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JH200505300503A)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庄志雄纪卫东杨淋清张文娟许玉玲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细胞衰老
  • 4篇甲基化
  • 3篇乙酰
  • 3篇乙酰化
  • 3篇人胚
  • 3篇人胚肺
  • 3篇人胚肺成纤维...
  • 3篇胚肺
  • 3篇胚肺成纤维细...
  • 3篇纤维细胞
  • 3篇成纤维细胞
  • 2篇基因
  • 2篇过氧
  • 2篇过氧化
  • 2篇过氧化氢
  • 2篇过氧化氢诱导
  • 2篇表观
  • 2篇表观遗传
  • 1篇蛋白

机构

  • 7篇深圳市疾病预...
  • 5篇中山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作者

  • 7篇庄志雄
  • 6篇许玉玲
  • 6篇张文娟
  • 6篇杨淋清
  • 6篇纪卫东
  • 5篇杨建平
  • 4篇徐薇
  • 2篇张文姬
  • 1篇袁建辉
  • 1篇朱志良

传媒

  • 2篇卫生研究
  • 2篇毒理学杂志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复制性衰老及过氧化氢诱导的早衰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关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复制性衰老及过氧化氢诱导的早衰。方法常规传代培养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及应用过氧化氢染毒诱导细胞早衰发生,利用细胞衰老综合指标进行评价,包括细胞形态学改变、生长曲线、寿命周期、细胞周期分布及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等,同时检测细胞衰老不同阶段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结果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于52PDL(群体倍增水平)处于细胞复制性衰老状态,400μmol/L过氧化氢可短期内诱导细胞过早衰老,衰老的细胞变大扁平,饱和度降低,细胞不可逆的阻滞于G1期,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增加,PCNA表达随着衰老程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结论400μmol/L过氧化氢以一定方式作用于细胞可以诱导早衰发生,细胞复制性衰老与细胞早衰具有相同的生物学特征和增殖能力。
张文娟纪卫东杨淋清杨建平许玉玲徐薇庄志雄
关键词:早衰过氧化氢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细胞衰老过程中P16表观遗传学修饰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检测体外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复制性衰老过程及细胞早衰阶段中P16的表观遗传学调控作用。方法在细胞复制性衰老过程(同步培养的22 PDL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于约50%融合度时进行400μmol/LH_2O_2处理,每天用H_2O_2染毒工作液染毒1次,每次2 h,持续4 d)中,将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分为年轻细胞组(22 PDL)、中年细胞组(35 PDL)、复制性衰老细胞组(49 PDL);将经400μmol/L H_2O_2染毒4 d的22 PDL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继续培养7 d,设为早衰细胞组。荧光定量PCR检测P16的mRNA表达水平,甲基化特异PCR检测其启动子区-846639 bp的甲基化水平,染色质免疫沉淀结合定量PCR检测其相应启动子区组蛋白修饰情况,包括组蛋白H3、H4乙酰化和H3(Lys4)及H4(Lys20)甲基化修饰。结果与年轻细胞组相比,中年细胞组P16的mRNA表达降低,复制性衰老细胞组和早衰细胞组P16的mRNA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16启动子区,第一外显子上游-1000 bp内,其CpG岛片段长度为995 bp,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扩增片段位于CpG岛内-846~-639 bp之间,长度为208 bp。中年细胞组、复制性衰老细胞组、早衰细胞组甲基化引物扩增产物的相对含量分别为0.42、0.34、047,未甲基化引物扩增产物的相对含量分别为0.61、0.96、0.79。在P16 IP1启动子区(-685~-489 bp),复制性衰老细胞组及早衰细胞组以组蛋白H4(Lys20)甲基化修饰为主;在P16IP2启动子区(-229~-60 bp),复制性衰老细胞组受组蛋白H3、H4乙酰化和H4(Lys20)甲基化联合修饰,早衰细胞组以H3、H4乙酰化修饰为主。结论细胞衰老过程中,P16启动子区的组蛋白修饰联合调控其mRNA表达,复制性衰老与早衰的调控机制存在差异。
张文娟纪卫东杨淋清杨建平许玉玲徐薇庄志雄
关键词:细胞衰老基因P16甲基化乙酰化
细胞复制性衰老及早衰过程中组蛋白整体乙酰化改变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检测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复制性衰老及过氧化氢诱导细胞早衰过程中组蛋白整体乙酰化修饰的改变。方法应用细胞免疫荧光实验观察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变化,并基于ELISA样反应方法检测组蛋白总体去乙酰化酶的活性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乙酰化酶mRNA表达,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去乙酰化酶表达变化及曲古霉素A对相应酶表达的影响。结果在细胞复制性衰老及细胞早衰过程中,组蛋白H3和H4整体乙酰化水平逐渐下降;去乙酰化酶活性逐渐降低;与年轻细胞组相比,中年细胞与复制性衰老细胞组P300表达下降;中年细胞组PCAF稍升高,复制性衰老细胞组降低;早衰起始组P300和PCAF均升高,早衰持续组P300降低;中年细胞组HDAC1表达稍降低;复制性衰老细胞组HDAC2稍降低;而HDAC3均降低;早衰起始组HDAC1,HDAC3有不同程度升高;早衰持续组HDAC2,HDAC3降低显著,而HDAC1明显升高。曲古霉素A诱导P300,PCAF表达,而降低HDAC1,HDAC2和HDAC3表达。结论组蛋白H3和H4整体低乙酰化是衰老细胞的伴随状态;细胞复制性衰老与过氧化氢诱导的早衰内在调控机制存在差别。
