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04B07)

作品数:12 被引量:58H指数:5
相关作者:王晨阳郭天财李耀光孙德祥马冬云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小麦
  • 6篇冬小麦
  • 5篇籽粒
  • 2篇籽粒灌浆
  • 2篇抗氧化
  • 2篇寄生
  • 2篇灌浆
  • 2篇灌水
  • 1篇氮肥
  • 1篇淀粉
  • 1篇淀粉糊
  • 1篇淀粉糊化
  • 1篇淀粉糊化特性
  • 1篇冬小麦产量
  • 1篇冬小麦旗叶
  • 1篇冬小麦籽粒
  • 1篇都市型
  • 1篇都市型农业
  • 1篇蚜茧蜂
  • 1篇烟蚜

机构

  • 10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商丘市农林科...
  • 1篇洛阳农林科学...

作者

  • 6篇王晨阳
  • 5篇郭天财
  • 3篇王同朝
  • 3篇马冬云
  • 3篇孙德祥
  • 3篇李耀光
  • 2篇尹新明
  • 2篇谢迎新
  • 2篇杜孟芳
  • 2篇刘卫星
  • 2篇安世恒
  • 2篇秦海霞
  • 1篇汪敏
  • 1篇贺德先
  • 1篇冯伟
  • 1篇张黛静
  • 1篇朱云集
  • 1篇李秋霞
  • 1篇秦峰
  • 1篇赵艳岭

传媒

  • 3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河南科学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

