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DA3B04)

作品数:24 被引量:170H指数:10
相关作者:陈小兵刘小京肖辉潘洁程文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天津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农业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5篇土壤
  • 13篇盐碱
  • 13篇碱地
  • 12篇盐碱地
  • 7篇盐分
  • 7篇灌溉
  • 6篇滨海盐碱
  • 6篇滨海盐碱地
  • 5篇盐土
  • 5篇盐渍
  • 5篇土壤水
  • 5篇咸水
  • 5篇咸水结冰灌溉
  • 5篇滨海盐土
  • 4篇入渗
  • 4篇水盐
  • 4篇苏打
  • 4篇土壤盐
  • 4篇黄河三角洲
  • 3篇盐渍土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
  • 6篇长安大学
  • 6篇天津市农业科...
  • 6篇天津市农业资...
  • 5篇烟台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遗...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中国科学院烟...
  • 2篇天津市农作物...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7篇陈小兵
  • 6篇王立艳
  • 6篇程文娟
  • 6篇潘洁
  • 6篇刘小京
  • 6篇肖辉
  • 5篇张秀梅
  • 5篇陆文龙
  • 5篇吴从稳
  • 4篇郭凯
  • 4篇王志春
  • 4篇杨帆
  • 4篇郭建青
  • 4篇颜坤
  • 3篇安丰华
  • 2篇李向军
  • 2篇杨勇
  • 2篇王云贺
  • 2篇于君宝
  • 2篇杨洪涛

传媒

  • 4篇中国生态农业...
  • 3篇天津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村水利...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地理科学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园艺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土壤与作物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河三角洲边际性土地资源开发与生物质能源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黄河三角洲具有丰富的后备土地资源,将边际性土地开发与生物质能源发展相结合,有利于该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物质能原料的高效、可持续供应。在深入分析黄河三角洲水土资源和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现状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生物能源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探讨了甜高粱、菊芋、柳枝稷和蓖麻等能源植物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化土地规模化种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从技术、政策和市场等方面提出了促进黄河三角洲生物质能发展和边际性土地开发的几点关键建议,对当前黄河三角洲水土资源科学开发具有指导性意义。
吴从稳陈小兵位才波徐化凌张立宾刘守军张培农毕玉波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生物质能源能源作物盐碱地
两个柽柳种生长发育特性及利用价值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通过对盐生植物柽柳属两个种的生长表现观察和不同种植形式的应用,初步揭示了柽柳属两个种在人工栽培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习性及其利用价值。结果表明:柽柳的花芽在当年形成,当年开放,花期持续时间长,开花数量大;短穗柽柳的花芽当年形成,第二年春开放,且开花数量小,时间短。在天津地区,柽柳较短穗柽柳观赏价值高,可用于盐碱地造灌木林、绿篱;此外,获得符合园林绿化的乔化柽柳苗木将极有利用价值。
付任胜管长志尹立荣陈磊夏时云
关键词:盐生植物柽柳生长发育盐碱地绿化
