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6BAD26B0702)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孙保平李锦荣赵岩王引乾周文渊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遥感
  • 2篇土地利用
  • 2篇退耕
  • 2篇退耕还林
  • 1篇载畜量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生物量
  • 1篇天然草场
  • 1篇退耕还林地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稳定性
  • 1篇物量
  • 1篇物种
  • 1篇物种多样性
  • 1篇林地
  • 1篇草场
  • 1篇草量
  • 1篇产草量

机构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4篇孙保平
  • 3篇李锦荣
  • 2篇周文渊
  • 2篇王引乾
  • 2篇赵岩
  • 1篇王庆
  • 1篇赵廷宁
  • 1篇钟晓娟
  • 1篇周湘山
  • 1篇张博
  • 1篇郭建英
  • 1篇王同顺

传媒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盐池县天然草场产草量与载畜量调查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由于近几年的连续干旱,盐池县天然草场植被呈现一定的退化趋势。从防止草地退化沙化的目的出发,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天然草场的产草量和载畜量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盐池县天然草场的合理载畜量为40.85万标准羊单位,实际超载23.39万羊单位,超载率为57.25%。
王庆孙保平赵廷宁
关键词:产草量载畜量
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及其预测——以河北省涉县为例被引量:10
2010年
以河北省退耕还林典型县涉县为研究对象,根据1999年和2007年2期TM影像资料和其它辅助资料,分析了涉县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特征和各类型之间的转化情况,并利用马尔可夫模型对2015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河北涉县1999—2007年,因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林地和高覆盖草地的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分别增长了6.41%和5.61%;耕地和中覆盖草地面积有较大幅度降低,分别减少了7.68%和4.60%;可以看出林地,草地和耕地是本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类型,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相互转化分布较广。到2015年林地和高覆盖草地持续增加,分别增长了2.00%和1.23%;耕地面积持续降低,减少了3.74%;林地,草地和耕地始终为主要的转化类型,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合理利用与保护该区的林地,草地和耕地资源,是该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途径。此研究初步实现了对区域生态环境变换的动态监测,为河北涉县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环境调查及动态监测提供可行的方法。
周湘山孙保平赵岩李锦荣周文渊王同顺王引乾钟晓娟
关键词:遥感
定西市安定区退耕还林地植物群落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选择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生物量作为研究的基本指标,分别探究了安定区不同林型下群落稳定性和植物的水土保持功能。结果表明:从物种多样性对群落稳定性的影响来看,应选择适生树种及合理的配置体系以提高物种多样性,进而促进群落的稳定;从对各植物种的生物量定量分析来看,山桃、柠条生物量,尤其是枯落物生物量较高,分别为790.00kg/hm2和652.30kg/hm2,可以发挥其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土壤养分,蓄水保水的作用。
王引乾孙保平李锦荣赵岩周文渊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群落稳定性生物量退耕还林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退耕还林前后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利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1999年与2007年两期TM影像数据,并结合当地土地部门的统计材料,对该地区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进行研究,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前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客观评价安定区退耕前后的生态环境动态走势。结果表明:耕地面积由1999年占总面积的20.24%降低到2007年占总面积的9.76%,林地面积由22.45%提高到38.86%;农田的主要转化类型为林地和草地,林地的主要转化类型为草地,草地的主要转化类型由低覆盖型向高覆盖型转变。此研究初步实现了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动态监测,旨在为黄土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环境调查及动态监测提供可行的方法。
张博孙保平郭建英李锦荣
关键词:退耕还林遥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