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20000263)

作品数:224 被引量:2,075H指数:22
相关作者:华贲郭荷清过增元魏奇业罗向龙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篇动力工程及工...
  • 53篇自动化与计算...
  • 49篇化学工程
  • 23篇经济管理
  • 19篇石油与天然气...
  • 14篇建筑科学
  • 14篇理学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机械工程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5篇换热
  • 14篇对流换热
  • 14篇蒸汽
  • 14篇蒸汽动力
  • 14篇传热
  • 13篇蒸汽动力系统
  • 13篇场协同
  • 11篇节能
  • 9篇热泵
  • 9篇纵向涡
  • 8篇数学模型
  • 8篇热电
  • 8篇炼油
  • 8篇建筑
  • 8篇WEB服务
  • 7篇强化换热
  • 6篇数值模拟
  • 6篇能源
  • 6篇空调
  • 6篇分布式

机构

  • 167篇华南理工大学
  • 24篇清华大学
  • 12篇广东工业大学
  • 8篇东南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7篇吉林化工学院
  • 5篇惠州学院
  • 5篇青岛科技大学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东莞理工学院
  • 4篇山东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天津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广东药学院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3篇香港科技大学
  • 3篇仲恺农业技术...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87篇华贲
  • 31篇郭荷清
  • 14篇过增元
  • 14篇魏奇业
  • 14篇钱宇
  • 14篇罗向龙
  • 13篇李秀喜
  • 12篇解新安
  • 10篇尹清华
  • 9篇陈清林
  • 9篇李谦
  • 9篇杨泽亮
  • 8篇施明恒
  • 8篇李志信
  • 7篇胡文斌
  • 7篇高英
  • 6篇李萍
  • 6篇欧毓毅
  • 6篇张冰剑
  • 6篇程新广

