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864)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周光炎周芸陶箭焦志军丁庆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共刺激
  • 2篇调节性
  • 2篇调节性T细胞
  • 2篇增殖
  • 2篇细胞因子
  • 2篇细胞因子分泌
  • 2篇细胞增殖
  • 2篇节性
  • 2篇角朊
  • 2篇角朊细胞
  • 2篇共刺激分子
  • 2篇分泌
  • 2篇分子
  • 2篇T细胞
  • 2篇B7-H1
  • 2篇刺激分子
  • 1篇抑制性
  • 1篇抑制性受体
  • 1篇受体

机构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周光炎
  • 3篇周芸
  • 2篇焦志军
  • 2篇陶箭
  • 1篇唐军
  • 1篇王胜旺
  • 1篇江阳
  • 1篇程琳琳
  • 1篇辛利军
  • 1篇周晓荣
  • 1篇周洪
  • 1篇路丽明
  • 1篇丁庆
  • 1篇王保龙
  • 1篇张冬青
  • 1篇张汉明

传媒

  • 2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现代免疫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共刺激分子B7-H1转染角朊细胞对T细胞增殖、细胞因子分泌和表面标记的作用被引量:4
2003年
分析B7 H1共刺激分子阳性细胞激活的T细胞亚群表面标志和细胞因子分泌格局的变化 ,初步鉴定所诱导具有调节功能的人体T细胞亚群生物学特性。用抗CD3、CD2 8抗体分别作为第一和第二信号的来源 ,建立了T细胞体外增殖体系 ,引入B7 H1阳性A4 31细胞。结果表明B7 H1阳性A4 31细胞提供第二信号并加入抗CD3分子时 ,引起纯化的T细胞中等程度增殖 ,IL 10和TGF β升高 ,CD4 5RBlowT细胞亚群比例增加。而在阳性对照组 (同时加抗CD3和抗CD2 8抗体 )可见T细胞高度增殖 ,此时再加入B7 H1阳性A4 31细胞 ,增殖反应受到抑制 ,加入B7 H1封闭型单抗 ,抑制缓解。认为B7 H1阳性A4 31细胞具有双向效应 :当CD2 8不参与共刺激时 ,由B7 H1发挥共刺激作用 ,协同抗CD3抗体引起T细胞增殖 ;一旦T细胞从抗CD3和抗CD2 8抗体获得第一和第二信号出现高度增殖时 ,B7 H1阳性A4 31细胞发挥抑制作用。B7 H1阳性A4 31细胞提供第二信号的T细胞增殖 ,含有呈现典型Tr1细胞表型。针对增殖性T细胞应答 (如移植排斥 ) ,表达B7 H1的非专职性抗原递呈细胞KC ,可选择性诱导人体调节性T细胞 (Tr1)的分化 ,发挥负向调节作用。
陶箭周芸王胜旺王保龙张汉明程琳琳张冬青周光炎
关键词:B7-H1共刺激分子角朊细胞T细胞增殖细胞因子调节性T细胞
小鼠B7H1-Ig融合蛋白诱导免疫抑制的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为了探讨小鼠B7H1-Ig融合蛋白诱导免疫抑制的机制,应用抗CD3抗体协同B7H1-Ig融合蛋白刺激纯化的CD4+T细胞,检测其增殖效应和培养上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并观察B7H1-Ig对不同品系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抑制作用。发现B7H1-Ig有引起T细胞先增殖后抑制的现象,其抑制作用通过IL-10、TGF-β和受体PD-1,并有调节性T细胞的参与。研究为B7H1-Ig进一步应用于临床疾病的免疫调控打下基础。
丁庆路丽明周芸辛利军江阳焦志军周晓荣周光炎
关键词:免疫抑制共刺激调节性T细胞
协同刺激因子B7家族成员的抑制性受体与负向免疫调节被引量:1
2005年
维持淋巴细胞的正常功能需要正负向协同刺激信号的同时参与。两种信号决定了T、B细胞对抗原特异性刺激的敏感性和应答方式。二者的平衡使机体在避免对自身抗原产生不适当反应的同时,又能对外来抗原显示足够强的应答能力。多年来有关协同信号的研究,对相关分子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已大大深化,特别是其中的B7分子及其受体家族。该家族的负向调控作用是通过其抑制性受体来实现的。目前已发现3种抑制性受体: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分子(CTLA-4)、程序性死亡分子(PD-1)和B、T细胞弱化因子(BTLA)。对其效应机制的研究,将对免疫调节以及自身免疫、肿瘤免疫和移植免疫产生深远影响。
焦志军周光炎
关键词:协同刺激因子抑制性受体T细胞
TPA和IFN-γ活化角朊细胞对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的作用被引量:5
2003年
角朊细胞激活对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的作用。TPA和IFN γ联合作用 ,激活角朊细胞表达表面分子 ,FACS检测MHCI、II类分子和CD80、CD86分子水平 ,RT PCR检测B7 H1共刺激分子表达。由激活角朊细胞提供T淋巴细胞激活的第二信号 ;绵羊红细胞花环沉淀分离纯化T细胞 ,抗CD3单抗提供第一信号 ,建立体外混合培养系统 ,3 H TdR渗入法检测T细胞增殖 ,ELISA检测培养上清细胞因子浓度。结果显示 ,TPA和IFN γ联合作用可诱导角朊细胞表达B7 H1共刺激分子 ,并上调其MHCII类分子。以B7 H1为第二信号 ,可以协同抗CD3单抗对T细胞的增殖作用 ,并呈现独特的细胞因子分泌格局。因此角朊细胞激活后表达B7 H1共刺激分子 ,此第二信号可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 。
陶箭周洪唐军周芸周光炎
关键词:角朊细胞B7-H1共刺激分子T淋巴细胞增殖细胞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