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AA050047)

作品数:4 被引量:57H指数:4
相关作者:徐继存车丽娜李德林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道德
  • 1篇道德评判
  • 1篇动机
  • 1篇知识
  • 1篇知识分子
  • 1篇知识分子精神
  • 1篇之学
  • 1篇式微
  • 1篇自我
  • 1篇自我观念
  • 1篇为己之学
  • 1篇教学效果
  • 1篇教学行为
  • 1篇课程
  • 1篇课程改革
  • 1篇教师
  • 1篇教学
  • 1篇教学动机

机构

  • 4篇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徐继存
  • 1篇李德林
  • 1篇车丽娜

传媒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课程.教材....
  • 1篇教师教育研究
  • 1篇教育学报

年份

  • 4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个人主义教学及其批判被引量:21
2007年
每个教师都是从自己出发去从事教学活动的,这是教学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的一个基本特点。正是“从自己出发”而产生的这种个人的自我的教学感觉或自我的教学观念,容易遮蔽乃至遗忘了教学的社会性,从而孕育和滋生了教学的个人主义倾向。教师个人主义教学主要表现为课堂中心主义、学科中心主义和学校中心主义教师不能等待教学客观条件的改善,必须努力克服自身的缺陷包括心理上的障碍,才有可能走出个人主义教学的困境。
徐继存
关键词:自我观念
教学乃“为己之学”——教学行为的道德评判被引量:13
2007年
教师未必有德性,教学未必是德行,因而教学行为是需要道德评判的。教学行为的道德评判,就是对某种或某类教学行为在道德意义上做出肯定或否定的价值判断,从而把教学行为区分为善的或恶的、有利的或有害的、正义的或非正义的、合理的或不合理的等类型,通过对教学行为的赞许或谴责来干预教学生活,从而使教学走上人性化的道路,真正全面地丰富、涵养和提升人性。教学行为的道德评判应当在教学行为的全过程中进行全面和综合的分析,即看教师是否在既定的客观环境中做了他所应做的、他所能做的和他已做到的。通过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形塑和完美自身,通过形塑和完美自身不断形塑和完美学生,这两者不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而是一体化的过程。教学良心为教师的教学行为“立法”,规约和制导着教师的现实教学生活或实际教学行为的选择,所以教学行为的道德评判在某种程度上又是教师教学良心的自我评判。
徐继存
关键词:教学行为教学动机教学效果
课程改革三问被引量:4
2007年
课程改革是一个反顾传统,多因素相互影响,多种利益主体并存,具有伦理诉求的复杂过程,具有承继性、长期性、博弈性和伦理性的特点。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极易出现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偏差。面对不可避免的课程改革,我们应该立足现实,学会从改变自己做起,真诚地适应和面对改革。
李德林徐继存
关键词:课程改革
寻找失落的知识分子精神——论教师的知识分子精神的式微与重建被引量:19
2007年
知识分子意味着对社会的关注与价值的承担。在社会意识层面上将教师看作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古今中外历史上都不乏教师的知识分子精神的显现,只是伴随着学校与社会生活的区隔以及专业主义意识的兴起,才使得教师失去了“社会思想者”的精神气质。要重建教师的知识分子品性,应当从教育价值观和教育评价机制等层面入手。
车丽娜徐继存
关键词:知识分子教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