传媒

  • 22篇工程热物理学...
  • 15篇华南理工大学...
  • 14篇计算机与应用...
  • 10篇计算机工程与...
  • 9篇化学工程
  • 8篇炼油技术与工...
  • 7篇现代化工
  • 7篇化工学报
  • 7篇计算机工程
  • 7篇热科学与技术
  • 6篇天然气工业
  • 6篇炼油设计
  • 6篇高校化学工程...
  • 6篇华北电力大学...
  • 5篇化工自动化及...
  • 4篇太阳能学报
  • 4篇石油炼制与化...
  • 4篇计算机应用研...
  • 4篇煤气与热力
  • 4篇石油学报(石...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9篇2009
  • 1篇2008
  • 17篇2007
  • 36篇2006
  • 36篇2005
  • 37篇2004
  • 33篇2003
  • 34篇2002
  • 21篇2001
  • 2篇2000
2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的结构与热性能被引量:80
2006年
以有机物石蜡为相变材料、膨胀石墨为支撑结构,利用膨胀石墨的多孔吸附特性,制备出了石蜡含量分别为50%(质量分数,下同),60%,70%和80%的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储热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膨胀石墨吸附石蜡后仍然保持了原来疏松多孔的蠕虫状形态,石蜡被膨胀石墨微孔所吸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相变温度与石蜡相似,其相变潜热与基于复合材料中石蜡含量的潜热计算值相当.储(放)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含80%石蜡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其储热时间比石蜡减少69.7%,放热时间减少80.2%.
张正国王学泽方晓明
关键词:相变材料石蜡膨胀石墨热性能
化学反应过程潜在环境影响分析法
2004年
提出了一种分析反应过程潜在环境影响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产生最小潜在环境影响的反应过程,来分析降低反应过程潜在环境影响产生量的方向及其改进潜力;利用摩尔反应潜在环境影响增量ΔPEI_i 和反应过程中各反应的潜在环境影响产生率(x_(PEI))_i,来寻找影响该反应过程产生潜在环境影响的关键反应;然后,通过相应的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以及一些经验规则和知识,便可以得出削减过程潜在环境影响产生量的改进措施。以列管式反应器内乙苯催化脱氢反应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
陈启石冯霄
关键词:化学反应过程环境友好
传递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被引量:6
2002年
回顾了历史上传递研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并重点介绍了国内外传递研究的现状 ,对现阶段传递研究的方法概要地进行了分类。建议今后工程传递的具体研究方向可以从典型传递过程、复杂工程传递问题、传递过程强化 /减弱方法。
宫克勤项新耀
关键词:YONG传递热力学
不连续双斜向内肋管纵向涡流动显示被引量:5
2006年
利用染色线流动显示方法,显示并分析了不同雷诺数下不连续双斜向内肋管管内流场。流动显示实验结果表明不连续双斜向内肋管管内存在较强的贴近壁面的纵向涡,纵向涡沿流向可持续约一倍管径距离,并且纵向涡的强度随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强。
李晓伟严环孟继安李志信过增元
关键词:纵向涡强化换热
空调用热泵系统热力学和热经济优化被引量:17
2002年
为了使空调用压缩式热泵各组成部件有效地、可靠地和经济地组合起来 ,应综合考虑其制热与制冷两种功能 ,分别采用热力学效率优化和热经济优化方法对热泵系统进行了分析优化研究 ,指出以最大热力学效率作为目标函数的热泵系统最优化问题是一个多目标函数最优化问题 ,必须结合使用情况使制冷与制热相互协调 ,才能取得整体最优方案。热经济优化综合考虑制热制冷能耗与初投资的影响 ,可为空调用热泵系统设计提供指导。
杨昭张世钢郁文红马一太
关键词:空调热泵系统热力学热经济供冷供热
炼油装置间热出料的优化策略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探讨了炼油装置应对中间物流出料温度提高的能量优化策略,并将优化策略应用于某炼油厂常减压蒸馏装置与催化裂化装置的能量优化改造中。这些策略包括优化各装置工艺用能环节、优化调整换热网络以及装置间热集成,其目的是将炼油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从单套装置推向全局系统,实现能量在全厂的综合优化利用。应用结果表明,上下游装置的能耗得到显著降低。由于中间物流实现直供,中间产品罐区的能耗和储运流动资金也得到降低。某案例的改造只需更换或新增换热器和管线,其投资为1014万元,而能获得的经济效益为2252万元/a,投资回收期少于6个月。
王春花华贲
关键词:热集成
化工过程运行系统的集成被引量:17
2003年
提出了基于智能体方法的化工过程运行系统的集成策略 .依据过程操作响应的时间尺度 ,把过程运行系统分成故障检测与诊断、模拟优化和调度 3个子系统 ,分别建立相应的智能体模型 .通过信息集成和任务集成实现化工过程运行系统的整体集成 .报道了该集成方法对TE过程的案例应用 .结果表明 :基于智能体的方法能实现多个运行决策的全局协调和集成 ,达到过程运行系统整体优化的目标 .
钱宇李秀喜程华农江燕斌
关键词:化工过程系统智能体
基于红外光谱-神经网络预测汽油辛烷值被引量:5
2005年
根据汽油组分辛烷值与红外光谱峰面积分析数据,用人工神经网络(ANN)的反向传播(BP)算法建立了 汽油组分辛烷值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检验表明,ANN方法能准确地关联红外光谱分析数据与汽油组分辛烷值的关 系。马达法辛烷值与研究法辛烷值预测平均误差分别为0.192,0.178。
李为民徐春明许志伟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汽油辛烷值红外光谱
973项目“高效节能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工作进展和展望被引量:3
2003年
简要介绍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高效节能的关键科学问题”2000年立项以来前2年的研究工作进展以及下一步研究工作规划。特别对与热力学相关的课题作了介绍。
华贲
关键词:节能
基于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多个炼油厂生产计划建模与优化被引量:6
2002年
介绍了国内外炼油企业的生产计划和优化排产的现状 ,讨论了在区域原油资源确定的前提下 ,如何通过生产方案的优化提高区域炼油厂的总经济效益。采用线性规划方法建立了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函数的生产计划优化系统模型 ,开发了生产计划优化系统的计算机软件 ,为决策层对各种生产方案进行综合比较、评价提供了有效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手段。该生产计划优化系统软件已在多个炼油厂生产计划优化中获得成功应用 。
曾敏刚尹清华解新安华贲
关键词: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炼油厂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