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839)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郝文波孙晓敏李明贾钰华王萍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原虫
  • 3篇疟原虫
  • 3篇恶性疟
  • 3篇恶性疟原虫
  • 2篇克隆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蛋白
  • 1篇血型糖蛋白
  • 1篇血型糖蛋白A
  • 1篇疫苗
  • 1篇噬菌体
  • 1篇噬菌体随机肽...
  • 1篇随机肽库
  • 1篇糖蛋白
  • 1篇疟疾
  • 1篇疟疾疫苗
  • 1篇肽库
  • 1篇位点
  • 1篇结构域

机构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4篇孙晓敏
  • 4篇郝文波
  • 3篇李明
  • 2篇贾钰华
  • 1篇宁云山
  • 1篇罗仁
  • 1篇张冬梅
  • 1篇潘卫庆
  • 1篇王萍
  • 1篇洪艳华

传媒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疟疾疫苗的重要候选抗原——EBA-175被引量:2
2005年
EBA-175是恶性疟原虫在红内期裂体增殖时合成并在裂殖体破裂时释放入血的一种可溶性蛋白,其具有红细胞结合功能的EBA-175Ⅱ区F2结构域能与红细胞表面血型糖蛋白特异性结合。本文总结了EBA-175的结构功能、株系变异及基因表达情况。
孙晓敏郝文波
关键词:基因表达
恶性疟原虫EBA-175与血型糖蛋白A结合位点的鉴定
2007年
目的探索EBA-175与GPA之间的结合信息,为疟疾短肽疫苗及拮抗药物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以EBA-175重组蛋白为靶,采用亲和筛选法对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进行3轮筛选,通过ELISA、竞争抑制试验、Dot-ELISA及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鉴定获得的噬菌体短肽与EBA-175之间的结合特性。对阳性克隆进行DNA序列测定,推导其十二肽的氨基酸序列并与GPA氨基酸全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较。结果经3轮亲和筛选后,结合噬菌体得到良好富集。从第3轮洗脱液铺制的琼脂板中随机挑取30个噬菌体单克隆,ELISA检测有27个为阳性,阳性率达90%。竞争性ELISA显示多数阳性噬菌体能竞争抑制EBA-175与其单抗结合。DNA及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24个噬菌体展示十二肽中共有序列IRR与GPA的114-116位氨基酸同源。结论阳性噬菌体表达的短肽是EBA-175所识别的模拟表位,IRR几位氨基酸可能对EBA-175与GPA的结合起重要作用。
孙晓敏郝文波李明罗仁贾钰华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血型糖蛋白A噬菌体随机肽库
抗恶性疟原虫EBA-175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初步鉴定
2005年
目的制备抗恶性疟原虫EBA-175的单克隆抗体(McAb),为恶性疟原虫的诊断及疫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恶性疟原虫EBA-175(Ⅱ区F2段)重组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McAb,间接ELISA筛选分泌高滴度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测定其免疫球蛋白亚类及其效价,ELISA、Western blot试验分析其特异性.结果筛选获得6株稳定分泌抗重组EBA-175 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1F3、2E8、2H5、4A1、4C3、4H9,6株McAb经鉴定其亚类5株为IgG1,1株为IgG2a,6株McAb的培养上清ELISA效价为1:256~1:512,腹水效价为1:12 800~1:25 600,间接ELISA显示其中4株McAb 1F3、2H5、4A1、4H9能与恶性疟原虫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只有1F3、4A1、4H9在Western blot试验中识别恶性疟原虫Mr约35000的虫源蛋白.结论获得了能稳定分泌高特异性抗EBA175 McAb的杂交瘤细胞.
郝文波洪艳华孙晓敏宁云山张冬梅潘卫庆李明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单克隆抗体
恶性疟原虫海南株(FCC1/HN)EBA-175Ⅱ区F2结构域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构建EBA-175Ⅱ区F2结构域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方法采用PCR的方法从恶性疟原虫基因组DNA中扩增出EBA-175Ⅱ区F2结构域856~1848bp基因,定向克隆入PMD18-T质粒,再经BamHⅠ和XhoⅠ酶切亚克隆入高效表达载体pET23a(+)。重组质粒经PCR、酶切、测序鉴定后,在BL21(DE3)菌株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结果重组质粒经序列测定证实插入基因为目的基因,符合表达框架,经IPTG诱导,在BL21(DE3)菌株中以非融合蛋白形式表达,SDS-PAGE电泳显示在约36.4kDa处可见明显蛋白增粗条带,与预期结果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EBA-175Ⅱ区F2结构域基因表达载体,并在BL21(DE3)中有效表达。
孙晓敏郝文波王萍李明贾钰华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分子克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