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2005DKA21203)

作品数:21 被引量:110H指数:5
相关作者:余利岩魏玉珍李秋萍张玉琴赵莉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沈阳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土壤
  • 4篇放线菌
  • 3篇药物
  • 3篇药物筛选
  • 3篇真菌
  • 3篇土壤样品
  • 3篇分离纯化
  • 3篇纯化
  • 2篇蛋白
  • 2篇药物筛选模型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特性
  • 2篇生物转化
  • 2篇内生菌
  • 2篇内生真菌
  • 2篇细菌
  • 2篇绿脓杆菌
  • 2篇菌株
  • 2篇抗真菌
  • 2篇活性

机构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中国医药集团...
  • 5篇沈阳药科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上海医药工业...
  • 2篇上海来益生物...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成都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家知识产权...
  • 1篇中国食品药品...

作者

  • 7篇余利岩
  • 5篇李秋萍
  • 5篇张玉琴
  • 5篇魏玉珍
  • 4篇褚以文
  • 4篇赵莉莉
  • 4篇张怡轩
  • 4篇何建勇
  • 3篇郭义东
  • 3篇王辂
  • 3篇姜威
  • 3篇司书毅
  • 2篇黄明玉
  • 2篇陈代杰
  • 2篇李端华
  • 2篇田威
  • 2篇刘红宇
  • 2篇张月琴
  • 2篇苏静
  • 2篇孙承航

传媒

  • 8篇中国抗生素杂...
  • 5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生命科学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沈阳医学院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食品与发酵科...

