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384)

作品数:9 被引量:73H指数:5
相关作者:马志中黄厚斌张卯年张水华王常观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视神经
  • 6篇神经损伤
  • 6篇视神经损伤
  • 4篇荧光
  • 3篇荧光金
  • 2篇蛋白
  • 2篇神经示踪
  • 2篇神经再生
  • 2篇视网膜
  • 2篇网膜
  • 2篇细胞
  • 2篇节细胞
  • 1篇蛋白酶
  • 1篇电子显微镜
  • 1篇动脉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观察
  • 1篇修复基因

机构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作者

  • 9篇马志中
  • 8篇黄厚斌
  • 6篇张卯年
  • 2篇张水华
  • 1篇王常观

传媒

  • 3篇眼科新进展
  • 2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视神经损伤治疗和不全损伤再生研究的回顾被引量:13
2005年
临床的视神经损伤可发生在从球后到颅内的各段。造成严重损伤必须具备足够的致伤力度。伤后无光感的预后差。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效果不肯定。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可能有帮助。视神经不完全损伤模型研究提示,视神经再生能力与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不全损伤与完全损伤对于损伤的纤维其再生环境是不同的。在不全损伤时,不可逆损伤纤维可能有更强的再生能力。
马志中黄厚斌
关键词:视神经损伤神经再生皮质类固醇
大鼠视神经部分损伤后基因表达谱的基因芯片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探讨视神经部分损伤后视网膜、视神经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反向镊夹持大鼠右眼视神经6s ,分别于伤后3、7、14、2 1d取手术眼及对侧假手术眼(仅暴露但不夹持视神经)的视神经和视网膜,利用高密度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结果 视神经损伤后有大量基因表达发生改变,伤后3、7、14、2 1d的阳性基因表达率分别为2 .3 5 %、6.48%、3 .82 %和4 0 9% ,总阳性表达率为11.77% ,阳性表达基因的功能包括细胞生长和存活、细胞骨架、细胞外基质和细胞粘附、自由基和氧化损伤、能量和代谢、炎症、神经传递和离子转运、细胞信号转导、结构蛋白、转录和翻译等。修复基因的表达上调或下调是基因表达变化的主体,破坏基因的变化占的比例较小,其中伤后7d表达上调的修复基因占表达改变的基因的13 .98% ,表达下调的修复基因占2 4.73 % ,伤后14d表达下调的修复基因占17.2 0 %。 结论 视神经损伤后有大量的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全面了解视神经损伤后基因表达的变化对于深入研究损伤后反应特别是再生反应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黄厚斌马志中张卯年
关键词:基因表达谱基因芯片修复基因阳性表达率离子转运神经传递
大鼠视神经不同程度量化损伤模型的建立和评价被引量:23
2004年
目的 建立一种标准化的大鼠视神经不同程度部分损伤动物模型 ,对致伤强度和损伤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 方法 用压力为 1 4 8.0g的反向镊夹持大鼠视神经3,6 ,1 2 ,30 ,6 0s,或用压力为 32 .4g的微型动脉夹夹持大鼠视神经 5 ,1 0 ,1 5s,建立不同程度视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 ,用经颅荧光金逆行标记视网膜节细胞 (retinalganglioncell,RGC)的方法 ,观察损伤后 1个月RGC的变化 ,以RGC数目的变化衡量损伤程度 ,并用坚牢蓝经心脏灌注的方法 ,评价该致伤模型中眼部血供的变化。 结果 用致伤冲量和平均冲量能全面地反映致伤强度 ,荧光金逆行标记RGC计数是衡量损伤程度的良好指标。微型动脉夹夹持大鼠视神经 1 5s与反向镊夹持3s的平均致伤冲量相等 ,引起的RGC数目的变化也相似。随着致伤强度的增加 ,RGC数目减少 ,RGC的数目与致伤冲量之间呈幂函数曲线关系。短时间的视神经夹持不会引起视网膜的缺血损伤。 结论 利用反向镊夹持的方法可以很简便地建立一种易于标准化的视神经部分损伤模型 ,该模型可以用冲量、平均冲量和RGC计数的方法来评价。
黄厚斌张卯年马志中
关键词:RGC视神经荧光金动脉动物模型冲量
荧光金在视神经损伤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研究荧光金在视神经损伤中的应用。方法 荧光金注射到正常及不完全视神经损伤后大鼠的外侧膝状体和上丘 ,观察视网膜铺片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荧光金注射到大鼠玻璃体腔内 ,观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的损伤情况。结果 视网膜铺片的节细胞边界清晰 ,易于计数和形态的观察。损伤 2周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剩余 5 7% ,相对应的损伤 2周的轴突远端的线形荧光明显减少。结论 荧光金是视神经损伤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目变化和轴突损伤、分布和投射的可靠有效方法。
张水华黄厚斌马志中
关键词:荧光金视神经损伤视网膜铺片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视神经损伤反向夹持镊的力学性质分析及测量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分析视神经损伤反向夹持镊的力学性质 ,探索一种简易的测量反向镊夹持力的方法。方法 根据力矩测算夹持力 :在反向镊的不同部位施加外力 ,使镊尖张开 ,测量外力的大小及作用力臂 ,计算力矩 ,根据力臂 力矩回归方程计算夹持力 ;简易测量方法 :直接测量在镊尖施加外力使其张开所需的作用力 ,即为镊子的夹持力。结果 镊子是个弹性体 ,其加载和卸载的力矩变化具有滞后性。简易测量方法可得到与根据力矩测算的夹持力接近的准确结果。结论 利用直接在镊尖施加外力使其张开的方法可简便。