张文娟纪卫东杨淋清杨建平许玉玲徐薇庄志雄
关键词:细胞衰老组蛋白乙酰化酶去乙酰化酶过氧化氢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衰老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表观遗传活化作用
2010年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复制性衰老过程中及过氧化氢诱导早衰持续阶段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表观遗传学修饰。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IGF2的mRNA表达,甲基化特异PCR检测其启动子区甲基化改变,染色质免疫沉淀结合定量PCR检测组蛋白修饰,包括组蛋白H3、H4乙酰化,H3(Lys4)及H4(Lys20)甲基化修饰。结果细胞复制性衰老过程中,中年细胞组及复制性衰老细胞组IGF2的mRNA表达升高,早衰持续组升高显著;细胞衰老过程中,仅复制性衰老细胞组在启动子区-658~-456bp具有一定的甲基化水平;复制性衰老细胞组的组蛋白修饰在启动子区-856~-634bp以H4乙酰化,H3甲基化修饰为主;+9~+145bp的修饰,复制性衰老细胞组受组蛋白H3及H4甲基化联合修饰,早衰持续组以H3甲基化修饰为主。结论细胞衰老过程中,IGF2启动子区组蛋白修饰联合调控其mRNA表达,复制性衰老与早衰的调控机制存在差异。
张文娟纪卫东杨淋清许玉玲张文姬庄志雄
关键词:细胞衰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细胞复制性衰老及过氧化氢诱导的早衰过程中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改变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检测体外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复制性衰老及过氧化氢诱导的细胞早衰过程中基因组DNA甲基化及甲基转移酶DNMT1的表达改变。方法应用5-甲基胞嘧啶免疫荧光法及[3H]甲基掺入法检测细胞衰老不同阶段细胞基因组DNA整体甲基化变化趋势,以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NMT1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细胞复制性衰老过程及早衰过程中,与年轻细胞组相比,5-甲基胞嘧啶免疫荧光强度逐渐降低,[3H]甲基掺入实验结果显示,甲基化的CpG%分别为年轻细胞组68.2%,中年细胞组41.9%,复制性衰老组16.1%,而早衰起始组63.5%,早衰持续组18.0%。DNMT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一致,在细胞复制性衰老过程中,DNMT1表达呈下降趋势,复制性衰老细胞组表达水平最低,而早衰起始组DNMT1表达显著升高,早衰持续组又降低至同复制性衰老组水平。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在细胞复制性衰老及早衰过程中,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逐渐降低,基因组低甲基化是衰老细胞的伴随状态,与DNMT1水平降低有关。
张文娟纪卫东杨淋清许玉玲张文姬庄志雄
关键词:细胞衰老DNMT1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DNA甲基化在毒理学中的应用前景被引量:6
2007年
许多物理或化学因子具有潜在的对基因组引起不利的遗传变化,导致基因型遗传上的不利改变,通常认为会导致突变的结果。然而,致突变作用并不是遗传改变的唯一机制,表观遗传基础对此也具有重要作用。DNA甲基化成为外遗传的基础机制已经倍受关注。基于甲基化异常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及近年毒物对DNA甲基化研究的基础,我们指出DNA甲基化改变在许多化学物毒性中起重要的作用,DNA甲基化状态评价对于全部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杨建平朱志良袁建辉庄志雄
关键词:表观遗传DNA甲基化毒理学
细胞衰老过程中P53表观遗传学修饰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检测体外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复制性衰老过程中及过氧化氢诱导细胞早衰阶段P53的表观遗传学修饰。方法荧光定量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检测P53的mRNA表达,甲基化特异PCR检测启动子区甲基化改变情况,染色质免疫沉淀结合定量PCR检测其组蛋白修饰,包括组蛋白H3,H4乙酰化和H3(Lys4)及H4(Lys20)甲基化修饰。结果细胞复制性衰老过程中,P53的mRNA表达在中年细胞组显著升高,复制性衰老细胞组也升高,早衰组无明显改变;细胞复制性衰老过程中,其启动子区-820 bp^-656 bp甲基化水平随增龄而降低,早衰组降低明显;复制性衰老细胞组及早衰组的组蛋白修饰在启动子区-889 bp^-676 bp以组蛋白H3(Lys4)甲基化修饰为主;-199 bp^-30 bp的修饰,复制性衰老细胞组以组蛋白H3,H4乙酰化修饰为主,早衰组以H4乙酰化,H3K4甲基化修饰为主。结论细胞衰老过程中,P53启动子区组蛋白修饰参与其mRNA表达调控,复制性衰老与早衰存在调控机制的差异。
张文娟纪卫东杨淋清杨建平许玉玲徐薇庄志雄
关键词:细胞衰老P53甲基化乙酰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