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373)

作品数:14 被引量:223H指数:11
相关作者:杜军保唐朝枢张春雨闫辉陈晓波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动脉
  • 9篇硫化氢
  • 8篇肺动脉
  • 7篇低氧
  • 6篇气体信号
  • 5篇低氧性
  • 5篇低氧性肺动脉
  • 5篇气体信号分子
  • 4篇平滑肌
  • 4篇肺动脉平滑肌
  • 3篇低氧性肺动脉...
  • 3篇动脉平滑肌细...
  • 3篇血管
  • 3篇氧化氮
  • 3篇一氧化氮
  • 3篇源性
  • 3篇内源性
  • 3篇内源性一氧化...
  • 3篇平滑肌细胞
  • 3篇肌细胞

机构

  • 1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承德医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12篇杜军保
  • 11篇唐朝枢
  • 10篇张春雨
  • 5篇闫辉
  • 4篇陈晓波
  • 3篇张清友
  • 2篇金星明
  • 2篇吴胜虎
  • 2篇石琳
  • 2篇耿彬
  • 2篇颜崇淮
  • 2篇沈晓明
  • 1篇蒋樾廉
  • 1篇蒋宏峰
  • 1篇宫丽敏
  • 1篇江帆
  • 1篇吴虹
  • 1篇周伟仅
  • 1篇丛柏林
  • 1篇李生慧

