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高校中药化妆品工程中心建设项目

作品数:17 被引量:115H指数:6
相关作者:刘强朱红霞张璐刘莉李沙沙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惠州市九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白云区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多糖
  • 4篇C57BL
  • 3篇水飞蓟
  • 3篇提取物
  • 3篇小鼠
  • 2篇丹皮
  • 2篇丹皮酚
  • 2篇性状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聚集
  • 2篇药理
  • 2篇药理作用
  • 2篇液相色谱
  • 2篇蔗渣
  • 2篇色谱
  • 2篇首乌
  • 2篇水飞蓟素
  • 2篇体外
  • 2篇皮肤温度
  • 2篇人参

机构

  • 17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惠州市九惠制...

作者

  • 15篇刘强
  • 11篇朱红霞
  • 9篇刘莉
  • 9篇张璐
  • 8篇张斌
  • 8篇李沙沙
  • 6篇李雪玲
  • 6篇翁立冬
  • 6篇江晓
  • 5篇刘志刚
  • 2篇乡世健
  • 1篇左婷
  • 1篇陈育尧
  • 1篇叶文君
  • 1篇李国锋
  • 1篇潘林燕
  • 1篇龚韶玫
  • 1篇王婉菱
  • 1篇关杰湛
  • 1篇张春芳

