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SH004)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马寒马寒张积家肖二平郭涛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轻工业学院中共中央党校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马克思主义
  • 2篇心理
  • 2篇信仰
  • 2篇信仰教育
  • 2篇意识形态
  • 2篇主义
  • 2篇民社
  • 2篇教育
  • 2篇高校
  • 1篇党报
  • 1篇党报思想
  • 1篇新唯物主义
  • 1篇新闻
  • 1篇新闻观
  • 1篇以人为本
  • 1篇诱因
  • 1篇哲学
  • 1篇哲学思维
  • 1篇政治
  • 1篇政治理论

机构

  • 5篇郑州轻工业学...
  • 3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许昌学院

作者

  • 3篇马寒
  • 2篇马寒
  • 1篇林世选
  • 1篇肖二平
  • 1篇刘春兵
  • 1篇张积家
  • 1篇郭涛
  • 1篇王天笑

传媒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道德与文明
  • 1篇长春大学学报
  • 1篇郑州轻工业学...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共云南省委...
  • 1篇新乡学院学报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回归人本:人学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具体进路被引量:5
2016年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抵御各类错误思想和社会思潮,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核心指导地位的重要途径。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把尊重人的主体存在,满足人的实践需求作为首要内容。面对当前信仰教育弱化和不足等问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当在教育指向、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本性和实践性的伟大理论品质。
郭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的理论建构及其当代发展
2016年
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立论基础,并在深刻批判资产阶级报刊思想,指导无产阶级政党办报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完善的。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的核心要旨是:党报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立场,必须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彻底解放服务,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捍卫党的利益,必须批判敌对党的论断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维护党的主张。坚持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对于解决当前我国宣传思想领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指导地位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马寒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问题探微
2014年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涵、价值功用、确立途径、危机产生和危机化解五个层面。全面梳理并深刻解答这些问题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在高校师生思想信仰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将大有裨益。
马寒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略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心理及促进策略被引量:2
2014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国家意识形态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承担着传播贯彻执政党的指导思想、政策方略、价值规范等重要任务,对教育引导高校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要在体现国家意志的同时,必须符合高校学生的接受心理特点、遵循接受心理发展规律、规避影响接受心理障碍,提升接受心理效能,从而使学生真正信服直至信仰思想政治理论课蕴涵的思想体系和价值指向。
马寒
关键词:接受心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多维意蕴与当代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葛兰西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就范畴界定而言,葛兰西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将市民社会看作独立于政治国家的世俗生活世界的经典定义,另一方面又赋予市民社会以三重新的涵义,即与国家或政治社会对应的"公民社会"、相对公共机构而存在的"私人性"社会组织和社会机构,以及作为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的国家相比较而存在的"被调和了的社会"。基于这一独特的范畴界定,葛兰西提出了自己关于市民社会的思想:市民社会对于国家发展起着重要的意识形态防护功能;知识分子和学校教育是维护意识形态的重要"中介";无产阶级政党是维护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主体。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对于当前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有着重要启示: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应加强意识形态领导权,把握市民社会意识形态的传导职能,提高辅助中介的意识形态引领和防卫作用。
马寒
关键词:市民社会意识形态
论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公民意识自觉被引量:2
2013年
社会管理创新与公民意识自觉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内在一致性。然而,在多年的社会管理实践中,公民意识缺失严重影响了社会管理的效能与质量。因此,在失衡与补偿、赋权与尊重的博弈中,理应确立公民意识自觉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的价值基础和实践向度。
林世选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公民社会
人的全面发展视野下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被引量:2
2014年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保障公民基本社会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公平发展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投入不足和供给不公的问题依然突出,加大了社会成员生存发展的成本,导致了人的发展的机会和能力差异,并衍生出各种社会问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基于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确定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立足于人的公平发展,缩小基本公共服务的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人力资本的迅速提高;扩大公民参与,促进共建共享。
刘春兵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人为本
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的伦理诱因及其矫治被引量:4
2014年
公职人员利益冲突本质上是一种伦理选择的困境,伦理失范是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的重要诱因,其中,角色冲突是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的重要根源,我国传统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是利益冲突的社会心理基础,权力信仰迷失、权力观扭曲是利益冲突的直接推动力。要想有效防止利益冲突,必须对利益冲突进行伦理矫治,加快行政伦理法制化进程,强化公职人员伦理道德的外控机制;创新伦理道德教育与培训机制,建构防止利益冲突的自律机制;提升公民道德,为防止利益冲突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
王天笑
关键词:公职人员伦理权力
从亲属词分类看民族语言对民族心理的影响被引量:15
2012年
亲属关系基于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形成,是个体首属的社会关系,被视为人类学研究的"王冠"。在每种语言中,都有表征亲属关系的词,即亲属词。亲属词蕴含着丰富的遗传、婚姻、社会和文化的信息,是文化人类学、语言学和民族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2001年以来,通过一系列对汉族大学生、汉族儿童及青少年、纳西族、摩梭人、傣族、基诺族、彝族和白族的亲属词分类研究,发现了不同民族亲属词的概念结构,揭示了影响亲属词分类的因素,显示了民族语言对民族心理的影响;揭示了语言影响亲属词分类的机制,为语言影响认知的理论提供了重要证据;揭示了不同民族的亲属关系的特点,为民族心理学的理论构建提供了重要资料。
肖二平张积家
关键词:亲属词民族语言民族心理
马克思哲学思维的转向与批判逻辑的展开——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深度耕读
2015年
费尔巴哈以"抽象的人"为其哲学本体,忽视"人"作为实践主体和认识主体的双向存在,没有完成对传统哲学的批判与改造的任务。马克思深刻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哲学的缺陷,创立了以"现实的人"的实践为基础的"新唯物主义"哲学。同时,马克思还从"实践"出发,科学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人的本质。"实践哲学"的创立,标志着马克思哲学思维的彻底转向和运用批判工具的成熟。
马寒
关键词:哲学思维新唯物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