  • 3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氮耦合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冬小麦矮抗58为材料,在小麦生育期不灌水(W0)和拔节期灌水(W1)两个水分处理下,研究了不施氮肥(N0),180 kg/hm(2N1),240 kg/hm(2N2),300 kg/hm(2N3)4个施氮水平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灌水处理小麦籽粒产量、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明显高于不灌水处理,但灌水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明显低于不灌水处理.相同水分处理下,不同施氮处理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均以240 kg/hm2施氮处理产量最高.研究还发现,在拔节期灌水处理条件下,小麦籽粒灌浆后期存在"灌浆小高峰"现象,这可为最终提高籽粒千粒重,进而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奠定基础.综上所述,适宜的水分处理和合理的施氮量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
李娜娜谢迎新朱云集王晨阳郭天财
关键词:水氮耦合冬小麦籽粒灌浆
烟蚜茧蜂寄生对麦二叉蚜体内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是蚜虫生物防治上的重要寄生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蚜虫被寄生后不同时期体内相关保护酶和解毒酶的活性变化情况,研究了烟蚜茧蜂寄生后对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Rondani)体内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麦二叉蚜被寄生后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性在12、72 h时极显著低于对照组。酸性磷酸酯酶(ACP)活性在3、5 h时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在24 h时ACP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碱性磷酸酯酶(AKP)活性变化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仅在10、12 h时AKP活性略高于对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24 h时显著高于对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6 h时显著低于对照,在24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变化。推测烟蚜茧蜂寄生后对麦二叉蚜体内ACh E活性有抑制作用,对ACP、CAT、POD活性后期有激活作用,对AKP、T-SOD活性无显著影响。
燕赛英杜孟芳尹新明安世恒王同朝贺德先
关键词:烟蚜茧蜂麦二叉蚜解毒酶保护酶
收获时期及储藏温度对黑小麦籽粒酚酸及组分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阐明收获时期和储藏温度对黑小麦籽粒酚酸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提高小麦营养品质提供参考依据。对不同收获时期(蜡熟末期和完熟期)及储藏温度(4、25和45℃)下黑小麦籽粒中总酚、总类黄酮含量、酚酸组分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蜡熟末期收获籽粒中总类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FRAP值)显著高于完熟期样品。对于酚酸组分而言,不管是不溶性束缚型还是可溶性共价态,阿魏酸和对香豆酸均表现为蜡熟期收获籽粒显著高于完熟期籽粒。在45℃条件下储藏小麦籽粒中总酚、总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FRAP值、TEAC值)较高;不溶性束缚型丁香酸、阿魏酸及酚酸总和也表现在45℃储藏时显著高于其他温度。总体而言,小麦在蜡熟末期收获可以最大程度保持籽粒中酚酸含量;而在收获后45℃储藏则有助于提高籽粒中酚酸含量,有利于小麦营养品质的改善。
李耀光秦海霞丁会纳马冬云孙德祥王晨阳郭天财
关键词:黑小麦储藏温度抗氧化酚酸
小麦田间测产和实际产量转换系数实证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小麦田间测产与实际产量的折算系数长期以来一直采用0.85,但是在近些年的实践中,发现实打验收和实收产量往往高于这一系数折算后的理论产量,导致在测产系数是否需要调整及调整幅度上颇存争议。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利用连续7年的田间小区试验取样测产和实收产量结果,结合大田取样测产和实打收获案例,对田间取样测产和实收产量之间的转换系数(即测产系数)进行了系统计算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使用实测千粒重进行产量估算时,测产系数平均为0.85,而使用常年千粒重时平均为0.92。由于千粒重不同年份间波动较大,因此建议在田间理论测产中使用当年实测千粒重时,折算系数采用0.85;使用常年千粒重时,测产系数采用0.90。
李向东吕风荣张德奇杨程王汉芳邵运辉方保停岳俊芹马富举秦峰
关键词:小麦穗粒数千粒重
灌水模式对冬小麦花后光合、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为筛选出商丘地区冬小麦高产和水分高效利用的适宜灌水模式,2011-2013年在大田条件下,以周麦18为试验材料,以全生育期不灌水作为对照(W0),研究了拔节期灌水120mm(W1)、孕穗期灌水120mm(W2)、拔节期和孕穗期各灌水60mm(W3)、拔节期和灌浆期各灌水60mm(W4)以及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各灌水40mm(W5)五种灌溉模式对冬小麦花后旗叶光合、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灌浆前期(开花后15d)旗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分别在11:00和15:00达到峰值。灌水促进了花后旗叶光合作用,净光合速率平均增加145.9%。与W0处理相比,灌水处理在2011-2012和2012-2013年总耗水量分别增加13.8%和18.6%,土壤贮水消耗量和降水量占总耗水中的比例分别下降了60.6%、12.4%和46.2%、15.6%。灌水增加了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在平水年型(2011-2012年)下,W3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率最高,较W0处理分别增加27.5%和8.8%;在丰水年型(2012-2013年)下,以W1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较W0处理分别增加65.6%和36.4%。
刘卫星朱伟王永强曾辉韩同进孟自力闫向泉王晨阳
关键词:冬小麦灌水模式光合作用耗水特性
不同水氮处理对豫麦49-198籽粒抗氧化物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2012—2013年度,在河南温县和郑州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水氮处理对冬小麦品种豫麦49-198籽粒总酚、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纯氮0-300 kg hm^-2范围内,所有观测指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以施氮300 kg hm^-2处理最高。随灌水次数(0-2次)的增加,总酚、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灌拔节水处理最高;类胡萝卜素含量在不同试点间表现不一致。水氮耦合,以灌拔节水+施氮240-300 kg hm^-2处理的抗氧化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较高,而总酚、类黄酮及类胡萝卜素的积累量则以灌拔节和开花水+施氮240-300 kg hm^-2处理较高。相关分析表明,籽粒总酚、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总酚、类黄酮含量增加可以提高小麦籽粒抗氧化活性;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及硝态氮含量与籽粒抗氧化物质含量的相关性存在差异,总体而言,氮含量有助于总酚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积累,而水分含量可能有助于类黄酮含量的提高。
孙德祥马冬云王晨阳李耀光刘卫星李秋霞冯伟郭天财
关键词:灌水氮肥冬小麦抗氧化物质籽粒
作物群落栽培系统抗病虫草害机制研究进展
2016年
作物生长过程中,病虫草害威胁着作物个体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作物群体的生物产量。近年来研究发现,采用多样化种植方式,由单作转变为不同类作物间作、套作,形成作物群落栽培系统,可改善群体结构、增强抗性水平,提高作物产量。综述了作物群落栽培系统抗病虫草害的六种机制,探讨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作物群落栽培系统抗病虫草害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杨天啸王永彦崔党群王同朝
关键词:病虫草害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纹枯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严重病害之一。2009—2010年,从河南省周口、安阳、南阳、新乡、焦作、驻马店信阳、漯河等13个地区30个县(市)分别并分离到157株小麦纹枯病菌。细胞核染色结果表明,所分离菌株均为双核丝核菌。菌...
汪敏吕柏林邢小平袁虹霞李洪连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丝核菌RDNA-ITSISSR
文献传递
耕作施肥模式对豫中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以百农矮抗58为供试材料,于2009-2010年研究了2种耕作方式(A1:浅耕20cm;A2:深耕30cm)和3种施肥模式(B1:仅施专用复合肥750kg/hm2;B2:施专用复合肥750kg/hm2+鸡粪1 500kg/hm2;B3:施专用复合肥750kg/hm2+饼肥3 000kg/hm2)对豫中地区(漯河)小麦干物质积累和籽粒灌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浅耕相比,深耕模式下小麦株高降低,后期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增加17.5%,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增加5.1%,籽粒灌浆能力增强。B2施肥模式下,穗粒数为36.8粒,比B1模式增加4.9%,千粒重为53.9g,比B3模式高出3.5%,但其成穗数较低,仅为B1模式的94%,因而影响了籽粒产量的提高。A2B2模式下成熟期小麦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穗粒数及粒质量均最高,如能进一步提高其成穗数,可以作为该区适宜的耕作施肥模式。
李春喜余海波姜丽娜赵艳岭邵云张黛静
关键词:小麦干物质积累籽粒灌浆
城区农业发展初探——以郑州市金水区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科学规划城市农用地,有必要确立都市农区概念,定位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类型为典型的都市型农业,指出发展都市型农业的必要性。从城区农业发展类型入手,分析城郊型农业与都市型农业的特点和区别,并根据郑州市金水区农业特点,提出用产业化思路发展推进土地流转和吸引社会资金等有效发展都市型农业的建议。
刘东洋
关键词:城郊型农业都市型农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