传媒

  • 6篇中国实验方剂...
  • 6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药材
  • 1篇今日药学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飞蓟素磷脂复合物面膜的制备及其含量测定
2013年
目的:制备水飞蓟素磷脂复合物面膜,建立面膜中水飞蓟宾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水飞蓟素原料与大豆磷脂制成复合物,粉碎后加入聚乙烯醇-1788基质中制成面膜,并用HPLC测定主要成分水飞蓟宾的含量。结果 :水飞蓟素磷脂复合物面膜中水飞蓟宾得含量为7.49 mg/g,平均回收率为101.24%,RSD=1.12%(n=6)。结论 :面膜制备工艺简单,有效成分的检测方法准确可靠。
刘志刚李雪玲翁立冬刘强朱红霞黄志刚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水飞蓟宾
水飞蓟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7
2012年
目的:介绍水飞蓟素的药理研究进展,为水飞蓟素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近几年的相关论文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对水飞蓟素的相关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结果:水飞蓟素具有抗肝纤维化、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抗肿瘤、抗炎及治疗糖尿病的作用。在开发新药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刘志刚李雪玲翁立冬刘强朱红霞黄志刚
关键词:水飞蓟素药理学
植物多糖与化妆品的联系被引量:18
2013年
通过对植物多糖与化妆品作用的论述,阐述了植物多糖与化妆品的密切联系。植物多糖具有保湿、抗氧化、抗衰老、增强免疫、防晒、皮肤组织修复、促进皮肤血液循环、抗痤疮等作用,可用于化妆品中起到改善皮肤环境、美肤护肤的效果。植物多糖应用于化妆品的优势在于:适用广泛,功能全面、高效;毒副作用小,起效迅速、安全性能高。
张斌张璐李沙沙江晓朱红霞黄志刚
关键词:多糖化妆品护肤美肤
微透析技术基于丹皮酚前非离子体软膏的皮肤药代动力学研究
2014年
以大鼠为动物模型,分别给予丹皮酚前非离子体软膏及其普通软膏1 g,以生理盐水为灌流液,灌流速度为5mL·L-1,每隔20 min收集1次,共收集12 h,采用HPLC法测定丹皮酚的含量,研究丹皮酚前非离子体软膏及其普通软膏在大鼠皮下组织液及血液中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并对其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探针体外回收率Rin vitro为(54.80±1.50)%,体内回收率Rin vivo为(54.58±4.61)%;皮肤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丹皮酚前非离子体软膏与普通软膏相比,显著提高了药物在皮肤组织液中的浓度,起到了缓释、长效作用。血液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丹皮酚前非离子体软膏与普通软膏相比,丹皮酚较少的进入血液中,药物浓度平稳。故该研究所构建的丹皮酚前非离子体软膏有望为皮肤湿疹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制剂。
江晓刘莉李沙沙张斌李雪玲刘志刚刘强
关键词:丹皮酚微透析经皮给药药代动力学
均匀设计法研究甘蔗渣多糖提取的最佳脱脂工艺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优选甘蔗渣多糖提取的最佳脱脂工艺条件。方法用均匀设计方法设计最佳脱脂工艺条件,以提取物中多糖含量为测定指标,考察溶剂、回流时间及料液比3个因素对有效成分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最佳脱脂工艺条件为乙醇和乙醚比例为1∶9(ml.ml-1),回流时间4h,料液比1∶25(g.ml-1),甘蔗渣多糖的提取率为1.02%。结论优化的甘蔗渣提取工艺操作简单,提取率高,多糖含量高。
张斌张璐李沙沙江晓刘强
关键词:甘蔗渣多糖脱脂工艺均匀设计
人参提取物对C57小鼠生发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研究人参提取物对C57BL/6J小鼠毛发生长促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阳性对照组(章光101)、空白对照组、人参提取物高、中、低(2,1,0.5 g.mL-1)剂量组。小鼠脱毛,通过观察脱毛区肤色的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研究人参提取物对小鼠毛发生长周期的影响;采用红外测温仪观察对小鼠皮肤温度的影响;采用浊度法和底物发色法,观察其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初步探讨其促进毛发生长的机制。结果:人参各剂量组均能诱导C57BL/6J小鼠毛发生长,使其从休止期进入生长期,但对毛发的最终长度无影响,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作用(P<0.01),高剂量组与阳性组无显著性差异;组织学检查显示人参提取物可以刺激毛囊生长,产生黑色素;给药20,60 min后,人参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小鼠的体温(P<0.01),120 min后,恢复到给药前水平;人参高、中、低剂量组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的大鼠5 min时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49.41%,27.80%,18.39%(均P<0.01),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作用,与阳性对照组则无显著性差异;其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与抗凝血酶有关,人参高、中、低剂量组的凝血酶抑制率分别为(20.24±2.72)%,(15.42±1.03)%,(8.61±0.80)%(P<0.01)。结论:人参提取物具有明显的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其机制与扩张皮肤毛细血管、改善局部微循环有关。
刘莉陈育尧张璐张春芳刘强朱红霞
关键词:人参C57BL皮肤温度血小板聚集抗凝血酶
水飞蓟素药剂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介绍水飞蓟素的药剂学研究进展,为水飞蓟素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近几年的相关论文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对水飞蓟素的相关药剂学研究进行综述。结论:水飞蓟素可制备成片剂、胶囊剂、丸剂、磷脂复合物、自微乳等剂型,在开发新药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刘志刚李雪玲翁立冬刘强朱红霞黄志刚
关键词:水飞蓟素药剂学
甘蔗渣多糖脱蛋白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比较Sevag法、酶法对甘蔗渣多糖脱蛋白的效果。方法:以蛋白脱除率、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选用Sevag法和酶法对甘蔗渣多糖进行脱蛋白处理。结果:进行8次Sevag法脱蛋白后蛋白的脱除率与多糖的含量分别达到77.47%、63.6%。酶法最佳条件下蛋白脱除率达到71.84%。结论:Sevag法进行8次脱蛋白对甘蔗渣多糖脱蛋白效果最佳;酶用量2%、温度50℃、时间3h对甘蔗渣多糖脱蛋白效果最佳。
张斌张璐李沙沙江晓朱红霞黄志刚
关键词:甘蔗渣多糖脱蛋白正交实验酶法
丹皮酚前非离子体的制备及其体外透皮渗透试验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优选丹皮酚前非离子体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透皮性能。方法:选取胆固醇、大豆卵磷脂和山梨醇脂肪酸酯-60(span-60)的质量为自变量,平均粒径和包封率为因变量,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二项式拟合,通过效应面法优选丹皮酚前非离子体处方并进行预测分析。采用Franz扩散池试验,以离体裸鼠皮肤为透过膜,生理盐水为接收液,采用HPLC测定丹皮酚含量,比较丹皮酚前非离子体、丹皮酚前非离子体软膏及丹皮酚普通软膏单位面积累积经皮渗透量(Q)及稳态渗透速率(Js)。结果:最佳处方为胆固醇7.53 mg,大豆卵磷脂107.86 mg,Span-60 74.49 mg,丹皮酚5 mg;丹皮酚前非离子体包封率64.16%,平均粒径11.15μm,二项式模型拟合良好。丹皮酚前非离子体软膏、普通软膏、前非离子体的Q12 h分别为(96.20±5.87),(75.83±18.42),(125.54±8.87)μg·cm-2,Js分别为7.826,5.967,10.327μg·cm-2·h-1。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能准确反映多因素多水平交互影响,适用于制剂处方工艺的优化。丹皮酚前非离子体及其软膏的经皮渗透能力高于丹皮酚普通软膏。
江晓刘莉李沙沙张斌李雪玲刘志刚刘强
关键词:丹皮酚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高效液相色谱
HPLC同时测定甘蒲祛斑凝胶中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查尔酮A的含量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甘蒲祛斑凝胶中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查尔酮A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H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05%磷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0-4 min,80%A;4-18min,80%-65%A;18-22 min,65%-62%A;22-25 min,62%A,25-30 min,62%-55%A;30-35 min,55%A,35-45min,55%-50%A;45-50 min,50%-55%A;50-60 min,55%-80%A),柱温30℃,流速0.8 m L·min^-1,检测波长276,368nm。结果: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查尔酮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0 4-0.403 2(r=1),0.039 4-0.315 2(r=1),1.638-8.192μg(r=0.999 9);甘草素平均回收率为98.81%,RSD 1.7%;异甘草素平均回收率为99.16%,RSD 1.2%;甘草查尔酮A平均回收率为97.68%,RSD 1.0%。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甘蒲祛斑凝胶中3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
左婷翁立冬刘莉张璐乡世健洪军辉刘强朱红霞
关键词:甘草素异甘草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