黄厚斌张卯年马志中
关键词:视神经损伤
大鼠视神经部分损伤后视神经纤维再生的形态学观察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探讨大鼠视神经不同程度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和轴突的变化规律及神经再生能力。方法用夹持力为148g的反向镊夹持大鼠视神经3、6、12、30、60s建立不同程度视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计数视神经损伤后0.5、1、2、3、7个月RGC和损伤后1、2、3个月轴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透射电镜观察损伤的再生反应,在银染的视神经纵切片上计数后计算视神经横断面上纤维数目,根据横断面的纤维数目计算损伤视神经的再生指数以衡量不同程度视神经损伤后的再生能力。再生指数的计算为(损伤点后0.5mm纤维数-损伤点后2.5mm纤维数)/(球后0.5mm纤维数-损伤点后2.5mm纤维数)。结果视神经部分损伤后RGC和轴突持续丢失,这种丢失可分为伤后2周内的急性丢失和其后的缓慢丢失两个时期,并呈指数形式下降。随着致伤程度的加重,RGC的丢失率上升而存活率降低,RGC和轴突的丢失率随致伤程度的加重而增高,轻度损伤时这种继发损伤具有自限性。视神经损伤后,有大量丛状聚集、区域化分布的无髓再生纤维。视神经夹持损伤3、6、12、30、60s后,再生指数分别为1.409、1.490、0.916、1.119、1.224(χ2=281.2,P<0.01),不同程度损伤后神经的再生能力可能不同,轻度损伤的再生能力较强。结论不同程度视神经部分损伤后继发反应和再生能力不同,轻度损伤后的继发损伤具有自限性并具有更强的再生能力,在一定程度的损伤下修复与损伤可能达到某种平衡而导致成功再生。(中华眼科杂志,2006,42:251-255)
黄厚斌马志中张卯年
关键词:视神经损伤神经再生
大鼠视神经挤压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观察大鼠视神经挤压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 - 2和 - 9的表达 ,探讨 MMP- 2 (明胶酶 A)和 MMP- 9(明胶酶 B)是否参与视神经损伤后的修复病理过程。 方法 建立大鼠视神经挤压伤模型 ,利用明胶酶谱测定损伤后视神经组织内 MMP- 2和 MMP- 9的活性变化 ;Western blotting检测确认所消化条带的属性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法 (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 PCR)测定 MMP- 2和 MMP- 9的 m RNA的表达。 结果 正常视神经组织内仅表达 MMP- 2 ,不表达 MMP- 9;视神经挤压伤后 1d时 ,MMP- 9表达水平最高 ;MMP- 2在视神经损伤后表达水平略有增加 ,7d时最高。Western blotting检测确认所消化的条带是 MMP- 2和 MMP- 9。RT- PCR检测正常视神经仅表达 MMP- 2 ,损伤的视神经有 MMP- 2和 MMP- 9表达。 结论 MMP- 2和 MMP- 9参与视神经损伤后的损伤修复过程。视神经内的胶质细胞可能是 MMP- 2和 MMP- 9的来源之一。
张水华王常观马志中
关键词:视神经损伤MMP-2MMP-9挤压伤
大鼠视神经部分损伤后自发再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观察大鼠视神经部分损伤后自发再生纤维的形成。方法 采用荧光金顺行标记和生长相关蛋白免疫电镜的方法观察反向夹持镊损伤视神经后的再生纤维情况。结果 视神经损伤2周后,损伤点后0 .5mm内有较密集的荧光金标记,损伤远端散在条状、线状荧光;损伤区前的神经纤维的朗飞氏结的轴突内及损伤区后的无髓神经纤维内有生长相关蛋白- 4 3的阳性表达。生长相关蛋白-4 3位于轴浆内呈区域性或临近轴膜分布。
黄厚斌马志中张卯年
关键词:视神经损伤神经示踪荧光金电子显微镜生长相关蛋白-43
改良大鼠视网膜节细胞逆行标记方法的建立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建立一种易于规范的、简易准确的视网膜节细胞 (retinalganglioncell,RGC)计数方法。方法 根据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确定双侧上丘和外侧膝状体在颅骨表面的投影 ,在投影处钻 4或 8个骨孔 ,用血管钳夹住微量进样器的尖端控制注射深度 ,注入 10g·L-1荧光金。 2周后取视网膜铺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计数视网膜后极部、赤道部、远周部及背侧、尾侧、腹侧、嘴侧各象限RGC的数目 ,同时将视网膜铺片行甲苯酚紫染色后RGC计数。结果 所有动物均开颅手术标记成功。 4点、8点标记法标记的正常RGC的数目分别为 (2 2 19± 2 82 )个·mm-2 和 (2 2 0 7± 2 6 7)个·mm-2 ,2者无显著差异 ;四点法标记的大鼠RGC后极部、赤道部、远周部分别为 (2 4 99± 36 7)个·mm-2 、(2 2 15± 2 87)个·mm-2 、(194 4± 2 10 )个·mm-2 ,八点法标记的大鼠RGC后极部、赤道部、远周部分别为 (2 5 2 1± 35 7)个·mm-2 、(2 181±2 86 )个·mm-2 、(192 0± 190 )个·mm-2 ,其中后极部与远周部有显著差异 ;四点法标记的大鼠RGC背、尾、腹、嘴侧各象限RGC的数目分别为 (2 2 88± 30 3)个·mm-2 、(2 189± 2 77)个·mm-2 、(2 2 4 2± 2 6 7)个·mm-2 、(2 15 9± 30 5 )个·mm-2 ,八点法标记的大鼠RGC背、尾、腹。
黄厚斌张卯年马志中
关键词:视网膜节细胞神经示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