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1917H1618)
- 作品数:12 被引量:68H指数:6
- 相关作者:景治涛刘佳李龙班允超李志鹏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宝石能谱CT对辨别中央型肺癌与阻塞性肺实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研究宝石能谱CT成像技术对辨别中央型肺癌、中央型肺癌并发阻塞性肺实变和阻塞性肺实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中央型肺癌、中央型肺癌并阻塞性肺实变和阻塞性肺实变患者行宝石能谱CT扫描和常规CT扫描,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和疾病表现。结果:120例患者经过两种不同检测方法检测,发现宝石能谱CT对中央型肺癌的检出率为95.00%,对中央型肺癌并阻塞性肺实变的检出率为92.50%,对阻塞性肺实变的检出率为95.00%,宝石能谱CT对这三种疾病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常规CT(P<0.05)。宝石能谱CT图像中中央型肺癌和阻塞性肺实变的交界线清楚可辨。结论:宝石能谱CT可以较好辨别中央型肺癌与阻塞性肺实变的交界线,检出效能高,可为临床分析辨别中央型肺癌与阻塞性肺实变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
- 李辉
-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颅内动脉瘤壁上的表达
- 2013年
- 目的通过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颅内动脉瘤壁上的表达来探讨CTGF对颅内动脉瘤形成发展的影响。方法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动脉瘤中的16例动脉瘤病例,以颞浅动脉作对照组,通过实时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及免疫组化进行研究,并予统计学分析。结果定量检测RT-PCR表明对照组(STA)比较试验组(IA)CTGF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显示动脉瘤壁中膜和外膜CTGF表达阳性率较内膜高(χ2=9.94,P<0.05)。结论 CTGF作为一个特异性的靶位,将会有可能对预防和治疗颅内动脉瘤提供新的思路。
- 景治涛刘佳王运杰李龙赵正韩圣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 颅内恶性黑色素瘤的CT及MRI的表现及临床病理学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颅内恶性黑色素瘤是颅内比较罕见的肿瘤,发病率较低。本文探讨颅内黑色素瘤的影像学表现,诊断,病理。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近20年来16例临床病理诊断为颅内恶性黑色素瘤的患者病例,这些患者均进行过手术治疗,根据其影像学表现、病理诊断及其预后进行细致分析。结果:这16例颅内黑色素瘤患者的症状以颅内占位效应、癫痫与神经系统损害定位症状为主。CT与MRI表现多种多样,差异性较大,MRI具有短T1,短T2典型表现有10例患者。病理诊断为上皮样黑色素细胞瘤共有13例,免疫组化特异性标记物S-100(溶解蛋白)和HMB-45(人黑色素相关抗原)可以用来辅助对黑色素瘤的病例诊断。结论:颅内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诊断缺乏特异性,术中所见与病理诊断是其确诊的主要方法。
- 李龙杜绍楠吴鹏飞刘佳王明昊高伟李志鹏景治涛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脑垂体脓肿15例CT和MRI表现及临床病理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脑垂体脓肿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垂体脓肿患者,术前均行CT扫描和鞍区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CT示7例鞍区呈等密度,5例呈低密度,1例呈略高密度病灶,2例呈混杂密度病灶,边界均清楚;MRI示11例长T1,长T2信号,2例呈等T1,长T2信号,13例显示增强后可见囊壁环形强化,且冠状位上均可见垂体柄增粗及强化,为中枢性尿崩提供了形态学上的线索。结论:垂体脓肿的影像学有特征性,术前CT提示鞍区边界清楚的等密度或略高密度病灶,鞍区磁共振及增强示类圆形囊状占位性病变,等或长T1,长T2,囊壁呈环形强化,伴蝶窦内粘膜增厚等,尤其是术前合并尿崩者应考虑垂体脓肿的诊断。
- 杜绍楠班允超李龙刘佳赵正韩圣李志鹏景治涛
- 关键词:脓肿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T、MRI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诊断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对35例病理诊断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多以颅内高压症状起病,并伴有共济失调症状;MRI表现为等或稍长T_1信号、等或稍长T_2信号,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可形成"缺口征"、"握拳征"、"尖角征"等特征性表现;多表达B细胞或T细胞标记物,肿瘤增殖抗原(Ki67)阳性率为30%~95%。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殊,但影像学及免疫组化表现具有特征性。需与脑转移瘤、胶质瘤、脑膜瘤及脑脓肿鉴别。
- 景治涛崔启韬李连翔李龙刘佳王鑫付锦龙
