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1AA635070)
- 作品数:2 被引量:29H指数:2
- 相关作者:庄峙厦王小如鄢庆枇纪荣兴邹文政更多>>
-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集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应用荧光抗体技术检测牙鲆体内的河流弧菌被引量:23
- 2006年
- 用灭活的河流弧菌(Vibrio fluvialis)抗原,注射免疫实验兔,制得凝集价为1∶5 120的抗血清。用试管凝集法检测了抗血清的特异性,再用免疫吸附法去除交叉反应,从而得到高效价、高特异性的抗河流弧菌血清。用所制备的抗血清在实验室中建立起河流弧菌荧光抗体检测技术(FAT),在荧光显微镜下可清楚地看到被标记的病原菌,整个检测过程只需3h。用河流弧菌感染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24 h后,用FAT测定牙鲆的血液、肾脏和肝脏中的河流弧菌,在血液中河流弧菌的检出率最高,其次是肾脏,肝脏的检出率最低。以上结果表明:荧光抗体技术可以快速、灵敏、准确地检测出牙鲆体内的河流弧菌。
- 鄢庆枇邹文政纪荣兴庄峙厦王小如
- 纳米荧光小球标记在蛋白质微阵列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研究了不经分离、一次性制备氨基化联吡啶钌掺杂的双层二氧化硅纳米小球的方法。实验证明该纳米小球尺寸均匀,光稳定性、水溶性好,分散稳定。通过简单的偶联反应后,它能有效的和蛋白质结合,结合后的蛋白能保持其生物活性。以此纳米荧光小球为标记物,应用于蛋白质微阵列的定量检测,结果发现其效果明显优于相同条件下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为标记物的定量结果,检出限可以达到3.5 mg/L。
- 刘海波庄峙厦陈成祥黄荣夫谭芳鄢庆枇王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