年份

  • 8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西山口红树林内生放线菌的分离、筛选及初步鉴定被引量:40
2010年
从广西山口国家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采集8种真红树植物和5种半红树植物的根、茎、叶及胚轴等组织样品共计41份。经过表面消毒后粉碎,分别以几丁质、腐殖酸、木聚糖等作为主要营养及能量来源设计了8种分离培养基,从植物组织中分离得到118株放线菌。使用6种新药筛选模型对分离菌株进行了生理活性筛选,77株放线菌的发酵液样品在一个或多个药物筛选模型中显示为阳性,初筛阳性率为65.3%。对77株筛选阳性菌株进行的初步分类研究结果显示,其中44株属于链霉菌属,25株为小单孢属的菌株,3株属于糖丝菌属,3株为诺卡氏属菌株,1株是拟诺卡氏属菌株,1株是伦茨氏菌属的菌株。对一株在抗多重耐药检定菌HH22和降血脂模型上都显示出良好活性的菌株I07A-01824进行表型和基因型分析,确定I07A-01824为黄白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idoflavus)菌株。该研究显示,红树植物内生环境不仅仅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内生放线菌,而且红树植物内生放线菌也是新型天然生理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有效来源。
魏玉珍张玉琴赵莉莉李秋萍苏静刘红宇孙承航余利岩
关键词:红树内生放线菌
弯孢马利亚霉SIIA-F12361产生的新代谢产物研究
2011年
目的对海洋生境来源菌株SIIA-F12361进行分类学鉴定以及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研究。方法采用形态学与18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分类学鉴定。通过硅胶柱层析、LH-20分子筛层析和反相制备HPLC诸方法,对新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高分辨质谱、紫外、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数据对化合物SIIA-C12361进行结构鉴定。结果鉴定菌株SIIA-F12361为弯孢马利亚霉,其产生的新次级代谢产物属于倍半萜烯内酯类化合物。结论弯孢马利亚霉SIIA-F12361产生一新倍半萜烯内酯化合物。
王辂郭义东褚以文
关键词:倍半萜烯内酯分离纯化
脱氧新羟曲霉酸产生菌2101的分类鉴别被引量:1
2011年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真菌菌株2101,经鉴定该菌株发酵产物2101C是新结构化合物—脱氧新羟曲霉酸。通过rDNA-ITS和β-tubulin等基因序列的分析比对得到与Aspergillus属中相似性较高的3株菌株(Aspergillus persii、Aspergillus bridgeri和Aspergillus sclerotiorum),结合传统真菌分类方法与这三株菌进行比对,菌株2101定名为Aspergillus sclerotiorum。
苏静黄明玉张月琴余利岩刘伟姜威司书毅刘红宇
关键词:Β-TUBULIN
以SecA为靶点的新型抗绿脓杆菌药物细胞水平筛选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被引量:9
2008年
Sec途径(即分泌途径secretion pathway)是蛋白质转运的主要途径。其中,最为关键的组分之一是SecAATP酶,是蛋白质转运途径中的"动力泵",通过ATP的水解循环驱使蛋白质前体穿过细菌内膜,在细菌中是不可缺少的。我们推测抑制SecAATP酶活性的化合物,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蛋白质的转运和分泌。通过绿脓杆菌与大肠杆菌SecA蛋白的互补作用,利用本实验室构建的高效表达SecA蛋白的基因工程菌,建立了SecA蛋白ATP酶活性抑制剂的细胞水平筛选模型。利用所纯化的绿脓杆菌SecA蛋白的ATP酶活测定体系,验证了所建立的细胞水平筛选模型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其中两个酯相组分在细胞水平和蛋白水平均具有活性,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
赵莉莉李秋萍魏玉珍张玉琴余利岩
关键词:药物筛选绿脓杆菌蛋白转运
aac(6')-Ib-cr介导的喹喏酮类新耐药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9年
AAC(6')-Ib是重要的氨基糖苷乙酰基团转移酶,其变异基因aac(6')-Ib-cr可同时作用于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两类结构不同的抗生素,是引起细菌耐药性的一种重要作用机制。该文主要对aac(6')-Ib-cr介导的喹诺酮类新耐药机制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孙攀殷瑜陈代杰
关键词: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
源于内生真菌的破骨细胞所形成抑制剂的研究
2011年
目的分离鉴定由梨果仙人掌内生土曲霉SIIAF5446菌株产生的破骨细胞所生成的抑制剂。方法采用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反相制备HPLC来分离纯化发酵液,借助光谱学手段鉴定其结构,并采用抗酒石酸磷酸酶阳性多核细胞计数法测定其抑制小鼠骨髓破骨细胞生成的活性。结果分离得到3个抑制破骨细胞生成的高活性化合物,即洛伐他汀、3″-羟基洛伐他汀和2″,3″-脱氢洛伐他汀。结论 3″-羟基洛伐他汀和2″,3″-脱氢洛伐他汀为活性新化合物。
褚以文李端华余蓉
关键词:破骨细胞骨吸收抑制剂土曲霉内生真菌
真菌EST-Ⅰ及EST-Ⅱ对人参皂苷Rg1定向转化为人参皂苷F1的研究被引量:27
2008年
目的筛选能将人参皂苷Rg1定向转化为稀有人参皂苷F1的真菌。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从三七总皂苷中分离纯化出人参单体皂苷Rg1;采用固体与液体发酵培养法,从325株真菌中筛选到能对单体人参皂苷Rg1进行生物转化的菌株。采用1H-NMR1、3C-NMR波谱手段及理化性质鉴定人参皂苷Rg1及其转化产物。结果发现真菌菌株EST-Ⅰ与EST-Ⅱ将人参皂苷Rg1定向转化为人参皂苷F1,说明两种菌株能产生特异性水解C-6位葡萄糖的β-葡萄糖苷酶。结论该方法是一种制备稀有人参皂苷F1的新方法。
吴秀丽张怡轩赵文倩王金辉吴春福李铣
关键词:生物转化人参皂苷RG1真菌
内生真菌SEF15927对截短侧耳素的微生物羟化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植物内生真菌SEF15927对截短侧耳素的转化作用。方法利用液体培养生长细胞对截短侧耳素进行生物转化。发酵液经乙酸乙酯萃取和硅胶柱层析分离获得一个羟化产物。运用质谱和核磁共振光谱鉴定结构。结果转化产物为2-羟基截短侧耳素。结论植物内生真菌SEF15927为一具有高转化率的截短侧耳素羟化菌株,
李端华陈祈磊邹昆徐欣王辂李直郭义东褚以文
关键词:生物转化羟基化植物内生真菌
绿脓杆菌SecA ATPase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Sec途径(分泌途径,Secretion pathway)是蛋白质转运的主要途径。其中,SecA ATPase是蛋白质转运途径中的"动力泵",它通过ATP的水解循环驱使蛋白质前体穿过细菌内膜。SecA蛋白在细菌中是独有且不可缺少的。克隆和高效表达绿脓杆菌PasecAN75蛋白(绿脓杆菌SecA蛋白N端64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片段,大小约75 kD)并优化其ATPase酶活测定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更为灵敏的SecA蛋白ATPase活性抑制剂的筛选模型。运用该模型从化合物库的3220个样品中筛选得到可抑制绿脓杆菌SecA ATP酶的活性阳性化合物4个,从7196个微生物发酵液中得到66个阳性样品,筛选阳性率为0.67%(以抑制率大于30%为筛选阳性标准)。而后通过已建立的细胞水平筛选模型对其抗菌活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3个化合物样品和6个发酵液样品在酶水平和细胞水平对绿脓杆菌SecA ATPase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王宇赵莉莉李秋萍魏玉珍张玉琴余利岩
关键词:药物筛选模型化合物发酵液
可可西里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分离研究
<正>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可可西里气候严酷,自然条件恶劣,至今仍是中国最大的无人区,主要植被类型是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本研究中的六个土样均采集自海拔4500-5000米的可可西里地区,包括鹰咀山前沙地垫状驼绒黎的根际土、河...
苏进进孙莹靳荣赵莉莉王宇黄彬张玉琴余利岩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