黄河三角洲滨海棉田土壤盐分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黄河三角洲棉田试验区土壤盐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区土壤为中度盐渍化,且盐分呈现一定的表聚现象;土壤各层盐基离子中,阳离子以Na+为主,阴离子以Cl-为主,这两种离子对棉花生长的毒害作用尤为突出;土壤盐分含量与Na+、SO42-、Cl-、Mg2+、Ca2+、NO32-、HCO32-离子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Na+、Cl-及SO42-是影响试验区棉田盐渍化的主要特征因子。本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盐渍化土地科学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吴从稳陈小兵王松涛蒋名亮颜坤付廷红金海珠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棉田土壤盐渍化主成分分析盐分特征
不同钠吸附比的咸水结冰融水入渗后滨海盐土的水盐分布被引量:14
2011年
在室内利用相同矿化度(10 g.L-1)、不同钠吸附比(5、10和30)的咸水进行咸水结冰融水模拟试验、结冰融水入渗和咸水直接入渗的土柱试验,以淡水处理为对照,分析不同钠吸附比咸水结冰融水入渗下滨海盐土水盐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咸水冰融化过程中,融出水的矿化度和钠吸附比均呈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咸水结冰融水入渗速度和入渗深度均快于和深于淡水。咸水钠吸附比越小,结冰融水入渗速率越快、深度越深。水盐分布也表现为低钠吸附比咸水结冰处理的表层土壤含水量较低,水分向深层迁移,这种水分分布也使盐分向深层运移,表现为表层土壤含盐量低,深层土壤含盐量大。土层含水量低钠吸附比咸水处理高于高钠吸附比处理,10~45 cm土层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表层土含盐量低钠吸附比处理高于高钠吸附比处理,且咸水处理下土壤脱盐的深度大于淡水处理。钠吸附比5的咸水结冰处理,0~10 cm土壤平均含水量和含盐量分别为30.3%和1.1 g.kg-1,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为比较咸水结冰灌溉和咸水直接灌溉的效果,室内利用含盐量为10 g.L-1、钠吸附比10的咸水进行直接入渗的土柱(土壤含盐量为21.3 g.kg-1)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与咸水直接入渗处理相比,咸水结冰融水处理盐分淋洗效果更好,该处理0~25 cm土层平均土壤含盐量为2.9 g.kg-1,显著低于咸水直接入渗的10.6 g.kg-1。
郭凯陈丽娜张秀梅刘小京
关键词:滨海盐土钠吸附比入渗盐碱地改良
黄河三角洲农田灌溉前后土壤盐分时空变异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分别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了灌溉前、后黄河三角洲田块尺度下不同深度土层含盐量的空间变异性并分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除灌溉前0~10 cm土层土壤含盐量呈强变异性外,其余各土层含盐量均表现为中等变异强度;灌溉前土壤盐分主要积聚在0~10 cm和40~60 cm土层,灌溉后主要积聚在40~60 cm土层;灌溉使得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含盐量降低,脱盐效果较好;除灌溉后0~10 cm土层的土壤盐分含量呈现弱空间相关性之外,其它土层均呈现强空间相关性;灌溉后与灌溉前相比,除40~60 cm层土壤含盐量外,其余各土层土壤含盐量明显降低、土壤含盐量的等值线密集程度减弱、空间分布趋势明显变平缓;灌溉前各土层土壤含盐量高值区均分布在试验区中部偏北,而低值区则分布在试验区西北角,灌溉后除0~10 cm土层土壤含盐量高值中心分布在试验区中北部外,其余各土层均分布在试验田块的中南部或中部,而低值中心的空间分布规律相似,主要分布在试验田的北部。
吴向东陈小兵吕真真郭建青于君宝
关键词:土壤含盐量灌溉时空变异特征半方差函数
咸水结冰灌溉结合改良剂对滨海盐土的改良作用被引量:10
2011年
冬季咸水结冰灌溉是将冬季自然冷资源与滨海盐碱地区丰富的咸水资源相结合,通过自然结冰使咸淡分离,再利用结冰融化时咸水先流出淡水后流出会对土壤起到一定的洗盐作用的原理,对盐碱地进行改良。本文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冬季咸水结冰灌溉及改良剂对天津滨海盐碱地水盐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咸水结冰灌溉能降低根层土壤含盐量,且灌溉水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冬季咸水结冰灌溉初期可能会引起土壤碱化,但随着冰层融化及时间的推移,各处理的碱化趋势会逐渐消弱。在滨海盐土施用磷石膏能够降低HCO3-含量,增加SO42-、Ca2+含量,有效降低Cl-、Na+在总盐分中的比例,且磷石膏施用量越大,根层土壤的pH越低、保水能力越强(7 500 kg.hm-2磷石膏>4 500 kg.hm-2磷石膏);施用磷石膏和大水量的咸水结冰灌溉都能很好地促进柽柳生长,且咸水冬季结冰灌溉和施用磷石膏配合(1 350 m3.hm-2结冰灌溉+7 500 kg.hm-2磷石膏)效果最好。因此,咸水结冰灌溉配合改良剂应用可有效改良滨海盐土,改善因咸水结冰灌溉而带来的土壤碱化问题,为早期植物萌发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程文娟潘洁肖辉陆文龙王立艳