传媒

  • 4篇实用儿科临床...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7篇2004
  • 1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短期完全性睡眠剥夺对幼年大鼠生理和器官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通过建立完全性睡眠剥夺的幼鼠模型,探讨短期完全性睡眠剥夺对幼鼠体温调节及生长的影响。方法2005-01-03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儿科研究所12只出生后3周刚断奶的雄性幼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小站台水环境的方法对幼鼠进行48h的睡眠剥夺。睡眠剥夺前、24h及48h后,分别进行体温、体重及进食量的监测,并计算日能耗,睡眠剥夺结束后处死幼鼠并对重要脏器进行称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48h睡眠剥夺后,两组幼鼠体温均出现随时间变化特点,在睡眠剥夺24h后增高,48h后出现体温下降;睡眠剥夺后试验组幼鼠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试验组的进食量在48h后明显多于对照组;在日能量消耗的比较中,试验组在24h睡眠剥夺后的能耗明显高于对照组;睡眠剥夺48h后各器官重量仅双肺重量与体重的比值在两组间存在差异。结论幼鼠完全性睡眠剥夺的早期即出现体温显著下降,较早显现体温调节中枢的失衡,并且体格发育受到显著影响。
江帆沈晓明李生慧余晓刚颜崇淮吴胜虎金星明
关键词:睡眠剥夺幼鼠体温调节
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结构重建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1
2004年
陈晓波杜军保张春雨唐朝枢
关键词: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结构重建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对一氧化碳/血红素加氧酶途径的影响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研究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在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对一氧化碳(CO)/血红素加氧酶(HO1)体系的调节作用,以深入探讨H2S在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将27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7只),低氧组(7只),低氧+硫氢化钠(NaHS)组(7只),低氧+炔丙基甘氨酸(PPG)组(6只)。低氧21d后分别测定肺动脉平均压、血浆H2S及CO含量,观察肺动脉平滑肌HO1蛋白及HO1mRNA表达。结果随着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血浆H2S的含量显著下降,低氧组[(196±22)μmol/L]与对照组[(294±26)μmol/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CO含量、大、中、小各级肺动脉平滑肌HO1蛋白表达[对照组、低氧组分别为(0313±0020)μmol/L、(0348±0021)μmol/L,066±008、079±008,064±005、077±008,054±005、076±009]及其mRNA表达(对照组、低氧组分别为0573±0148、0813±0052,0532±0131、0831±0043,0473±0102、0819±0032)显著升高(P均<005);外源性给予H2S的供体后,低氧+NaHS组血浆H2S含量[(324±33)μmol/L]显著高于低氧组[(196±22)μmol/L,P<005],肺动脉压显著下降(P<005),且血浆CO含量[(0393±0032)μmol/L]、大、中、小各级肺动脉平滑肌HO1蛋白表达(088±004、089±005、089±006)及mRNA表达(0913±0022。
张清友杜军保张春雨唐朝枢
关键词:气体信号分子肺动脉平滑肌
内源性一氧化氮与硫化氢在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相互作用被引量:45
2004年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 /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ygnase ,NOS)体系和硫化氢 (hydrogensul fide,H2 S) /胱硫醚γ 裂解酶 (cystathionine γ lyase,CSE)体系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将 2 5只大鼠随机分为 4组 :低氧组 (7只 )、低氧 +L NAME组 (给与NOS抑制剂Nω 硝基 L 精氨酸甲酯处理的低氧组 ,6只 )、低氧 +PPG组 (给与CSE抑制剂炔丙基甘氨酸处理的低氧组 ,6只 )和对照组 (6只 )。低氧 2 1d后 ,测定肺动脉平均压、血浆NO及H2 S含量 ,分别测定低氧组、低氧 +L NAME组及对照组CSE活性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低氧组、低氧 +PPG组及对照组的肺动脉内皮细胞eNOS表达。结果 :低氧 2 1d大鼠肺动脉平均压力明显增高 ,同时血浆中NO和H2 S含量、肺动脉内皮细胞eNOS表达及肺组织CSE活性亦明显下降 ;而低氧 +L NAME组 ,伴随着NO含量的下降 ,肺动脉平均压显著上升 ,同时 ,血浆中的H2 S含量及肺组织CSE活性较低氧组显著上升 ;在低氧 +PPG组 ,伴随血浆H2 S含量的降低 ,肺动脉压力显著升高 ,同时血浆中的NO含量及肺血管内皮细胞eNOS表达也较低氧组显著上升。结论 :内源性NO/NOS体系与H2 S/CSE体系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呈现相互的负性调节作用。
张清友杜军保石琳张春雨闫辉唐朝枢
关键词:内源性一氧化氮硫化氢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免疫组织化学血管内皮细胞
硫化氢——心血管功能调节的新型气体信号分子被引量:56
2004年
Hydrogen sulfide (H 2S) may be endogenously produced by cystathionine β lyase (CBS) and cystathionine γ lyase (CSE) as a cardiovascular physiological functional factor. On the 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HPH) animal model, the plasma H 2S concentration, the gene expression and the activity (CSE) were decreased in lung tissues In L -NAME induced hypertension and spontaneous hypertension rats (SHR) models, the plasma H 2S concentration, vascular CSE activity and mRNA expression were obviously decreased. When H 2S was exogenously supplied, systolic pressure obviously decrease. These studies suggested that CSE/H 2S pathway participated in the pathophysiological development of hypertension. The endogenous level of H 2S produced by some arterial tissues increased in both septic and endotoxic shock rats. The level of H 2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endogenous level of NO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H 2S may be a novel cardiovascular functional regulator.
