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162005)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马春花韩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 2篇艺术

主题

  • 2篇本土
  • 2篇本土化
  • 1篇电影
  • 1篇性别
  • 1篇性别关系
  • 1篇性别叙事
  • 1篇性别政治
  • 1篇叙事
  • 1篇早期中国电影
  • 1篇中国电影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性
  • 1篇社会性别
  • 1篇神怪
  • 1篇市民空间
  • 1篇主体性
  • 1篇现代性特征
  • 1篇乡土
  • 1篇萧红小说
  • 1篇小说

机构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青岛大学

作者

  • 3篇马春花
  • 2篇韩琛

传媒

  • 2篇滨州学院学报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早期中国电影的本土化与类型化被引量:1
2013年
早期中国电影在掌握西方电影技艺的同时,亦融汇传统文化形式和伦理精神,构成了一个混杂民族意识与现代技艺、道德理想与商业诉求的电影文化潮流。萌芽之初的中国电影以传统剧目、文明戏等为主要题材来源,在强烈商业化追求中蕴含了无意识的本土化趋向,而社会伦理片的成功,则初步实现了中国电影在题材风格和价值伦理层面的民族化。由古装稗史片演化而来的武侠神怪片,形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个类型片风潮,并为世界电影贡献了一个完全"中国化"的电影类型。早期中国电影通过商业竞争与艺术创新,基本完成了电影的本土化与类型化,使之成为世界电影格局中的一股新兴力量,奠定了中国电影进一步发展、繁荣的基础。
韩琛
关键词:早期中国电影本土化类型化
民国电影的现代性问题被引量:3
2013年
民国电影在1930年代革故鼎新,形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高峰时刻"。其间"左翼电影"与"软性电影"的论争,立体表征了民国电影悖反式的现代性结构:资本主义启蒙与社会主义革命、市民精神与阶级政治的二位一体。1930年代的民国电影尚未形成一种真正主体性的现代性意识。抗日战争后民国电影融会古典美学与启蒙思想,确立了兼具现代性与传统性、民族性与普世性的本土电影传统,并创造出《小城之春》等世界经典。民国电影缔造的现代性美学范式,一直影响着新中国的电影创作,并成为一种挑战新中国革命主流电影文化的潜话语,作为一个本土化的现代性电影传统,是当代中国电影重构核心价值观及文化主体性的不可或缺的历史资源。
马春花
关键词:市民空间本土化主体性
“女人开火车”:“十七年”文艺中的妇女、机器与现代性被引量:10
2014年
"女人开火车"这一"十七年"景观,既召唤起人们关于"新旧中国"的种种比照,也描绘了由"火车"这一现代事物代表的现实和未来。"女人"与"火车"——具有雄性气质的现代大机器的联结,穿越了性别藩篱与职业界限,无疑是以平等、正义和进步为核心价值的时代精神的反映。怎样在一个历史的内在视野中理解这些"新妇女典范"?"女机器手"以及她们的时代,对于今日中国的批判性意义何在?钩沉"女人开火车"叙事,意在思考这一"新妇女"图景建构了怎样的新性别政治,进而诠释社会主义视野中的性别、机器与现代性之间的寓言结构。
马春花
关键词:现代性特征性别关系妇女解放社会性别性别政治
认同与/于“卑贱”:萧红小说的性别、乡土与国族被引量:2
2012年
纠结于女性经验、乡土意识与国族想象之间,萧红小说的性别叙事前后有别。其早期小说通过书写卑贱而祛除卑贱,从而汇流于左翼革命大叙事;而后期小说则摆脱启蒙现代性话语的束缚,最终认同于一个卑贱的乡土中国镜像——呼兰河。否认/承认卑贱、追求/抵抗现代性的矛盾辩证,贯穿于萧红创作始终,并映照出其作为一个左翼中国娜拉的宿命:"她们"在服膺于社会革命、妇女解放、民族国家等现代神话同时,也难以祛除对于庶民草根、女体肉身、乡土中国等卑贱物事的移情与认同。
马春花韩琛
关键词:卑贱萧红小说性别叙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