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05L515)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郝一文程大也刘冰彧陈进涛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比较无菌接合机与针穿刺方法接合对血液溶血程度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比较无菌接合机(sterile connection device,SCD)与针穿刺方法接合对血液溶血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正常献血者标本10份,保存1、10、20和30 d。采用SCD法和针穿刺法对标本进行处理,测定SCD处理组、针穿刺组和无处理对照组的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计算溶血率,比较3组差异和3种处理方法的相关性。结果3组血液标本不同保存时间的游离血红蛋白和溶血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D法和针穿刺法溶血率的相关系数>0.8。结论SCD法和传统的针穿刺法在接合白细胞过滤器的应用上对血液溶血程度的影响无差异。
- 程大也刘冰彧郝一文
- 关键词:血液成分游离血红蛋白溶血率
- 红细胞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对锚蛋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本研究探讨红细胞蛋白激酶C(PKC)活性变化对锚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γ-P32标记和免疫沉淀法检测锚蛋白磷酸化情况;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方法观察PKC和锚蛋白的细胞内分布情况;利用红细胞变形仪测定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测量红细胞衍射斑的长短轴之比表示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PKC激活剂佛波酯(PMA)处理实验组红细胞1min、5min、10min、30min、1h、2h,PMA处理后即刻发生锚蛋白的磷酸化、PKC和锚蛋白细胞内同步移位及共分布现象,磷酸化高峰值和发生这种分布改变的红细胞百分率于30min达最高。PMA处理的红细胞在不同切应力(50,100,200,300N/m2)下,其变形指数都于30min达最大;不同切应力下的变形指数都与发生PKC和锚蛋白细胞内同步移位的细胞百分率显著负相关。结论红细胞PKC活化后可以对锚蛋白进行磷酸化,并引起锚蛋白和PKC发生细胞内同步移位和共分布,这可能是造成红细胞变形性发生改变的新机制。
- 郝一文程大也陈进涛陈海伟
- 关键词:红细胞蛋白激酶C锚蛋白变形性
- 红细胞表面CD44s对红细胞免疫黏附胃癌细胞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研究红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标准型CD44(CD44s)对红细胞黏附胃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正常人红细胞表面CD44s表达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细胞表面透明质酸(HA)表达情况;以胃癌细胞红细胞花环形成率来评价红细胞对胃癌细胞的黏附能力。结果正常人红细胞表面CD44s平均荧光强度为308.694±8.643;胃癌细胞表面的透明质酸平均IOD值为4617±1775.363;经鼠抗人CD44s单克隆抗体处理过的正常人红细胞黏附胃癌细胞的能力显著下降,胃癌细胞红细胞花环形成率为(20.6±9.232)%,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红细胞表面CD44s在红细胞免疫黏附胃癌细胞的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 陈进涛郝一文陈海伟
- 关键词:红细胞透明质酸胃癌细胞免疫黏附
- 不同保存液对血小板体外保存期间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不同血小板保存液对血小板体外保存期间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应用3种保存液(血浆、Seto和A)保存浓缩血小板,在保存的第1、5、7和10天,进行血小板计数,并检测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胶原诱导的聚集反应、pH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小板活化率及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结果A保存液组血小板溶液的pH和pCO2比血浆组和Seto保存液组稳定。MPV3组比较差异较小。血浆组和Seto保存液组血小板活化率随保存时间延长而上升,而A保存液组比较稳定。血浆组和Seto保存液组血小板聚集率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大幅度下降,A保存液组保持在70%左右。A保存液组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幅度低于血浆组和Seto保存液组。结论A保存液在维持血小板体外保存期间质量的作用上优于血浆和Seto保存液。
- 程大也郝一文陈海伟
- 关键词:血小板保存液
- 无菌接合机在白细胞过滤中对血液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无菌接合机(SCD)在白细胞过滤中对血液成分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正常献血者标本20份,保存1、10、20和30d。采用SCD法和传统针穿刺法对标本进行处理,测定SCD处理组、针穿刺组和无处理对照组的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计算溶血率,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差异和两种方法的相关性。结果3组血液标本不同保存时间的游离血红蛋白和溶血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D法和针穿刺方法两组溶血率的相关系数>0.9。结论SCD法和传统的针穿刺法在接合白细胞过滤器的应用上对血液成分质量的影响无差异。
- 程大也刘冰彧郝一文
- 关键词:血液成分游离血红蛋白溶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