耿彬闫辉钟光珍张春雨陈晓波蒋宏峰唐朝枢杜军保
关键词:硫化氢心血管功能气体信号分子内源性一氧化碳内源性一氧化氮
内源性一氧化氮对低氧大鼠肺动脉硫化氢胱硫醚γ-裂解酶体系的影响被引量:41
2003年
目的 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 (NO)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PH)大鼠肺动脉硫化氢 (H2 S) /胱硫醚γ 裂解酶 (CSE)体系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 19只大鼠随机分为 3组 :低氧组 ( 7只 )、低氧 +L NAME组 (予NOS抑制剂Nω 硝基 L 精氨酸甲酯处理低氧组 ) ( 6只 )和对照组 ( 6只 )。低氧 2 1d后 ,分别测定肺动脉平均压 ,检测右心室 /左心室 +室间隔 (RV/LV +SP)比值 ,测定肺组织匀浆NO含量、血浆H2 S含量及肺组织匀浆CSE活性变化。结果 低氧 2 1d大鼠肺动脉平均压力和RV/LV +SP明显增高 ,同时肺组织中NO和血浆H2 S含量及肺组织CSE活性亦明显下降 (P均 <0 .0 1) ;而低氧 +L NAME组 ,伴随NO含量的下降 ,肺动脉平均压亦显著上升 (P <0 .0 5 ) ,同时血浆H2 S含量及肺组织CSE活性较低氧组显著上升 (P均 <0 .0 5 )。结论 内源性NO对肺动脉H2 S/CSE系统在低氧性PH大鼠中呈抑制作用 ,这一过程参与低氧性PH形成的调控机制。
张清友杜军保张春雨闫辉唐朝枢
关键词:一氧化氮硫化氢低氧
婴幼儿睡眠启动相关问题治疗方法探讨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睡眠启动相关问题的治疗方案.方法将2004年5~9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睡眠专科门诊就诊的85例睡眠启动相关问题的患儿随机分为行为干预组、苯海拉明组和苯巴比妥治疗组,分别在治疗开始后1周、4周及3个月对患儿的睡眠状况进行分析.同时通过问卷对婴幼儿睡眠启动相关问题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组治疗在3个月以内的疗效相仿,但是行为干预治疗在缩短入睡时间方面的长期疗效较为突出,而苯巴比妥治疗组短期对于戒除入睡依赖行为有一定的优势.影响婴幼儿睡眠启动相关问题发生的高危因素主要有抚养人状况、孕产史、家庭环境等.结论行为治疗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可以作为治疗婴幼儿睡眠启动相关问题的首选方案.
江帆金星明蒋樾廉吴虹章依文颜崇淮吴胜虎沈晓明
关键词:儿童行为干预苯海拉明苯巴比妥
硫化氢体系在大鼠低氧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意义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 探讨低氧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胱硫醚 γ 裂解酶 (CSE)基因表达的影响和硫化氢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方法 人工培养大鼠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实验分为 1.对照组 ;2 .硫氢化钠 (NaHS)组 :10 - 4mol/LNaHS处理 2 4h ;3 .低氧组 :氧浓度 1%以下 2 4h ;4.低氧 +NaHS组 :低氧 2 4h ,10 - 4mol/LNaHS。每组各 6孔细胞。用3H TdR掺入估计细胞增殖 ,用定量竞争性RT PCR方法测定CSEmRNA含量 ,评价CSE基因表达。结果 低氧组平滑肌细胞中的CSEmRNA含量较对照组减少 67% (P <0 .0 1)。低氧组细胞的3H TdR掺入较对照组增加 66% (P <0 .0 1) ;NaHS组细胞的3H TdR掺入较对照组减少 3 7%(P <0 .0 1) ;低氧 +NaHS组的3H TdR掺入较低氧组减少 2 9% (P <0 .0 1)。结论 低氧使人工培养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CSE基因表达下调 ,硫化氢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张春雨丛柏林宫丽敏杜军保
关键词:硫化氢低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硫化氢对大鼠离体灌流心脏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9
2005年
目的观察H2S对大鼠离体心脏心功能的影响,以探讨内源性H2S对心肌活动的调节意义。方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H2S的含量及生成率,并采用RT-PCR方法检测心肌组织CSE(内源性硫化氢合成的关键酶)mRNA的表达;应用Langendorff灌流大鼠离体心脏,用不同浓度NaHS(10-6-10-3mmol/L)灌流心脏,及用生理浓度NaHS(4×10-4mol/L)持续灌流20min,测量心率(HR)、左室内压差(△LVP=左室收缩压-左室舒张压)、左室内压变化速率(±dp/dtmax)、冠脉灌流量(CPF)等指标;应用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预灌流,后给予生理剂量NaHS灌流,观察其是否可以阻断NaHS的效应。结果NaHS可以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左心室±dp/dtmax及△LVP(P<005),但对HR、CPF没有影响,生理剂量NaHS持续灌流20min内,可以持续抑制±dp/dtmax及△LVP(P<005),而对HR、CPF几乎没有影响。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可以大部分(857%)阻断生理剂量NaHS对心功能的抑制效应。结论内源性H2S可能通过开放心肌KATP通道,抑制大鼠离体心脏左心室的收缩功能。
耿彬杨靖辉庞永正唐朝枢杜军保
关键词:硫化氢气体信号分子KATP通道心脏
硫化氢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增殖细胞核抗原及Bcl-2的调节作用被引量:40
2004年
目的 探讨硫化氢 (H2 S)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大鼠肺动脉结构重建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体重 180~ 2 0 0g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常氧组、低氧组、低氧+硫氢化钠 (NaHS)组。监测其血液动力学变化及肺动脉结构重建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Bcl 2凋亡蛋白表达 ,并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进行定位和半定量分析。结果 低氧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 (mPAP)明显升高 (P <0 .0 1) ,右室 / (左室 +室间隔 )比值显著增加 (P <0 .0 1) ,肺动脉相对中膜厚度 (RMT)和相对中膜面积 (RMA)增加 (P均 <0 .0 1) ;NaHS可明显降低肺动脉压力及抑制肺动脉重建 (P <0 .0 1)。低氧组大鼠肺小动脉平滑肌细胞PCNA和Bcl 2凋亡蛋白表达分别较对照组增高 (P <0 .0 1) ;NaHS可明显下调肺小动脉平滑肌细胞PCNA和Bcl 2蛋白表达 (P <0 .0 1)。结论 新型气体信号分子H2 S可降低肺动脉压力 ,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
陈晓波杜军保张春雨唐朝枢
关键词:硫化氢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核抗原PCNABCL-2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