关键词:滨海盐碱地咸水结冰灌溉土壤改良柽柳
不同耐盐植物对滨海盐土可溶性盐分运移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为了揭示耐盐植物在生长期内对土壤盐分含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用电导率仪法测定土壤电导率,用玻璃电极法测定pH值。结果表明:种植耐盐植物对表层土壤具有明显的脱盐效果,其中柽柳对表层及0~80cm土层的脱盐效果最好。8月份时,耐盐植物处理脱盐效果由高到低的顺序为T3〉T1〉T2〉T4,其表层与对照相比脱盐率分别达到72.11%、52.16%、40.90%、23.63%。种植植物处理处理随时间的推移表层土壤盐分的变化趋势是先下降后上升,在12月份时,表层土壤脱盐顺序为T3〉T2〉T1〉T4,其表层与对照相比脱盐率分别达到78.26%、71.91%、48.79%、40.09%,种植耐盐植物能够抑制土壤盐分累积,但同时也提高了土壤pH值。种植耐盐植物具有明显的降盐效果,但同时也应注意土壤碱化问题。
王立艳潘洁肖辉程文娟杨勇陆文龙
关键词:滨海盐碱地耐盐植物可溶性盐分柽柳
四种耐盐植物根际土壤盐分运移特征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以天津市大港农场盐渍化土壤为研究背景,对4种耐盐植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值和土壤盐分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种植耐盐植物对表层土壤具有明显的脱盐效果,其中田菁对表层及0~80 cm土层的脱盐效果最好。10月份时耐盐植物处理表层土脱盐效果顺序为田菁>苏丹草>苜蓿>碱蓬,其0~20 cm土层与对照相比平均脱盐率为45.97%,44.06%,43.75%,37.12%。10月0~80 cm土层整体各处理的脱盐顺序为田菁>苜蓿>苏丹草>碱蓬。4种耐盐植物能够抑制土壤盐分累积,但同时也提高了土壤pH值。4种耐盐植物具有明显的降盐效果,但同时也应注意土壤碱化问题。
黄丽萍王立艳杨勇肖辉程文娟潘洁
关键词:滨海盐碱地耐盐植物可溶性盐分
冬季咸水结冰灌溉对滨海盐碱地的改良效果研究被引量:37
2010年
冬季利用地下苦咸水(9.59g/L)对滨海盐碱地进行咸水结冰灌溉,灌溉水量为180mm,咸水融化入渗完成后覆以地膜以防止返盐(T),以不灌溉同期覆膜的地块作为对照1(CK1),以不做任何处理的地块作为对照2(CK2)。种植作物为棉花。结果表明,冬季咸水灌溉结冰、春季咸水冰融化入渗后土壤各层次脱盐效果明显。春季咸水冰融水入渗后,T处理0~20cm土壤表层含盐量由灌水前的0.69%降低到0.39%,脱盐效率为43.5%,显著高于CK1和CK2;而CK1和CK2由于受冬季土壤冻融积盐和春季强烈蒸发影响,0~20cm土壤表层出现强烈的积盐,土壤平均含盐量分别从0.63%和0.58%增加到1.44%和1.27%;在棉花播种期,T处理的土壤表层含盐量为0.31%,而CK1和CK2土壤表层含盐量分别为0.65%和0.98%。由于T处理的土壤含盐量低,适于棉花的播种出苗,播种后出苗率达76.8%,最终籽棉产量达3700.17kg/hm2;而CK1和CK2由于土壤含盐量高,几乎没有棉花出苗,最终棉花绝收。
郭凯张秀梅李向军刘小京
关键词:滨海盐土土壤盐渍化盐碱地改良
滨海盐渍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测定及拟合模型的比较被引量:7
2016年
测定滨海盐渍土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及相应的参数,为研究和模拟水盐运移提供可靠的参数依据。以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实验站内的盐渍土为例,使用压力膜仪测定土壤吸力和水分的关系,根据Brooks-Corey、Gardner和van Genuchten 3种模型拟合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结果表明:van Genuchten模型拟合的精度最高,剖面五层土壤的决定系数都大于0.97,与试验点土壤质地无明显相关性,可以用于该地区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拟合;BrooksCorey和Gardner模型的拟合效果相似,且精度波动都很大,在砂性土范围内,决定系数大小与土壤物理性砂粒含量成反比,不适合用于由泥沙堆积而成的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土壤水分特征拟合。van Genuchten模型拟合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不同,同一质地类型的土壤具有相似的曲线形状;土壤颗粒的粒径组成和含盐量对土壤的持水性有很大的影响,土壤颗粒越大土壤持水性越差,土壤含盐量越高,土壤持水性越好。
蒋名亮李菲陈小兵郭建青颜坤吴从稳卜凡敏
关键词:滨海盐渍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