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074STKG21132)

作品数:4 被引量:85H指数:4
相关作者:吕巧灵吴克宁李玲杨锋路婕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土壤环境
  • 2篇土壤环境质量
  • 2篇土壤数据库
  • 2篇环境质量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储量
  • 1篇有机碳密度
  • 1篇数据库
  • 1篇碳储量
  • 1篇碳密度
  • 1篇土壤环境质量...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碳
  • 1篇土壤有机碳储...
  • 1篇农产
  • 1篇农产品
  • 1篇农产品产地
  • 1篇重金

机构

  • 4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4篇吴克宁
  • 4篇吕巧灵
  • 3篇李玲
  • 2篇冯新伟
  • 2篇路婕
  • 2篇杨锋
  • 1篇韩春建
  • 1篇于建军
  • 1篇陈伟强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4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郑州市城市化过程中耕地资源及土壤环境的变化被引量:5
2008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城郊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在耕地数量逐年锐减的同时,耕地土壤环境质量随之变化。本文以郑州市为例,利用1989年-2003年统计资料和2003年采样分析数据,对郑州市耕地资源的数量和土壤环境质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郑州城市化的发展,郑州市耕地数量总体上呈持续递减趋势,年均减少耕地379.78hm^2,年均耕地减少率为0.96%;各区耕地空间变化率相差显著,尤以惠济区耕地数量变化较大;未来耕地数量递减速度将进一步加快,耕地转为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郑州市东、北方向,符合郑州市的城市化发展方向。研究还表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市区扩张对土壤环境影响较为明显,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积逐渐加重,尤其是铬的浓度增加明显,其次是砷,其他重金属元素则轻一些,土壤质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变化趋势在空间上与城市化发展大体一致。
李玲路婕冯新伟吕巧灵韩春建吴克宁
关键词:城市化耕地资源土壤环境质量
基于不同标准的郑州市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被引量:26
2008年
以郑州市耕地土壤为例,对其表层重金属Pb、Cr、Cd、Hg、As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按照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分别根据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标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标准进行了评价,同时应用克里格插值方法进行空间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变异程度由大到小为:Hg、Cr、Pb、As、Cd;全区土壤环境质量完全满足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北部和东南部大部分满足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的要求,而仅约半数的土壤适宜发展有机农业生产。可为农业生产发展规划和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辅助决策。
李玲冯新伟路婕陈伟强吕巧灵吴克宁
关键词:土壤环境质量重金属农产品产地
河南省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空间分布被引量:49
2008年
利用河南省1∶20万土壤数据库估算了河南省土壤有机碳储量,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河南省陆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约为10.27×108t,占全国储量的1.15%;土壤平均碳密度为7.46kg.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60kg.m-2;有机碳储量在前4位的土壤类型为潮土、褐土、粗骨土和黄褐土,碳储量都大于1.0×108t,四者之和占全省总储量的69.65%;沼泽土的有机碳密度最大,为24.54kg.m-2,其次为山地草甸土和棕壤,分别为17.69和14.64kg.m-2,三者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其碳储量之和仅占全省的6.34%;石质土和风沙土的碳密度含量最低,分别为1.32和1.38kg.m-2;全省的土壤有机碳密度主要在5~10kg.m-2范围内变动.
于建军杨锋吴克宁李玲吕巧灵
关键词:有机碳储量有机碳密度土壤数据库
基于1:20万数据库的河南省土壤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MAPGIS)和EXCEL建立了河南省1:20万土壤数据库,根据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973"项目提出的土壤肥力质量指标体系(pH值)和全国土壤养分分级标准(有机质、全氮、速效钾)编制出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土壤表层属性专题分异图并分析其分布特征;利用SPSS对不同土壤类型和成土母质间的多种土壤表层属性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土壤类型和成土母质对表层土壤属性都有影响,特别对有机质和pH值影响尤其显著。在1:20万尺度范围内,土壤类型对有机质、pH值、全氮和阳离子交换量起到主导作用,成土母质对有机质和pH值起主导作用,土壤类型对土壤各属性的影响程度要大于成土母质。
杨锋吴克宁吕巧灵
关键词:土壤数据库空间分异方差分析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