轮作方式.
- 黄绍敏宝得俊皇甫湘荣寇长林杨桂梅介晓磊
- 关键词:小麦施肥地力气候轮作方式
- 长期定位施肥对强筋小麦郑麦9023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6年
- 在“国家潮土肥力监测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监测基地”15年不同施肥制度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强筋小麦郑麦9023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P和NPK处理的小麦产量、穗粒数、穗数、蛋白质组分含量和蛋白质产量、湿面筋产量较其他处理有明显的提高,且形成时间明显缩短,稳定时间较长,弱化度减小;N和NK处理的小麦千粒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较其他处理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小麦产量、蛋白质和湿面筋产量最低;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产量均与NPK处理差异不显著,千粒重、穗数、蛋白质含量均较NPK处理高,以增施有机肥料(1.5MNPK)处理表现最为明显;秸秆还田(SNPK)能够增加蛋白质组分含量。在生产实践中,无机肥料和有机肥料合理配施,不仅能够改良土壤,还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和改善品质,是保证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的施肥措施。
- 皇甫湘荣杨先明黄绍敏宝德俊许为钢胡琳介晓磊
- 关键词:长期定位施肥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