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SQ2010AA0621629001)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迟原龙廖学品石碧张文华崔敏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制革
  • 2篇活性剂
  • 2篇基表
  • 2篇胶原多肽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制革废弃物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色谱法分析
  • 1篇生物降解性
  • 1篇皮屑
  • 1篇柱前衍生
  • 1篇相色谱
  • 1篇酶法
  • 1篇酶法水解
  • 1篇活性剂合成
  • 1篇降解性
  • 1篇胶原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

作者

  • 3篇石碧
  • 3篇廖学品
  • 3篇迟原龙
  • 2篇崔敏
  • 2篇张文华
  • 1篇杨倩
  • 1篇张琦弦

传媒

  • 2篇中国皮革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胶原多肽基表面活性剂的表面特性和生物降解性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对本实验室合成的胶原多肽基表面活性剂(CBS)的结构、表面特性、眼粘膜刺激性和生物降解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CBS的合成符合Schotten-Baumann反应机理。CBS具有良好的表面性能,它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66g/L,在此浓度下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为35.85mN/m,pc_20值(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20mN/m所需浓度对数的负数)为0.85g/L。在眼粘膜刺激试验中,CBS产生50%溶血所需的浓度为823.8μg/mL,溶血/失旋率为32.18,属于轻微刺激性表面活性剂。在生物降解试验中,CBS水溶液(250~1000mg/L)的BOD_5/COD值均大于0.45,表明胶原多肽基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
迟原龙崔敏杨倩廖学品张文华石碧
关键词:制革表面特性生物降解性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制革皮屑水解物的氨基酸组成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革皮屑及其4种水解物的氨基酸组成进行了检测分析。样品用6 mol/L HCl于110℃水解10 h,然后经异硫氰酸苯酯衍生后进行HPLC检测。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分别为乙腈和0.1 mol/L乙酸钠水溶液,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40℃,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实验结果显示,采用该分析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皮屑及其水解物的氨基酸组成。皮屑酶水解物的氨基酸组成与皮屑有一定的差异,经537酶、1398酶和2709酶制得的皮屑水解物的甘氨酸含量均低于皮屑,而它们的碱性氨基酸含量较皮屑高;经537酶和1398酶制得的皮屑水解物的酸性氨基酸含量低于皮屑,而采用2709酶制得的水解物的蛋氨酸含量约是皮屑的2倍。本研究为皮胶原样品中氨基酸组成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迟原龙张琦弦廖学品石碧
关键词:制革废弃物酶法水解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氨基酸组成
胶原多肽基表面活性剂合成工艺的优化被引量:9
2011年
采用碱性蛋白酶水解废弃皮屑提取胶原多肽,然后使其与油酰氯反应合成胶原多肽基表面活性剂。以胶原多肽的氨基转化率和油酰氯的效率值作为评价指标,考察反应温度和时间、油酰氯用量、丙酮用量、氢氧化钠用量和胶原多肽浓度的影响,进而确定合成胶原多肽基表面活性剂的优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合成目标产物的优化条件为100mL质量浓度为10%的胶原多肽、30mmol/L油酰氯、10mL丙酮和60mmol/L氢氧化钠,先在30℃反应2h,再升温至60℃反应2h。在此条件下胶原多肽的氨基转化率为74.4%,油酰氯的效率值为1.21,合成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66g/L,在此浓度下表面张力为35.85mN/m。
迟原龙崔敏廖学品张文华石碧
关键词:制革胶原合成工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