- 关键词:病理学
- 颅内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治疗:15例报告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颅内黑色素瘤发病率较低,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本文探讨颅内黑色素瘤的诊断与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临床病理诊断为颅内黑色素瘤的病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根据其影像学、病理与预后进行分析。结果颅内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以占位效应、癫痫与局灶神经症状为主,CT与MRI表现多样,MRI典型表现只有5例,上皮样细胞是病理的主要类型共13例,溶解蛋白(S-100)的敏感性与人黑色素相关抗原(HMB-45)的特异性结合可以对诊断有所帮助。原发性颅内黑色素瘤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2个月,继发性颅内黑色素瘤平均生存期为5个月。结论颅内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手术大体所见与病理是确诊的主要手段,但患者总体预后较差,继发性颅内黑色素瘤较原发性颅内黑色素瘤更差。
- 景治涛刘佳班允超李龙孙允伟杜绍楠李志鹏勾丹青郭宗泽王运杰
- 关键词:黑色素瘤显微手术放疗化疗
- 转录因子FoxM1与颅内胶质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 2014年
-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高级别胶质瘤具有高度侵袭性,术后复发快,并对放疗和化疗表现出内在抗性,患者预后不佳[1]。尽管临床医生不断探索和革新手术切除以及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但一般的抗肿瘤药物,由于难以通过血脑屏障等因素的影响,治疗的效果欠佳,寻找到一个能有效治疗胶质瘤的药物就成为了研究的关键。
- 王鑫景治涛
- 关键词:胶质瘤药物靶点
-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表现及临床病理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CSH)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共1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CSH患者,对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扫描和鞍区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影像学及病理表现。结果:MRIT1像上,11例CSH呈低于白质的密度,只有1例有出血的病例显示混杂的高低密度信号。T2像上,10例呈显著的均一高密度信号影,1例高信号内有空腔样结构,另1例为混杂密度。增强后的MRI显示4例病变有明显的强化,另外8例强化不均匀。病理与MRI表现相关联,A型有显著的均一强化,B型和C型强化不均匀。结论:CSH的影像学有特征性,如果T2像上有高密度信号和哑铃状侵入鞍上和鞍旁的病变,且可以见到均匀或不均匀的强化,则应该考虑到CSH。
- 班允超景治涛李婷韩圣王明昊李坪刘佳崔润王运杰
- 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后循环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 2012年
- 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开颅手术治疗的后循环动脉瘤患者20例,术中行吲哚菁绿(ICG)荧光造影43次,评估术中ICG荧光造影对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作用。术中确认动脉瘤颈残留4例,穿通支血管误夹2例,重新调整了动脉瘤夹后,再次造影证实动脉瘤夹闭满意,术后三维CT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和术中ICG造影结果一致。认为ICG血管造影是一种术中监测动脉瘤颈是否残留、载瘤动脉是否狭窄及穿通支血管是否闭塞的重要检查手段。
- 景治涛班允超刘佳李龙赵正杜绍楠李志鹏王运杰
- 关键词:后循环动脉瘤吲哚菁绿
- 颅底软骨肉瘤的CT及MRI表现及临床病理学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颅底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诊断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10年间进行显微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为颅底软骨肉瘤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细致分析。结果:颅底软骨肉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或颅神经受压症状。CT示边界清楚的形态不规则肿物,边缘有钙化,其中高密度钙化多见,MRI表现为T1像多为等信号或低信号,T2像多为等信号或高信号,增强后出现环形强化或不均匀强化,11例病例诊断为高分化型软骨肉瘤,另4例为黏液型软骨肉瘤。结论 :颅底软骨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常与颅底重要血管神经关系密切,病理诊断是其确诊的主要方法。
- 景治涛崔启韬李龙王鑫刘佳班允超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